最近几年,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越来越明显,很多人都想要靠着买基金实现所谓的财富自由。但是,目前市场上7000多只基金,要想选出一只下蛋公基:
“公基中的战斗基”
,说实话难度不亚于从4000多只股票中选出茅台!
昨天晚上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听到隔壁饭桌上一个妹子在吐槽她的男朋友:
“为什么同样是买基金,别人一买就赚钱,你买没几天,亏成这样!”
她的男朋友唯唯诺诺的说到:
“也没亏多少,没关系,我再补点,肯定能赚回来。”
没想到妹子听完,当时就破防了:
“屁勒,你前几天也是这么说的,结果越亏越多,分手吧!”
看到如此尴尬的场面,老虎我当时真的想过去调节一下,但是后来一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相信现在很多人都有这种没选对好基导致自己亏钱的情况,所以今天我就把我的
“选基四件套”
倾囊相授,教给大家如何从几千只基金中选出最合适的基金!
NO1:基金规模
对于基金来说,尤其是主动型基金,规模太小,很容易遭受强赎回。一般我们可以把它当菜基,新人练手用的,往往很容易走向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的极端。
因为主动管理型基金很大程度上是靠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在做投资,而基金经理的能力是有一定边界的。规模越大,基金经理的操作难度也就越大。
在业内基本上公认对于偏权益类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最好操作的规模应该是在30亿左右,上限最好不要超过50亿。
当然,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是属于买入之后就不怎么调仓,不追求靠交易来获取收益,而是靠长期持有的策略来获得回报的话,他所管理的基金规模比那些交易型基金经理可以大出不少来。
如果你发现你所想要投资的基金产品规模在5-30亿之间,这个规模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应该是最好进行操作来执行自己投资策略的规模。
如果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规模在30~70亿,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就已经开始有点难度了,需要基金经理有比较优秀的研究和投资能力才能有好的业绩表现。
而如果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规模超过了70亿,甚至于到了100亿以上的规模,那么,还是谨慎一点吧。
我们知道基金经理是要把基金资产投资到市场里,并且力争获取超越市场的回报。基金的规模越大意味着要购买的投资标的也越多。
100亿以上的基金,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出于流动性的考虑,需要投资的股票数量就已经要大幅增加了。
有很多朋友可能觉得:
没有关系,基金经理可以不用买那么多股票,他只要把某几只股票买得更多一些就可以了呀。
公募基金有“双十限制”:
一只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0%,一个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该股票市值的10%。
所以,规模大的基金,必须要进行更多投资标的的选择,也就是要选更多只股票进行投资。这对于基金经理研究的行业宽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很少有基金经理要能够精通市场上大部分的行业。所以基金的规模过大,对基金经理来说操作的难度也就越大。
并且如果一个基金的规模过大,很有可能基金经理进行中小市值公司股票的投资的可能性就在下降。因为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的流动性可能无法承受巨额资金的进出,如果规模大的基金去配置这些股票资产,那么单单它自己的买入和卖出交易就有可能对这只股票形成非常大的价格干扰。如果只投资一点点,过少的资金占比对于基金整体的业绩贡献又太小。
所以,5~30亿规模最佳,30-70亿之间这样的规模勉强可以接受,再大规模的基金、现在动辄100亿以上基金,我建议大家还是要谨慎一些为好。
NO2:基金成立年限
我国的A股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牛短熊长,做为一只优质的基金至少能经历一轮牛熊转换,业绩还能稳步提升,才能算得上是一只好基金。
我认为,
应该优先选择5年或7年以上的持久基,7年以上是最好的,
因为基金要的是持久力,不持久的基就是渣渣基!
为什么这么说?
俗话说:
“姜还是老的辣”
,成立时间越久的基金说明基金公司实力不错,业绩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而且有历史业绩做支撑,也是投资者买基金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成立时间短的基金就像一张白纸,谁知道以后会在这张白纸上写什么?一般的投资者都不会冒险买一只刚刚成立的基金。
如果你是一个“投基老手”,有自己沉淀下来的一套选基金的逻辑和实操策略,那建议买那些明星基金经理的管理的老基金,但要做详尽的分析,看这个基金经理过往的投资业绩和买卖逻辑,是否符合你的认知,如果是“臭味相投”的话,持有的时候更加心有灵犀,更能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
在调整的时候,内心就不会太煎熬,在基金净值高速增长的时候,也不会整天犹豫该不该建好就收,不会为申购和赎回的时间节点,太过操心。这种投资就会有更加愉悦的体验感。
如果你是个小白,刚准备投资基金的话,那最好先少量投入,可以先从投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开始练手,毕竟这些没有风险,还可以慢慢培养对基金的了解,熟悉操作步骤,为今后的长期投资打些必要的基础。
NO3:基金的收益率
收益率也是净值增长率,一般会直接展示给我们看。
我们要做的,不是和其他基金一较高下。
因为真正的牛基只跟自己比,能够长期取得高收益的才是好基金。
这里的筛选标准是:
“2015-2020年收益率超过100%、成立年限超过7年、基金规模超过100亿”
的基金,之所以选择这个区间是因为在这个区间内,穿越了两轮牛熊,2015年、2018年皆是股灾,只有真正穿越牛熊的基金才能称之为战斗基!
通过这三大筛选标准,我在Wind上最终选出的战斗基仅有23只,可谓是千里挑一。
数据来源:wind;2015.1.1-2020.12.31
虽然这些基金都是穿越牛熊的战斗基,但是其中有些基金“基贼”得很,基金经理换来换去,风格飘忽不定,运气好的时候硬是浑水摸鱼成为战斗基,遇到这样的基金我们要pass掉。
NO4:基金经理任职年限
公募基金圈有一句名言:
“选基金其实就是选择基金经理!”
这句话我认为说的很对。
根据天天基金网的数据,老虎做了个简单统计:
截止到今年3月初,
总共2502位基金经理中,任职10年以上的133位,占比5%;5-10年,676位,占比27%;5年以下,占比高达68%;最可怕的就是,有500人,也就是说五分之一的基金经理任职不满一年。
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多基金经理虽然从业年限长,但是他们频繁跳槽,管理基金向来没有耐心,像那种一两年换一次基金经理的基金都是投机倒把,直接淘汰掉就好。
而且在选择基金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大家一定要记得对比一下每年的涨幅和同行、沪深300相比如何,如果时好时坏,这也是渣基,敬而远之,让它自个儿浪。
大部分年份业绩都领先同行、跑赢沪深300的才是好基金!
最后一顿排查,只剩下5只极品基金,请叫他们基金霸王。
当然最后还可以看看基金经理的换手率和基金经理的采访资料,看看是否和自己的投资风格吻合。
简单粗暴,不玩虚的,这就是市场上的顶流基金,能打能扛,还能赚钱!
只要基金经理不换人,这些基金就是市场上的基中霸王,挑选3-5只,长期定投,大概率能获取超越15%的投资收益,远离基金圈的纷纷扰扰,逍遥自在乐呵呵,做个基霸!
会自己照顾自己的基金才是让人放心的基金!
参考文章:威尼斯摆渡人、投机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