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友反映,滴滴打车是越来越难了,越来越贵了!作为很少打车(因为穷,不是公交就是地铁间穿梭)的我来说,也没有注意过这个现象,但是不少网友的反映,让我也开始关注了。
最近,伴随着新政出台,滴滴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随之而来的还有大家对滴滴的抱怨。
滴滴从共享经济的神坛跌下了?
临近春节,坐出租车的越来越多。据悉,快车几乎永远叫不到,出租车不加高的调度费几乎没人接单,唯一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叫到的是专车,而专车的价格已经高到让人吃不消的地步了。
经常打车的人也许注意到打车的时候,会被要求支付“调度费”,或着必须要接受平台制定的“一口价”。否则,就约不到出租车。如果加一次没被接单,可以调整加价再次叫车。而具体能加到什么程度呢?这我也不清楚了。
我想,这种体验换做是任何一个乘客来说也是很糟糕的吧!司机知道用户可以多次选择加价,于是司机不及时接单,或者不像过去那样抢单、挑活,而乘客叫不到车就会提高小费、加价。
这样的结果就是:乘客反复加价,既浪费了时间,还要支付贵出几倍的价钱。而对于环境方面,不仅增加对城市交通的负担,造成能源浪费;另一方面,迫使私家车的使用率提高,增加了雾霾对环境的影响。
当然针对这一情况,已经有人提出质疑,滴滴方面也给出回应,称从滴滴后台数据来看,由于春节,司机回家早,导致运力下降。
滴滴还在昨晚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阶段性出租车“建议调度费”功能,同时滴滴也表示,取消这一功能可能会给部分乘客带来呼叫等待时间增加,打车成功率低的问题。
现在的滴滴体验变差,与收购Uber有关吗?
有人研究过,Uber的规则设置非常简单,给用户的体验更加快捷、便宜。几乎没有可以留给个人操作的空间:第一,乘客不可以选司机,不可以自己加价;第二,司机不可以挑选单子,不知道单子的细节,第三,派单逻辑完全由系统完成,距离最近是派单的唯一标准;第四,动态加价的价格由系统计算制定,用户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
而滴滴以及其他国内打车APP的规则就给了用户很多操作的空间。就拿滴滴来说,乘客可以选择加价多少,司机采用抢单制,抢自己喜欢的单子,乘客得到的车不一定是最近的。
不得不说,或许Uber制定的规则更让个体收益吧。
以前滴滴跟优步竞争,所以补贴多,而在去年滴滴收购了优步中国,等于是滴滴少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开始涨价,给司机的补贴也少了。这一切该怪谁呢?网约车新政的影响?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商业公司滴滴的一家独大?还是一部分道德缺失的滴滴司机/出租车司机?(据某些和滴滴/出租车司机接触过的网友反映,司机不知道加价事件或者加的价钱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口袋)
据悉,滴滴开始削减其在上海的司机队伍,可能很快,使用非沪牌车辆的司机将被从滴滴平台移除,这无疑对上海市民的春运出行雪上加霜。这一新的决策加上之前的网约车新政,或许进一步打消司机的积极性。
别忘了还有共享单车行业对打车行业的冲击
虽然打车行业面临的冲击,有很多其他的重要因素,比如政策等影响,但是也不能否认:打车行业,正面临着共享自行车(以摩拜和ofo为首的单车)行业的冲击,其市场份额正在被共享单车行业慢慢吞噬,而且是不知不觉的。
或许你会有疑问:自行车是短途骑的,主要是1-3公里距离的人骑,怎么会影响滴滴司机?要知道,以前短距离打车的人不少,现在多改骑自行车了,以前能接到不少短途单子的司机,面临接不到单或接单少的情况,指标达不到,收入就少了,所以做专车、快车的司机越来越少了。
而最近ofo正式对外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智能锁,一方面简化了使用流程,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堵住此前“停止计费继续骑车”的漏洞;并且智能锁无需充电,足以应对南方的高温和北方的严寒。此前呼声很高的定位功能也推出了,安全防盗!如此一来,共享单车的流程体验越来越好。或许,它将对打车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
写在最后
出租业作为公共交通业的一种,存在的目的除了便利市民生活,还有辅助环保出行。其实滴滴等共享专车发展的这几年,对于改善人们的出行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解决了老百姓的真实需求,体验整体是远强于传统出租车。
或许不久的将来,伴随着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滴滴平台的用车成本会降低很多,但是在实现之前,希望滴滴能更加规范化,我们能再回到当初滴滴自己的slogan“滴滴一下,美好出行”的打车生活。
-你还在用滴滴打车吗?说出你的打车故事-
编辑:崔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