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能够通过知识产权系统新闻发布厅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知识产权工作,我们深感荣幸。借此机会,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上海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十四五”以来,上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有力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实施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为引领,加快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上海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9件,同比增长15.3%;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为6822件,同比增长10.3%;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278.93万件,同比增长6.7%;作品版权登记数突破45万件,同比增长9.05%。上海连续四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保持优秀等级。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科技集群”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五位。
我们的工作主要突出五个方面的“新”:
一是以制度之“新”引领创新发展。上海率先探索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2021年7月,上海设立了全国唯一的正局级独立设置地方知识产权综合行政管理部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在浦东新区设立全国唯一的专利、商标、版权、原产地地理标志“四合一”独立建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率先高规格制定发布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等地方法规。出台《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对数据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作实质性审查。落实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要求,发布全国首个《国外地理标志在华保护申请手册》。在浦东新区率先探索“著作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创新,设立全国首个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和首个科创企业跨境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
二是以运用之“新”赋能创新价值。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提升为省部级表彰。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构建多层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存量专利”盘点盘活,4.3万余件专利进入国家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累计转化7600余件。多部门联合出台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系列政策,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前补偿”机制和“保证金”制度,在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交易保险等金融新产品。推出“中低价交易、高频次流转”的“专利超市”,支持“饿了么”等企业探索专利开源新模式,推出国内首批通过全国技术要素市场公开挂牌的开源专利。“十四五”以来,上海在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15金14银,上海两家中小企业获得WIPO全球奖。
三是以保护之“新”护航创新创造。持续加强全国首批专门知识产权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专业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全覆盖。在全国首批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深化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试点。浦东新区、徐汇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建立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和民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作为前置审查地,支撑全国首例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审结。创新设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出台专门实施方案,建立市区两级行政裁决工作体系。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信息平台,发挥3家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作用,设立6家境外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和37家基层维权援助工作站。
四是以服务之“新”激发创新活力。上海作为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中国唯一专家调研样本城市,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对标改革工作。在全国首批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率先实现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全域入驻地市级政务服务中心,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事项纳入“一网通办”和知识产权“一件事”平台。漕河泾开发区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出台《关于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首家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沪常驻代表机构备案运行。创新代理行业监管模式,建设全市一体化知识产权代理协同监管平台,开展专利商标代理机构信用档案建设。
五是以合作之“新”优化创新生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持续深化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会商和与WIPO战略合作机制,推动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奉贤(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以及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等一批重要功能机构落地。共同打造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品牌,深化共建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持续加强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文化和人才队伍建设。
下一步,上海将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勇当排头兵和先行者,持续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继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创新改革。一是强化更高效能治理,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更加主动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供给、体系建设和服务支撑。二是赋能更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健全重点产业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和海外维权援助机制,深化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试点,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服务更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提升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的专业度和影响力,开展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评选,加快国际化、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向着基本建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稳步迈进。
以上,就是对上海知识产权工作情况的介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