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悉尼星尚
澳洲精致Lifestyle分享:高端活动、时尚、彩妆、美食、旅行、艺术、奢侈品。用我们的视角,呈现给你不一样的澳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华硕无畏 16 锐龙版 2025 ... ·  昨天  
壹心理  ·  令人心动的副业:什么副业才真的靠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悉尼星尚

澳洲念书轻松? 记者揭露国外精英教育骗局: 4小时睡眠, 4杯咖啡, 4.0GPA

悉尼星尚  · 公众号  ·  · 2019-01-23 14:29

正文


每年

都有数以万计的学生

在高考车间里羁押、锻造、打磨成型

这是每个中国孩子必须经历的苦



在大家看来

中国教育 “毫无人性” ,只看分数

心疼孩子的中国父母羡慕西方教育

每天三点就下课

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课业负担少,轻松快乐



然而

真的是这样吗?

小编总结了 澳、美、英 三国的高中教育

发现了一个西方教育的惊天骗局

也终于明白了

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其实

在你不知道的时候

西方教育就通过宽松的过程

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很多人都听过八二法则

这个世界80%的财富(不仅指物质)

都掌控在20%的人手中

而只有比80%的人都努力

你才能成为那20%的人


1

在美国

你可以不努力

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好这一生

但如果你想实现阶级跨越

想成为那1%的人

没有人会告诉你规则

你需要自己去探寻

并证明自己是有资格的



就拿最近在国内很有声誉的

校惠特尼高中(Whitney High School)来说

它位列加州第1,全美排名第33

在全国最好STEM高中里排名第12

这个学校有一个魔鬼数字——4

4小时睡眠,4杯拿铁咖啡,4.0的GPA成绩



家长们挤破头搬到附近

就是为了给孩子谋一个好的前程

在这里上学的学生们也只有一个目标

在6年后,进入全美顶级大学

尤其是“HYP”

——哈佛、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



美国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

看似学业轻松

然而, 在这些顶级的中学中

仍有很多学生每天凌晨1、2点睡下

早上6、7点醒来,一天只睡4、5个小时



美国教育最重视的 就是独立与批判思维能力

而当标化成绩成为普遍要求

GPA 4.0只能代表你拥有了成为精英的最低要求

当竞争者们无法靠分数分出胜负时

“课外活动” 就成为大家证明自己优秀的筹码



你有没有参加学校啦啦队

你有没有在学生会担任要职

你有没有参与过模拟联合国的活动

你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是什么



1天只有24小时

但是却要满足以上所有内容

这就是一个精英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别

而这套“精英标准”也同样适用于英国


2

在英国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

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

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

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就拿英国伊顿公学等5所顶级私立学校来说

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

相当于全国1800所公立学校

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伊顿公学


英国私校仅仅容纳全国7%的人口

而80%的社会要职

都由这7%的毕业生来担任

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

1/2的高级医生

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



在反观公立学校的快乐教育

想必家长们都笑不出来了吧

其实快乐教育的本质

就是让这群人不懂得与精英们“分食”

精英们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除非你是天才

或者拥有从事运动员、明星

或者超模等行业的天赋

不过这真的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3

前不久

华裔学生 Jerry Mao(毛维烨)

成为维多利亚州VCE状元



他VCE考试中六门功课五门取得满分

另一门满分50分的科目他考到了48分

在超过4.7万名考生中

他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除此之外

近几年来拿奖更是拿到手软

他曾作为年龄最小的选手

连续几次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

最终还荣获国际金牌



在2017年

在2017年编程比赛ProgComp中

他代表Caulfield Grammar School战队

从全澳427支战队中脱颖而出

最后登顶夺冠,捧走5000刀奖金

此外

小小年纪的他

还拿过维州州长奖...



值得一提的是

澳洲的中学教育 基本上承袭了英国的系统

英国在1944年以后把中学分成三种:

“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

普通中学、与技职学校

前者专门培养未来要念大学的“精英”

普通中学则只培养一般公民

技职学校则培养360行的各色专门人员



而Jerry就来自墨尔本知名的文法学校

Caulfield Grammar School

在澳洲,不光是华人父母

每年更有成千上万的西人家长

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精英学校



据一项调查显示

仅2014年

每个月都有约400万人次澳人

在Google上搜索澳洲学区房



而因为澳洲严格的学区规定

导致学区房的价格不断增长

富有家庭的孩子享有就读当地最好教育机构的特权

而越来越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却无法入学



这也意味着

在澳洲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

小孩享有的教育资源越多



虽然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

澳洲的阶级化没有那么明显

但是仅仅通过孩子的教育

阶级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



此外

小编在告诉大家一个公开的秘密

在澳洲

如果你上的是公立学校

当你每天还开开心心三点放学的时候

班里的其他同学已经在狠狠补习了

数学、钢琴、舞蹈……

你以为的毫不费力,其实都在默默拼命努力


4

如果说中国教育

只负责把孩子送过高考

那么国外的教育

则更注重交给孩子 终身制用的武器



他们不会为学生提前设定好条框

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

并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

形成自己独立的逻辑与辨别是非的能力



而如果说

中国的教育是告诉你

你必须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

才有可能改变命运实现理想

那外国的教育则是给你一张没有标准答案的试卷

但是同样的你只有 接近满分

才有可能通过测验

但是这种去“标准化”的选拔方式

可能比标准化更加严苛



如果你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

只想平平安安舒舒服服的度过一生

你的确可以不用太在意分数

稳妥的毕业,找一个平庸的工作

在澳洲,你一定不会过得太差



但如果,你有理想、有抱负

想与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人一起共事

那就必须按照“游戏规则”

去成为教育体系中那5%, 甚至是1%



最后

小编想说

揭开国外“轻松教育”的面纱

一个真实且有残酷的时候暴露在我们面前

学区房、补习班、课外活动

精英家庭的教育战略

同样从小学就已开始精心部署



想要超前别人一步

就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从孩子到家长

没人有资格停下脚步休息


编辑:Jessi,JOJO

导编:澳骄哥

素材整合于网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