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阿汤专门给我讲述了她的故事。
阿汤小的时候,父亲酗酒,经常在喝醉之后回家大吵大闹,甚至对母亲大打出手。
母亲软弱又怯懦,每每此时,她都会把阿汤推出来,眼里含着泪水对她说:“阿汤,你去劝劝爸爸吧。你是小孩子,爸爸不会动手,爸爸会听你的话的。乖,快去。妈妈就指着你了。”
阿汤说,每当此时她内心都是一片煎熬与灰暗。
“我不明白父母之间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明白他们两个人怎么不能好好地沟通解决,非要让我卷入其中,非要把这么艰巨的事情交给我。”
阿汤说,她对家没有一丝温暖的感觉,反而是一种急切的厌恶和逃离。她对童年的最深回忆就是从三岁开始,徘徊在父亲和母亲身边来回劝和。
已过三十岁的阿汤,至今单身一人。她对婚姻没有向往,没有期待。她始终忘不掉那个艰难、痛苦的小背影,忘不掉被夹在中间的那种愁肠百结和痛苦困顿。
这让她小小的心灵备受摧残,成为她一生都抹不掉的阴影。
对一个孩子来说,最不愿看到的事情是什么?
是ta最挚爱的两个人针锋相对,却拉着ta在中间做二选一的终审裁判。
同事小五说,他小的时候,最怕爸爸妈妈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争执不下,家里气氛凝结,鸡飞狗跳。
尤其是两个大人面红耳赤的分站两边,对着中间的孩子说:“你说,是爸爸说的对还是妈妈说的对?你自己来选,支持谁,站在谁的一边?”
小五说,一开始他是恐惧的、小心翼翼的,后面是为难的、无奈的,再到后面是厌烦的、躲避的。
现在是无视的、冷漠的,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夺门而逃,眼不见心不烦,他们两个人爱怎么吵就怎么吵。
小五叹口气说:“该劝的也劝了,该哄的也哄了。正面说教、曲线救国都不奏效,那就由他们吧。好在终于我长大了,可以有自己的天地了。”
“他们两个吵吵架就当娱乐一番,只要别再拉着我当裁判就行了。实在逃不过,就只好陪着他们过过戏了……”
是的,一个家庭不可能没有矛盾和问题。
有时候,适当的争吵能加深沟通、促进情感,但小吵怡情,大吵伤神。
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度。
或者在孩子不在的时候,尽情地来一场“疾雨暴风”都未尝不可,只是真的别难为了孩子,磨灭了亲子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