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选美
《选·美》栏目致力于深度观察评析美国大选,通过追踪选举动态,触摸真实的美国政治肌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选美

美国新劳工运动的兴起②:“争取15美元时薪”与旧金山案例

选美  · 公众号  · 美国  · 2018-10-07 08:08

正文

欢迎点击上方“选美”,关注选·美公众号


这是选·美的第 1007 篇文章


在新自由主义议程下,经济全球化对美国劳工运动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去工业化造成的制造业外流使得美国传统工业地区大批产业工人失业,生活陷入困窘;另一方面,大量外籍移民涌入美国劳动力市场,他们集中在低工资的非正规行业,因其临时性和零散化的就业而得不到美国“国家劳资关系法案”的保护,此外他们也不是传统的商业工会发展的对象,难以组织起来维护劳动权益。在以代表工人进行工资集体谈判和为工人提供工作生活相关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商业工会不断衰弱的背景下,关注更广泛的社会公平正义议题,注重底层动员和草根行动的社会运动工会逐渐兴起,而越来越多的扎根社区,以地理位置和文化身份为联结纽带的工人中心也成为组织外籍移民工人的重要形式之一。以“争取15美元时薪”为中心议题的美国劳工运动显示了美国严重的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分化,这也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本文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劳工运动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笔者2015-16年间在旧金山进行调研和参与式观察的亲身经历,勾勒出美国新劳工运动兴起的前因后果。因篇幅较长,分两篇刊发,此为第一篇。


本文作者许辉,文章原载于澎湃思想市场。


前篇请点阅 美国新劳工运动的兴起①:从“商业工会”到“社运工会”


争取最低工资:旧金山的案例


美国的劳工运动正在经历转型,而推动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是劳动力市场上15%的,或者说2300万在美国之外的国家或地区出身的工人,他们其中的三分之一是来自墨西哥和中美洲无证移民,分布在家政、餐馆、旅店、服装以及建筑等行业,劳动条件糟糕,工作时间长,没有带薪休息时间,实际工资不符合最低工资标准,克扣加班费和拖欠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实际上,工资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劳工运动的核心议题,一方面是因为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导致劳工阶层要求公平工资和社会正义的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建制化的工会运动无法满足新的劳工阶层的需求。


工人们进入工作车间


因此,在2012-13年间,纽约的快餐业工人在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SEIU)的组织下率先发动集体抗议,要求将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这一行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并在随后的两年中席卷全美,渐成燎原之势,家政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甚至大学助理教职等低收入工作的工人都被动员组织起来,声势不断壮大。“争取15美元时薪”(Fight for $15)从一个示威游行的口号变成了一场多元运动的标志,带动了关于收入不平等的大讨论。2016年5月26日,一位收营员在芝加哥麦当劳总部抗议年度股东大会时对媒体表示“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现在是时候团结起来,变得更强大,因为现在我们不是说要体面的工资,而只是为了生存下去”,“不管我们住在哪个区,我们都是在贫困中,而麦当劳今年前三个月的利润就有10亿美元”。由此可见,“争取15美元时薪”运动能够赢得一般美国人的民心有着深刻而现实的社会背景,即有42%的美国工人小时工资低于15美元,其中女性和有色族裔占了很大比例,低于15美元时薪的工人中近一半的人年龄在35岁以上,这样的收入水平无法满足他们家庭基本的生存需要 。


在社会运动工会和社区工人中心的推动下,美国多个州和城市将15美元时薪列为地方选举的公民投票议案,并最终获得通过。例如,2013年11月在西雅图机场工人的抗争下,选民投票支持将他们的最低工资提高到15美元时薪,这次行动的成功促使西雅图市议会在2014年6月通过了美国第一个15美元时薪法案;而旧金山市在2014年11月的选举中也通过了逐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提案,2015年5月1日起为 12.25美元,2016年7月1日起为13美元,2017年7月1日起为14美元,最终到2018年7月1日起实现15美元时薪。其他已经通过15美元时薪议案的地方还包括洛杉矶,华盛顿特区以及纽约州等,这对“争取15美元时薪”运动来说是巨大的胜利。此外,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工资问题也成为政策辩论的关键议题,民主党的参选人桑德斯是15美元时薪最坚定的支持者,而他的党内对手,也是后来民主党候选人的希拉里一开始只主张12美元时薪,但很快也转向支持在主要的城市有15美元时薪,很明显,从政治的角度考虑,这样的主张是为了争取低收入的阶层和政府雇员的选票。而特朗普的立场也从“低的最低工资不是一件坏事”,“我会把工作带回来……因此将再也不用讨论最低工资了”转变为“人们应该挣得更多……需要有一个联邦最低工资……我认为是10美元” 。


目前为止,在美国联邦层面,有关各方因为政治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还无法就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达成共识,因而继续维持2009年7月24日生效的每小时7.25美元,但实际上全美很多市县,甚至华盛顿特区都制定了地方性的最低工资法律,最低工资均高于联邦标准,这种通过地方立法或者公民投票的方式设定城市,乃至州层面的最低工资标准是一项创举,可以从制度上保障从事低收入工作的工人家庭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劳工阶级能享受到最低工资标准带来的制度红利,关键还在于法律的普及与执行,从这个角度看,扎根低收入群体社区的工人中心的作用就变得十分重要。下文就以位于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工人中心为例,介绍工人中心如何在华人社区普及最低工资法律以及为欠薪工人追讨工资。笔者曾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以实习生的身份对华人工人中心进行调研和参与式观察,因此得以近距离了解工人中心如何维护华人移民的工资权益。


旧金山华人工人中心成立于1972年,最初是为了维护华人移民居住廉租房的权利,并在之后逐步根据实际需要而发展出多种服务,帮助华人移民组织起来,比如通过文化计划推动华人社区的互助团结。1990年代,随着旧金山其他亚裔、拉丁裔和有色族裔人口的激增,华人工人中心开始通过社区教育和组织工作推动有利于移民和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政策,而移民妇女因为在这些争取权益运动中的领导作用而逐渐成为华人工人中心的重要服务对象和组织目标。劳工权益是华人工人中心的主要关注领域,他们曾经帮助过超过1000名制衣厂的工人们讨回欠薪和解雇赔偿金,也跟其他社区组织一起推动旧金山市议会通过最低工资条例和有薪病假条例。



受全球化的影响,新世纪初旧金山大量制衣厂倒闭或者搬迁,旅馆住宿业和餐饮业开始成为华人社区两个最大的行业。但是根据一份内部调查报告,旧金山的餐馆行业存在严重的盗骗工资(Wage Theft)行为,即工人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没有加班费,拖欠、克扣工资或者老板拿走工人的部分小费等;而且工人每天及每周的工作时间过长,没有休息和吃饭时间;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风险,很多工人岗前缺少培训;工人工作压力大,家庭生活和社区活动的时间受限;没有医保和病假去处理医疗和健康问题 。因此华人工人中心将工作的重心转向餐馆行业,希望通过组织工人和社区的力量,提高餐馆行业的劳工标准。他们的组织策略包括外展教育,即在华人居住的社区发放印有最低工资标准的传单,向社区居民宣传劳动法律知识;对遭遇欠薪的工人进行个案援助;发展工人领袖,进行领导力培训;开展研究工作,发布餐馆行业劳动状况调查报告;拓展外部联系,与其他社区组织建立联盟,游说政府官员和议员,进行劳动政策倡导;以及发起抵制行动,并与本地媒体合作进行社区宣传。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组合,华人工人中心成功为多个餐馆的工人争取到最低工资赔偿,其中最典型的,也是影响最大的案例就是协助旧金山知名餐馆“羊城茶室”的工人争取最低工资。


笔者在华人工人中心调研期间访谈了几位羊城餐馆的工人,并且搜集了相关的文件资料,因此得以了解这次维权行动的大致情况。早在2013年年初,几位羊城餐馆的工人向华人工人中心求助,反映餐馆糟糕的工作条件以及在工资工时上的违法行为,她们在工作中得不到经理的尊重,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而没有带薪休息时间,实际所得的工资少于法定应得的,小费也被克扣。华人工人中心得知这些情况后决定介入这起案件,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走访接触,跟工人见面开会等方式成功组织了近一百人参与到这场维权行动中来。作为华人工人中心的盟友,美亚法律中心的律师接受了工人的委托,代表他们按照法律程序处理这起集体案件,通过向加州和旧金山市的劳动执法部门进行工资工时申诉,要求餐馆的老板改善工作条件,随后州市两级劳动部门介入调查并支持工人拿回被克扣的工资。为了向餐馆老板施加压力,越来越多的工人加入维权并采取实际行动,包括给经理寄信和打电话敦促他们归还被克扣的工资,连续两天在工作期间进行符合法律规定的十分钟休息抗议,以及组织了一次超过80人参与的在餐馆门口的争取正义的游行示威等。工人们在集体行动过程中选出了一个核心的工人委员会来代表他们,跟华人工人中心,美亚法律中心和劳动部门一道与餐馆老板协商处理。最终餐馆方面同意了工人的诉求,为超过280名工人补发了近400万美元的工资,并且改善了工作场所的条件,包括将工资提高到超过最低工资标准,提供节假日工资、医疗保险、探亲假期,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等等。


以上这个案例很好地反映了工人中心在当前以最低工资为中心议题的美国劳工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虽然很多地方都通过了最低工资立法,并且设立了违法处罚条款,但是工人的最低工资权益保障还有赖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但由于受到资金和人力等资源的限制,政府执法机构很难全部覆盖到所有的工资违法案例,而且执法的周期也相对较长,比如在旧金山,只有5个全职和1个半职的调查员负责最低工资和带薪病假法律的执行工作,而旧金山有60万工人,而到2018年,大约有14.2万低收入工人获益于最低工资法律,即使只负责其中的低收入工人,每个调查员也还需要负责2.5万人。显然,政府执法机构的人手严重不足,要想更好地落实执行最低工资法律,必须加强同扎根社区的工人中心合作。这种建立在居住地点和族群身份基础上的社区组织在语言、文化和行业知识方面相对于政府机构来说更具有优势,更容易获得移民工人的信任 。因此旧金山市政府每年提供资金支持帮助移民和低收入工人的社区组织,用于法律宣传和工人教育工作,使这些工人中心成为政府最低工资法律执行的重要合作伙伴和有益补充,而旧金山的成功经验也引起洛杉矶、西雅图等设立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效仿,通过政府拨款支持社区工人中心开展相关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来自星星  ·  如何练就爱情杀手的本领?
8 年前
星座不求人  ·  十二星座谁最有气质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