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1 小时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1 小时前  
青岛日报  ·  刚刚,四川突发!成都简阳市发生2.8级地震 ·  16 小时前  
最江阴  ·  刚刚,江苏多地下雪!江阴…… ·  17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  19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夕阳,白鹤,和鹳雀楼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手机居然也“中暑”?有关热,今年夏天网友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了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8-08-28 09:00

正文


好消息!

为期40天的三伏天终于结束了!

今年的伏天继续了超长待机的优良传统,

初伏: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二伏: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三伏: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此时此刻,你有啥感言想说的没?

打个样~

热还是一样的热,

我已不是去年一样的我??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在想,

去年我是怎么活过来的,

想着想着,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


说到热,网友们普遍有一些关注的话题,

看看有没有你也关注的?

① Q/A:听说手机也会“中暑 ,真的假的?


许多朋友都有感受,夏季手机升温的速度特别快,一般使用10分钟以上,就会感觉手机发热。 手机温度过高,手机往往反应 变慢了、耗电量变大,一会儿功夫电量就不剩多少了。


其实,这是手机 “中暑” 了。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中暑”呢?


  • 在太阳底下直晒。 正如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容易老得快一样, 手机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引发屏幕老化, 影响手机寿命。同时,手机电池容易受高温影响,长时间放在太阳直晒下或者温度较高的地方,还容易引起爆炸。

  • 长时间使用手机。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加重手机的负荷,导致电池温度加速上升。 手机也需要休息 非紧急情况下,小伙伴最好不要在炎热的夏天连续多小时使用手机,当手机出现发热现象时,暂停使用手机。

  • 边充电边玩手机。 手机充电时会发热,此时若继续玩手机,再加上天气炎热,机身温度将会过高,这样不仅影响充电,还会产生安全隐患。

炎炎夏日,有车的朋友,千万不要把手机遗留在车内,或者行驶过程中长时间放在仪表前、车窗玻璃旁,高温密闭的环境下,手机“中暑”后可是很“暴躁”的!


Q/A:夏天汽车自燃,怎么破?

来看下汽车自燃的几个主要原因:


  • 高温天天气炎热,汽车经过 长时间行 驶或者历经暴晒 后,车体的热度通常会很高, 车辆很容易因水温过高而导致“开锅”。

  • 夏季车内放置诸如充电宝、花露水、香水、打火机、电子设备、喷雾等高温下 易燃易爆的物品 ,也容易引发车体自燃。

  • 另外, 车辆电线老化或者接驳不当 也容易造成短路或产生火花。所以进入夏季要注意检查一下车辆的高、低压线路是否短路或老化,油路是否漏油等,车子的日常维护是关键,要做到勤保养。

  • 爆胎也是夏季易发的交通安全隐患。 据交警介绍,随着气温及路面温度的逐步升高,高速或长途行驶,胎压很容易上升,引发爆胎。高温高速行驶时,为了安全起见,请司机要记得适时的停车降压。

安全的做法是尽量把车停在室内停车场或者树阴下。 避免车辆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 如果需要连续长时间驾驶,建议中途多休息几次。不仅可以舒缓驾驶疲劳,也让汽车好好休息。


③ Q/A:夏天赤膊真的凉快吗?


炎炎夏日里,很多人喜欢赤膊,认为这样最凉快。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要看具体的气温来判断。


  • 当处在 18-28℃ 的气温环境中,人体通过皮肤散发热量,这时候肌肤裸露得越多,人就会觉得越凉快。

  • 气温与人体的皮肤温度相当,甚至更高时 ,赤膊反而会感觉更加闷热。这是因为气温过高时,人体会大量出汗,汗水汇聚成较大的汗滴,不利于蒸发并散发热量。裸露的皮肤还会从环境中吸热。

高温时,往往伴随着晴朗的天气,紫外线很强烈,裸露的肌肤还可能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所以,夏天赤膊散热并不科学,真正特别热的高温天气里,赤膊并不会让人真正感到凉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