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经社
政策前沿 财经动态 思想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爱大北京  ·  2月21日 | 京城事儿全知道 ·  2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北京「地下古堡」· 免费打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经社

当代年轻人的8大困扰:没钱,脱发、单身、亚健康......

政经社  · 公众号  ·  · 2019-12-05 12:02

正文


再过60多天,就过年了。


第一批90后,就要30岁了。 而第一批00后,也马上20岁。


作为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此时,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扰。 对创业者来说,这其中也充满着诸多的机会。


脸上没有痘、晚上不失眠、头上不脱发、卡上不缺钱等等 ,这是这批年轻人的美好期望,但现实却非如此。


今天便结合个人亲身经历和生活见闻,和大家一起聊聊。


由于以下每个方面都可以单独作为一个主题深入分析,所以此次只是从基础层面和大家交流。 (后续我会逐一详细来写)


01
脱单难


举几个最直观的例子,我有7、8个能聊得来的朋友,至少一半都是单身。


这其中有大厂的产品经理,有品牌方的公关经理,有勤勤恳恳的技术码农。 他们工资都不算低,月薪至少都在15K以上。


另外在我的团队中,有30多位小伙伴,也有一半都是单身。 而且单身女性居多,不乏有30岁以上的同事。


我试过问他们为什么,最模糊的答案是没有遇到合适的。 而最现实的答案是:


a、没时间: 经常996,回家累了,不想谈恋爱了。


b、圈子窄: 不管公司大小,绝大多数岗位每天都只能呆在公司里办公,难得有外出交流的机会。 尤其是技术、客服、部分运营,圈子小,能接触的异性没几个。


c、压力大: 以杭州为例,郊区的房价也得2W起,首付最低也要60万,还得摇号。


连40公里外的临安市区,房价也要1万7、8。 所以,没房的努力存钱攒首付。 买过房的,每月就得还各种贷款。


d、安全感低: 男生怕女生太物质,女生则担心遇到渣男、软男、无心男(责任心、上进心)。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答案,有几个女生说,在拒绝过的男生中。 有些男生不会说话,经常尬聊、能把天聊死。 或是有的男生太小气、不注意卫生等等。


其实,许多单身男女并非不想谈恋爱。 相反,他们对谈恋爱、摆脱单身有着强烈的渴望。


在过2亿的单身人群中,有超过7700万独居成年人,而他们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孤独经济。 以下简单例举两个方面,仅供参考。


1、孤独经济发展


a、宠物经济
在这些单身中,我发现至少50%以上的单身女性,都有养宠物,而且以猫为主。 而他们把宠物当成了自己最重要的成长伴侣,照顾有加。


从宠物的食品、玩具、衣服、护理、看病等多方面,少则6、7百,多则3、5千。 每月的花费、服务待遇不比普通人差。


b、孤独消费
随着单身人群逐年增多,一人食、一人宴、一人游、一人乐的情况十分常见。


就在今年七夕前夕,淘宝上一系列带单身关键词的商品,成交环比增幅更是高达382%。


携程旅游一个人跟团人数暴增40%,超过情侣。 淘票票数据显示,文艺青年单身观影率最高。


而许多商家针对单身人群推出的各类产品,也颇受欢迎。


尤其是小份量、小包装、小物件,方便携带使用的商品。


比如一人火锅、迷你口红、小袋坚果、一斤装大米,200ml红酒等产品,在同类目中增速最快。


2018年淘宝双11数据显示,迷你微波炉和迷你洗衣机的购买人数增长最快,仅过去一年就分别增长973%和630%; 迷你洗衣机的销售增速已比普通洗衣机高出15个百分点。


另外,专用于清洗女士内衣的壁挂式洗衣机,仅2018年6月的销量就相当于这个品牌2018年一季度的总销量。


此外,迷你投影仪自2018年天猫“双11”开启预售后,已被10多万人加入了购物车。


所以,单身经济释放的威力不容小觑,所有商家,创业者都可以从中找到突破的新机会。


2、线下相亲火热


闲聊中,发现他们尝试过各种途径去解决自己的单身问题。


比如同学、同事、朋友介绍、相亲、社会活动,甚至包括网络社交/相亲APP。


对于他们来说,相亲交友网站并非首选,而且发现收入越高,使用线上社交/APP的越少。


他们更加倾向于朋友的推荐、线下聚会等活动。


因为线下活动更加真实,能够更加真实、直观的观察到另一方。


而且,所有的线上社交/相亲活动,最终都会回到线下。


我接触过两个做相亲的项目,都是比较接地气,实际的相亲交友方式。


其中一个项目在北京,每个星期至少有3场线下见面互动活动,都是多对多的方式,每次至少30几个人参加。


收费方式也很灵活,次卡、月卡、年卡,每个报名者都有红娘一对一服务,记录每次单身者的体验感受。


每次举办的活动,也并非传统的恶俗、无聊的活动。 而是有美食制作、唱歌等娱乐,也有读书、创业、工作等知识等分享。


反而是在这种情况下,更让相亲者没有压力和形式感。 哪怕没立马找到对象,但能结交些社会资源,还不浪费时间。


听说效果非常好,团队没多少人,但每年至少几百万净利润。


02
乌黑秀发不在


《2.4亿人脱单难,2.5亿人脱发容易》 ,关于脱发,我曾详细写过一篇文章,大家可以了解。


目前,脱发大军崛起,远远超过单身人数。


其中80后以38.5%的比例占据脱发人群第一位,而90后,紧跟其后占比高达36.1%。


除了脱发带来的困扰,少年白发的问题也日趋严重。


在我身边,无论青年男女,都有长白发的迹象,甚至有些31、2岁左右的人,大半头白发。


所以,少年白发、青年脱发、中年谢顶,不是笑话,而是难言之痛。


脱发带来的诸多困扰,自然也为创业者带来了许多机会。


1、植发:
植发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但技术、服务机构、用户规模却发展很快。


植发成了一部分脱发用户的理想选择,整个植发行业至少有千亿规模。


雍禾植发2008年以前每天能做一台手术业绩就算不错了。 但2018年,每天能做120台,营业额近10亿。


由于前文 《2.4亿人脱单难,2.5亿人脱发容易》 已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2、假发:
植发虽然越来越普及,但相比于植发数万元费用的高门槛。


购买假发则来的更加实际和高效,也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假发的质量好、款式多、价格也很实惠,成为许多脱发人士的曲线选择。


从2、3百到4、5千不等,还能根据个人头型,进行专门的定制服务。


而且随着抖音、快手的兴起,部分短视频账号的带货量很好,感兴趣的可以搜索关注。


图: 双11购买假发套用户占比


就在今年双11,90后以42.41%的购买比例,成为本届购买假发套最“秃”出的仔。


而00后,更是以8.36%的比例成为黑马,打败了60后的爷爷辈。


另外,北上广深渝杭,以绝对优势成为了购买假发套最多的前6名城市。


至此,北上广深杭没有真发,成为事实。


当然,假发也不仅仅是秃发人群才需要,还有一些少发、发质不好的女性,会买假发来进行美发。


其中假刘海,长直发、假波浪卷发、假马尾最受欢迎,十分热销。


3、护发:
除了大众的洗发用品,专门为脱发、少发、发质差等问题研发的护发产品层出不穷。


a、线上:
在众多电商平台上,有很多护发防脱的品牌产品,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有些单品的月销量已过10万件。


今年双11,陕西、河南、海南等地购买防脱发产品的人中,90后占比均超过58%。


b、线下:
去理发店、美容馆的护发的成本更高,当然女性是占据绝对比例的。


一般理发店会先给你个68、88元不等的护发体验价,其中包含洗发、按摩、焗油等环节。


最基础款的护发一次性需要充值1000元左右,可以分10次使用。



03
亚健康


身边的一些老人经常会说,现在的年轻人少了些精气神。 而年轻人自己,每年最怕的就是体检。


9月阿里健康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0后有超过6成身体存在亚健康的情况。


1、加班熬夜
今年关于996的话题备受争议,在杭州诸多互联网公司996是面试工作的基础条件。


我提倡996的精神,因为幸福生活是要靠自己奋斗的。 但我反对996的做法,因为70%以上强制加班是无效的。


90后加班熬夜了成了常态,网上一度流传各个城市加班时长、下班打车排行榜。


这十分可怕,因为70%中国人有过劳死危险,76%白领亚健康。


2、缺乏锻炼


a、没时间: 除了加班没时间锻炼,抖音、快手、游戏等APP逐渐占据了年轻人的时间。 让许多年轻人舍不得放下手机,走出去锻炼身体。


b、变更懒: 吃饭叫外卖、出门叫滴滴、走路骑单车、跑腿叫闪送,服务越便利,年轻人越懒。


所以,现在年轻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十分堪忧。


如何让年轻人动起来,爱上运动,关注运动这是创业要思考的问题。


a、动起来: 从运动的便捷性、易操作性、互动性、娱乐性等方面思考,比如KEEP、乐刻等等。


把健身房搬到你小区附近,让你随时打开APP就能同步感受健身房的健身氛围和课程。


甚至远程一对一开启,在线私教课,或是一对多的在线直播健身课。

直播健身界会出现下一个李佳琦吗?


b、常提醒: 根据阿里《90后保障报告》的数据显示,只有41%的90后坚持每年体检,其中31%的90后五年内从未做过体检。


所以,许多年轻人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不是特别清楚,许多小病大病都是突如其来。


如何让普通用户不用每天去体检,也能实时知道自己的个人健康状况。


那么,未来智能穿戴设备是最有前景的一项。


目前来说还比较傻瓜式,还谈不上智能,能提供参考的数据也比较简单。


未来数据监测、智能提醒、网络医生诊断等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话,一定会有10亿美金的独角兽企业。


c、吃健康: 既要做到好好休息、经常锻炼,还得要吃的好,吃的科学。


我们发现,如何让90后吃的好,吃的健康,真是一个好生意。


尤其是在外卖领域,你会发现轻食、健康餐越来越受欢迎。


但目前外卖店铺,还没有升级到食谱的概念,如果一家主打健康的餐饮店铺,能为你推出一周食谱、甚至一个月食谱。


既能提前收钱,还能锁住用户,我觉得是可以小范围尝试的。


尤其是从那些不会吃,随便吃,忘记吃的中高端亚健康人群入手。


还有一部分不可忽视,那就是日常养生、身体呵护方面。


比如能量棒、枸杞、泡脚、颈肩按摩仪等等,完全可以做一个网红款的产品,这个方面,我觉得大有机会。


04
有钱存不下


月薪过万一直是大部分年轻人的追求,其实月薪过万已经是部分城市的平均水平。


根据《2018年城市薪资榜单》显示,北京平均月薪11614元,上海10287元,杭州9572元。


岗位上面,互联网技术类的薪资普遍在万元以上,运营类的平均薪资也在7000以上。


以为我面试招聘为例,虽然是小公司,运营、产品经理3年左右至少在10-12K,5年的可以给到15K-18K。


既然收入这么高,为什么还没有钱呢?


1、生活成本高
我们以月薪15K为例,2016后杭州房价上涨,平均房贷在4-7K左右。


每月吃饭1500元,再加上购物,交通、社交、学习等支出,15K的工资每月存余就4-6K左右。


如果是夫妻二人,还得考虑车贷、父母亲生活津贴、未来小孩的抚养等等。 这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都是比较辛苦的。


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敢生病,也生不起病。


2、透支消费
每次边看直播,许多小仙女就忍不住买买买,刚过的双11,各位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许多年轻人用小额借贷,信用卡、花呗、分期付等方式不停买买买的同时,也硬生生的把自己变成了 “万元负”


这其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消费,伪精致的生活。


有数据显示、现在90后的人均负债超过12万元,而我国人均薪资只有7000元。


90后也从月光族,成功升级为月还族,每月疲于还信用卡、花呗、借贷等。


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月入5000元的年轻人花钱就像月入两万一样。


今年11月13日,尼尔森发布了一份报告,在受访的3000多名消费者中,有57%的90后存在实质性负债,95后有39%,在校学生比例也竟高达21%。


因为信用消费理念的盛行,年轻人 有钱,能消费,没存款 的情况极其普遍。



05
失眠


早上爬不起来,晚上睡不着,早睡早起的优良传统,在如今就是奢望。


因为工作、生活等各种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晚上经常失眠,睡不好。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而这其中,20至29岁之间的90后,已经成为了失眠的主要群体。


《2018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有3/4的90后会在晚上11点之后入睡,1/3的人则在凌晨1点之后才睡。


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杭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苏州成为失眠TOP10的城市。


以本人为例,12点才能休息,正式入睡快一点钟了。 我也经常看到许多人凌晨3、4点发朋友圈打卡,或寻求助眠良方。


1、助眠APP
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睡眠APP我都下载体验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声音治疗。


即各种类型的助眠音乐、睡眠故事,还包括睡眠数据的检测。


有一点十分不解,我没有佩戴任何身体检测设备,一个APP是如何来检测我个人睡眠的呼吸、心跳脉搏的?


还有一些不科学的地方,比如我半夜起床喝水、或者说话发出的声音,在APP检测上都成了梦话。


所以,关于睡眠检测APP及硬件方面,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改善的。


2、助眠产品
大量失眠用户,自然带动了助眠类产品的火爆。


一是床具、床垫、乳胶枕这种功能性家纺,吸引了传统的厂商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欧派家居等入场。


尤其是这一两年来,乳胶枕几乎是每个电商平台,每个月的销售爆款。


二是褪黑素、喷雾、精油、香薰、艾灸、蒸汽眼罩、安神液等医疗类产品。
三是睡眠灯、助眠仪、智能手环、耳塞等硬件产品。
四是锁水、敏感肌、祛痘等护肤类的相关产品。


天猫双11预售期间,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人数同比增长174%,女性购买用户占比高达88%。 其中,00后增长达434%。


而苏宁双11消费报告显示,助眠类产品同增789.5%。


这里顺便提个细分的小点,许多人睡不好,一个原因是有同伴经常有打鼾的情况。


相信许多人睡觉的时候,都曾遭遇到同学、情侣、伴侣或同事打鼾的困扰。


请知晓,中国打鼾人数也是数以亿计,所以关于止鼾产品特别值得做。



06
瘦子一去不复返


消费服务的便捷性,不仅让更多人止不住的买买买,也让越多人变得更懒,更胖。


诸多年轻人都是懒癌患者,被称为躺尸一族。 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夜生活,吃吃喝喝成了常态,在肥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以郑州为例:
今年上半年,郑州的夜间外卖订单量(晚9点至次日凌晨4点),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1.3%。


夜间订单占全部外卖订单的比例,从2018年的7.4%上升到2019年的9.6%。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有2亿人超重或有肥胖症,而这一人数未来将达到3.25亿。


因肥胖导致的慢性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已成为影响国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当然,减肥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围绕减肥推出的产品也很多。


在这里,只提一个小领域,给大家参考。


2、大码服装:
减肥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想办法让胖男胖女变美是可以提前做的。


对于许多肥胖者,找到符合自己身材的服饰其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女孩子,怎么也能像其他人一样或可爱、或精致、或干练、或性感。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大码服装市场已过千亿美元,其中美国预计到2020年大码服装市场将达到240亿美元。


而国内仅电商平台大码服装市场就超过了百亿元,大码服装是女装类目里面增长最快的子类目,其中有10家大码服装店年销售额过亿元。


除此外,还有室内小型健身器材(跑步机、仰卧板、收腹贴)、塑身衣、塑身带都大有前景。


减肥瘦身市场超过万亿规模,完全能容纳几百上千家大公司。


随着科技的进步,有核心产品竞争力的创业公司任何时候进来都不晚。



07
这道题,我不会!


这几年,民间一直在倡导给孩子减负,减少各种作业。


虽然孩子的作业减少了,但是难度却加大了。


目前许多80后的父母在孩子教育的道路上快被逼疯了,相信90后马上就可以体验到了。


大家都看过各种抖音、快手上父母亲教孩子做作业的视频,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应该思考背后的一些原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