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
“
生命季刊
”
,选择
“
关注
”
,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今日经文: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
6:10
)
乃缦因为信靠和顺服,得着神的恩典,他的生命焕然一新。相反,基哈西却因为贪心和不信,逐步走向属灵的堕落。
基哈西的贪欲
“以利沙对他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乃缦就离开他去了。走了不远,神人以利沙的仆人基哈西心里说,‘我主人不愿从这亚兰人乃缦手里受他带来的礼物,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王下
5:19-20
)
“不可贪恋”是十诫中的最后一诫:“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出
20:17
)
一旦人怀有贪心,违背“不可贪恋”这十诫中的最后一诫,他就极有可能违背剩余的九条诫命。他以财物为神,就违背“不可有别神”的第一诫;他以钱财或其他东西为偶像,违背第二诫;他会妄称神的名(正如基哈西所做的)违背第三诫;因着贪心不足,他会触犯安息日违背第四诫;他很可能不孝敬父母触犯第五诫;他很可能谋财害命触犯第六诫;他可能贪恋别人美貌而行奸淫触犯第七诫;他更可能会去偷盗触犯第八诫;他当然会撒谎欺骗作假见证(正如基哈西所做的)触犯第九诫。
因此,圣经精辟地总结道:“贪财是万恶之根。”(
For the love of money is a root of all kinds of evil.
)(提前
6:10
)
福音书中记载,一个少年官来见耶稣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可
10
:
17
)
耶稣对他说,“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可
10:19
)
主耶稣对这个少年人所说的十诫中有关人的六条诫命,偏偏没有提“不可贪恋,”因为耶稣知道这正是少年官的问题所在。因此当那年轻人说“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的时候(可
10
:
20
),主耶稣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可
10:21
)耶稣看见这个少年官就爱他,但他却忧忧愁愁地走了,他正是过不了“贪心”这一关。
所以主耶稣对门徒和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
12:15
)
保罗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
6
:
6-8
)
基哈西的欺骗
心中一旦有了贪欲,就势必不可避免地撒谎欺骗。基哈西欺骗了自己,欺骗了乃缦,欺骗了先知以利沙。
基哈西如何欺骗了自己?
基哈西以为有了钱财就有了一切,就有了幸福美满。殊不知贪恋钱财的人,是“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
6:10
)
“于是基哈西追赶乃缦。乃缦看见有人追赶,就急忙下车迎着他,说,‘都平安吗?’说,‘都平安。’”(王下
5:21-22
)
乃缦是战胜国的大元帅,而基哈西只是一个弱小国的仆人,但乃缦“却急忙下车迎着他,”乃缦如此礼遇基哈西,固然是因为基哈西是先知以利沙的仆人;但更可以看出乃缦的生命已被全然更新。
乃缦问基哈西说,“都平安吗?”
基哈西回答说,“都平安。”
基哈西在自欺欺人。一个人心术不正、充满贪欲的人,如何能有平安呢?
希伯来语的“平安”(
Shalom
),不单单是指“平安无事”,它是一系列福分的总和,包括“安宁”(
Peace
)、福乐(
Well-being
)、成功(
Fulfillment
)、富足(
Prosperity
)、稳妥(
Safety
)等。
人说谎时常常是心中忐忑不安,基哈西如何能心安理得呢?
基哈西欺骗了乃缦,他向乃缦撒谎,辜负了乃缦对他的信任和礼遇。
“我主人打发我来说,刚才有两个少年人,是先知门徒,从以法莲山地来见我,请你赐他们一他连得银子,两套衣裳。”(王下
5:22
)
基哈西自己说谎,而且还把谎言放在先知以利沙的口中,“我主人打发我来说…”
“请受二他连得。”乃缦对基哈西的话一点儿也不怀疑,并慷慨大方地主动将礼物加倍,又吩咐两个仆人抬着礼物,直接送到基哈西的住处。再次看见乃缦被更新的生命已经完全不一样。
但基哈西不仅妄称神的名,又借神的名为自己敛财。财富本身不是罪,但以欺诈手段骗取钱财又以钱财为偶像的,便是犯了大罪。
基哈西欺骗了他的主人先知以利沙。
“基哈西进去,站在他主人面前。以利沙问他说,‘基哈西你从哪里来?’回答说,‘仆人没有往哪里去。’”(王下
5:25
)基哈西跟随先知以利沙多年,他怎么会忍心欺骗他的主人、神的先知呢?
基哈西欺骗以利沙,但他怎么能欺骗得了呢?“那人下车转回迎你的时候,我的心岂没有去呢?”(王下
5:26
)
亚干要欺骗约书亚,亚拿尼亚要欺骗彼得,但他们如何能骗得了呢?
“被造的没有一样在祂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来
4:13
)
有一个小女孩问她妈妈,“说谎和偷窃,哪一样更不好呢?”(
Which
is
worse,
Momm
y, to tell a lie or to steal?
)
妈妈想了想说,“两样都不好。”
那小女孩说,“说谎更不好,因为偷窃还可以再偿还,但说谎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1930年
11
月
16
日,美国一个
81
岁孤独的寡妇
Henrietta
Garret去世,留下
1700
万美金的财产却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让法院对其遗产分割感到为难。人们只知道她有一个远房堂兄弟,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寡妇去世不久,共有
3000
名律师代表来自世界
29
个国家以及美国
47
个州的
26000
人声称与她有亲戚关系。他们各显神通不惜做假证词、伪造虚假家庭记录、修改自己的名字等等,试图分得一部分寡妇的家产。结果,这些人中有两个自杀,三个被谋杀,另有十二个人被拘捕,十个人被判入监服刑。
正应了圣经的话,“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
17:9
)
然后同一处圣经紧接着说,“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
17:10
)
所以,“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
4:23
)
的确,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基哈西的结局
“以利沙对他说,‘这岂是受银子,衣裳,买橄榄园,葡萄园,牛羊,仆婢的时候呢?因此,乃缦的大麻疯必沾染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基哈西从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长了大麻疯,像雪那样白。”(王下
5:26-27
)
基哈西从以利沙面前退出去,乃缦的大麻疯就沾染到他的身上,并且传给他的后裔。外在的麻风病是内心败坏的显现。
基哈西本想给后代留下享受和财富,却连累子孙,为后代留下痛苦和羞辱!
基哈西因着贪心和欺骗,给自己带来身体的病痛,内心的羞耻,灵里的不安,以及服事上的无能为力。你想,基哈西本来可以成为接替以利沙的服事,如同以利沙承接以利亚的服事一样。基哈西多么地令人痛惜。
圣经的记载,那些贪婪的人往往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严重的恶果。
巴兰是圣经明确定论的贪财之先知,他不惜接受贿赂去咒诅神的子民,结果被以色列人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