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刷屏精选
传媒进程小记录,热点话题一起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刷屏精选

什么样的男人才会杀老婆?

刷屏精选  · 公众号  ·  · 2019-05-28 19:32

正文

追热点,看这几条就够了


编 者 按


南昌。重庆。同一天内,两个城市接连发生“女性被杀”的惨剧。


在不忍回溯的画面里,两个受害女性皆倒在了行凶者的利刃下。


然而,依照尚未完全清晰的信息,两起命案的犯罪主体似乎并不相同:南昌的行凶者是与被害人并不相识的陌生人;而重庆命案的挥刀者,却是受害女性的丈夫。


据重庆警方通报, 5月27日晚,犯罪嫌疑人鲁某因感情纠纷持刀行凶,将妻子杀害。在网络热传的视频里,鲁某愤怒地“控诉”妻子对其不忠,还一直在花他的钱。


但很快,《封面新闻》的报道就通过采访死者的好友,讲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这篇文章也第一时间在刷屏APP得到众多用户推荐 :行凶的鲁某才是婚姻中出轨的一方。不仅如此,鲁某婚后的生活来源皆出自妻子,还多次对妻子实施家暴。


最过分的一次,是把两人孩子的名字,强行纹在了妻子脸上。



鲁某的行径,很容易让人想起被“安嘉和”支配的恐惧。在大多数80、90后的记忆里,安嘉和家暴时的狰狞是可怕过一切的童年噩梦。


只是随着阅历渐增,噩梦渐息,大多数人会认为安嘉和只是影视剧中被夸张了的艺术形象,现实中如鲁某般残忍杀妻的行凶者,也大多被当成偶发的极端个案。


但事实上,很多事件早已埋下草蛇灰线的伏笔,那些杀害妻子的男人身上的确存在着危险的“共性”。



1

数 据


“十条人命九条奸”。

传统社会中,男女感情纠纷常常是导致命案的主因。不幸的是,现代社会中,这条主因仍然挥发着巨大影响。

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轲在2014年所做的研究统计,在300件近亲属间故意杀人犯罪中,夫妻之间相恶最多, 总共 186 件,占案件总数的 62%。 对于婚姻矛盾引起的近亲属间的故意杀人, 有 68 名女性被害,只有 12 名男性被害,女性被害人数量是男性的 5.7 倍。

另据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 《2008~2011年感情纠纷引发命案的统计分析》 显示,2008年至2011年4年间,广州市中院共审理命案752件,因感情纠纷引发的命案平均占到命案总数的15.56%。而在这些命案中,女性被害人所占比例明显高过男性被害人,占到被害人总数的68.33%。

同时,根据全国妇女联合会的统计数据, 全国2.7亿个家庭中,平均每7.4秒就会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殴打。 近90%的家暴受害者为妇女。


不难看出,在感情纠纷所引发的命案中,女性是占绝对多数的受害者。这其中,既有女性体力的劣势,也有男性更易冲动的原因。

但无论何者,杀害一个深爱的人都是绝对不可取的行为。那么,这些杀害妻子或女友的凶手身上,到底有怎样的共性特征呢?



2

分 析

人 物 画 像



依照上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 《2008~2011年感情纠纷引发命案的统计分析》 ,在相关的案件中,涉案被告人多数为 外来务工人员,且是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壮年,文化程度偏低,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段,占被告人总数的84.62%。


应该承认,这份广州市的“杀妻案凶犯”画像的样本体量相对有限,但一一拆解来看,却能发现一些共因。


外来务工

人类社会最不平等的资源是性资源。与城市居民或普通白领相比,外来打工群体在性资源争夺方面具备明显的劣势。他们更在意感情的忠诚,也更难容忍伴侣的背叛。不少行凶者便是在性资源受到威胁后,采取了极端的报复行为。


低学历

文化程度偏低、法律知识欠缺,致使行凶者对法律缺乏了解,遇事不懂得寻求解决问题的正当途径,不会适时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能暴力手段解决;


青壮年

行凶者年龄偏轻,往往血冲上头、容易冲动;另一方面,正直黄金阶段的身体条件,也为他们提供了客观的作案条件。

心 理 分 析



性格缺陷

杀害妻子的凶犯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绝大多数为初次犯罪,主要表现为具有或多或少的狭隘、自私、猜疑、偏执、冲动、易怒、自控能力差、暴力倾向等性格特点。


根据心理学者唐映红的分析,人群中大约有10~15%的人罹患有不同的人格障碍,其中一些人格障碍者在恋爱关系中相比于普通人更容易在冲突中做出极端的侵犯性行为。



例如,偏执型人格障碍者的嫉妒感受异常的强烈,在普通情侣充其量稍有不快的事情,偏执型人格障碍者可能会体验到无法遏制的愤怒,以至于产生极端的恶性后果。


人格特征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从犯罪心理画像层面分析,有两种人在恋爱中是要特别小心的。


一种是边缘性人格,好的时候特别好,急的时候特别急,在一个界限的两边跨来跨去,江哥案中的陈世峰就是典型例子。


另一种属于被动攻击性人格,他的特点是比较压抑,他在人前有很多好的一面,但其实他很恨你,但还是跟你一副笑脸,说不定哪一天突然就翻脸了。



李玫瑾还提到一个细节观察法:一个人如果在论述纠纷时,爱用的句子是“我怎么怎么样,他也有点不对”,我和他交替着用,这个人一般比较正常;但一个人在论述过程中,全是我,一上来就是我怎么怎么样,就说明这个人是没有反思的,因为谈的全是自我感受。


当然,有这些特征不同于都要杀人,但确实值得小心。


家庭影响

原生家庭也是导致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行凶者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存在家教方式不当或家长疏于管教、过分溺爱等行为。父母暴力行为的频发,也会在行凶者心中埋下印痕。


动 机 分 析



感 情

感情破裂是凶犯杀妻的主要原因。当夫妻之间情感破裂或者存在背叛行为时,丈夫容易产生对感情失败的愤怒,其中还裹挟着大量的自尊心受挫,从而引发恶性杀人案件。



其次,当夫妻的长期矛盾始终得不到化解时,也容易在双方近亲属间积攒对对方的不满情绪。特别是当双方矛盾积攒较多时,都对对方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彼此仇视,导致近亲属间的家庭情感破裂,当矛盾不可调和时,便会杀人犯罪。


金 钱

“贫贱夫妻百事哀”绝对不是婚姻生活的真理,但必须承认,金钱在维系家庭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些发生杀妻惨剧的家庭中,收入状况大都比较糟糕。或者夫妻双方收入较低,或者双方收入差距过大,当在此类物质财产的处理上发生争执并难以调和时,非常容易引发杀人犯罪。


生活琐事

生活琐事并不是引发犯罪的主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忽视。家庭中的长期积怨和不满,会导致矛盾激化,最终因矛盾冲突不可调和。



这其中,许多情况是因为丈夫或父亲等成年家庭男性成员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并且思想较为顽固,不允许其他家庭成员有不同意见。也有些家庭中的男性成员自身存在问题,有生活恶习,例如酗酒、家暴、沉迷游戏等。


行 为 分 析



时 间

在公安大学张珂的300个研究案例中,20 时至 0 时的发案数量最多,其次是上午 4 时至8 时。这两个时间段也是很多家庭晚休息之前和早晨醒来之后。一般而言,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家人之间相处较多,因而也是矛盾多发的时段。在这两个时段内,由于一天的劳累或因未能得到好的休息,容易因为矛盾或争执而一时难以自控,引发血案。


地 点

2 017年 ,无锡市公安局对当地的此类命案进行了总结,并指出 婚恋命案犯罪地点存在隐蔽特征。

婚恋家庭纠纷引发的案件,往往发生情感双方单独相处的时间内,地点大多在凶手的租住地、住所或宾馆,有着一定的隐蔽性。而且事情涉及双方的感情变化,往往不容易被外人察觉到。以至于在案发后,不易第一时间为外人所知,凶手有充足的时间伪造现场,给案件侦查带来一定的难度。

手 段

在杀害妻子的命案中,凶手的行为常体现出明显的暴力特征。



依照河南省夏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论文分析,杀妻案中杀人工具的选择常常以刀具、绳索和铁棍,受害人身体损伤多为头、颈、胸等要害部位,甚至出现凶犯反复侵害被害人的行为。

结合此次重庆杀妻案中鲁某的行径,其暴力程度可见一斑。



德谚有云: 婚姻,若非天堂,即是地狱。 (Die Ehe, wenn nicht das Paradies, auch wenn es niedriger ist als)

我们分析这些杀害妻子的凶手,并不是希望女性把自己的身边人对号入座,而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婚姻之中保持清醒,同时学会预防可能发生的危害。


如知乎网友所言:“在人还没有犯罪之前,反社会倾向形成之前,如果干预得当,亦或者来自家庭的正面支持足够强大,这个人很可能不会变成罪犯。对社会更积极的是:我们要减少罪犯的产生,而不是去争论人渣是否值得救赎”。


续写上述德国谚语: 我可以不进入天堂,但我至少要拥有拒绝地狱的权利。



关于杀妻案更多相关分析,请看刷屏长文


《重庆杀妻案女方朋友:男方出轨还家暴呼吁停止流言》 文末扫码看全文

推荐理由:《封面新闻》独家采访了重庆遇害女性的好友,是当前为数不多的增量信息


《女性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辨别暴力和自救?》 文末扫码看全文

推荐理由:来自“人物”公众号,资深心理专家描绘“家暴男”画像,十万加。


《婚恋命案情况令人惊醒金钱和感情是主要导火索》 文末扫码看全文

推荐理由:无锡市公安局对相关案件的总结分析,内容令人信服。


《“夺命恋情”近半源于婚外情》 文末扫码看全文

推荐理由: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经手案件的数据分析,是当前为数不多的官方统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