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乱翻书
纸上谈兵,分辨科技史信号与噪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周鸿祎宣布取消送车门槛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岚图否认华为研发团队入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乱翻书

微信公众号的两个问题

乱翻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01-23 22:26

正文

公众号问题有两个:新作者成长和内容消费匹配,只分发成熟向内容(不是微博快手朋友圈这种没标题的短内容)。


我写上篇陌生人社交没劲了,其实核心观点就是一段话,但我为了适应公众号,必须很痛苦扩写成文章。

当然文章对展现完整思路和传播更好,但不是有多少人有能力创作文章的。

就是说公众号,限制住了人的表达欲。


至于如何改,关注肯定是必选项,微信已经拿了。但关注肯定有用户无从下手和头部垄断的顽疾,这就需要引入新的发现和分发机制。即最终必然是关注+推荐的逻辑。问题是要引入哪种推荐。

现在市场上所有新闻阅读的推荐系统,可以说大家都是被头条带到坑里去的。 现在的所有推荐系统,都是以时长为核心目标优化的。


为什么大家不直接选择发文字消息呢?除了影响互动外, 公众号发布的短的文字图片都是不能转发分享的。 而且一天只能发一次一次只能发一条,在文章每天都能发8条的情况下。


放开频次这个改下权限就OK很好变,现在对于微信来说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长短 内容 混排,以及在真放开权限之后大家滥用权力造成更严重的信噪比。 正常情况下大家很容易想到的解决方案是Twitter那种timeline,那么问题来了: 公号和朋友圈内容要不要合流?

对于10亿用户的微信, 这肯定是个更艰难的决定, 谁也不敢说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正确答案。


公众号的slogan就叫「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可见鼓励个体是写在微信DNA里的价值观。但微信发展到今天,公众号变成了机构号媒体号营销号的天下,肯定不是小龙哥所愿见。 但真放开了,个体能不能打得过机构,我觉得可以试试哇?再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