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校长曾在博客里说:作为校长,我时常会面临很奇怪的家长质疑。
例如,同一时间,会有家长反映老师抓得太紧,也会有家长反映老师管得太松。
有一次,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提醒我,听说学校现在抓得比以前紧,是不是因为换了新校长?我哭笑不得,我刚刚还要求老师更多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减少应试训练呢。
另一群焦虑的家长则不能接受学生在学校里有闲暇时间,他们希望看到整齐划一的课堂,希望看到课后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继续自习。“你们的校长和老师不作为,在误人子弟!”一位家长愤怒地说。
可是你选择了国际教育这条路,将来你的孩子去国外读书,谁来管他们呢?我问。
焦虑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发呆,我却认为他们在内省。正因为此,尽管孩子们顽皮,有时也懒惰,但我在他们毕业时看到的更多是自信,是坚定。若选择不自由,则成长无意义。
而以上这两种质疑的家长,恰好是典型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中国用了4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年的路,时代变化的速度是惊人的,一代人和一代人的价值观、知识结构差异特别大。这个例子能够精确地说明现在我们对教育的焦虑,往往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现在家长和教育者的主体还是70、80后。万校长说,“我也是70后,我一直觉得这代人是有心理创伤的,是不够自信的”。
一是跟我们成长的环境有关,我们经历过国家闭塞、贫弱的阶段,面对突然打开的世界,就像山里的孩子走入大城市一样,内心惶恐不安。这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
二是跟我们受过的教育也有关,我们那代人文精神先天缺乏,因为当年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科不好了才去选文科。更可怕的是,花了那么多时间学理科,科学精神竟然也很匮乏。
三是跟时代的快速变迁有关,我们都经历过信仰的崩塌,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容易走极端,国际事务又摆脱不了受害者情结。至于现在大家经常谈的批判性思维就更缺乏了。
总结下来,70后家长的这种“不自信”就会表现为:
我有个朋友在奶粉公司,他们做过一个“婴儿奶粉选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的调查,70后几乎全选洋品牌,80后则洋品牌和国产品牌都接受,90后甚至还倾向于国产品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70后心里有三聚氰胺的阴影,90后呢,成长的过程中国家已经强大了,他们成长的环境,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一点也不比国外差。
年轻一代没有心理创伤,更有底气,有自信。而且他们实际上非常爱国,现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出国留学,很多人都是要回来的,只有三、四线城市的学生,更多可能希望留下来。
也正因如此,我预测这10年是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的黄金发展期。10年后就难说了。因为目前出国留学家长的主体是70后,再过10年,就是80后、90后的天下了,两代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等到90后做家长的时候,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是否还那么热?还真不好说。学生出国潮,很可能就是70后、80后家长的一个历史阶段性的现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70后这一代人确实推动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讲到底,教育不是学校推动的,是家长推动的。放眼全世界,学校与所处社区密不可分,家长倒逼学校进行改革,虽然有很多的纠结痛苦,但教育的水平总体来说是进步的。
为什么中国的学校进步比较快,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当中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高。中国文化里面觉得教育是家长的责任,西方觉得教育是你个人的选择。西方家长会认为,高中毕业以后你要读大学,你的学费自己解决。但是中国的孩子能读大学,中国家长肯定砸锅卖铁也得送孩子读书。西方现在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什么这么强,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文化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
而教育者的成长,是要认识到我们这一代人的缺陷,反过来向年轻人学习,向新生事物学习,向宇宙间不变的规律学习。我们要保持谦卑,用我认识的一位重点高中校长的话说就是:你以为学生真的是我们老师教会的?我们能不耽误他们就不错了。
同时,家长们有一定的焦虑也很正常,没有焦虑,就没有成长。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眼界空前开阔,世界扁平了,连接紧密了,经过这样的焦虑,我们的自信心反而能够提升。当自信心建立起来,对自己和他人,东方与西方,就能做到知己知彼,也就不会那么走极端了。
平和学校国际部北欧游学活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参观瑞典皇家音乐学院,还有幸旁听了一节钢琴大师的指导课,学生们个个都弹得几乎完美。
“东方和西方就像两个钟摆,有时很远,有时很近”
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是比西方的基础教育要强的。而且我们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创新能力的看法也是有问题的。我一点儿不认为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差。为什么?
很简单,我在这次开学演讲里面讲到一个例子,我们这次量子通信卫星的发射在这个领域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准。为什么?因为这个领域是一个新兴领域,我们中国和其他世界各国同一个起跑线。但是在一些长期有技术封锁,有核心机密的这些领域,西方国家搞技术封锁,我们就没办法,得一步一步来。
你不给我们核心技术,那我们就要从头开始研究,而且你积累了那么多年,我得一点点弄,需要时间。再说了,诺贝尔奖级别的项目绝对是需要烧钱的,创新跟经济水平紧密相关,我们有钱了以后,才可以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不仅仅是自己的人才,也包括全球人才。
上海的中学生两次参加PISA(注: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都位居世界第一,在西方世界引起很大震动,也提升了我们的民族自信,教育自信。
最近有一篇讲中国孩子和丹麦孩子比赛的文章(注:2013年由丹麦广播电视台牵头,选取了两国教育水平相当的两所公立中学:丹麦城市胡奥斯一个9年级的班级和中国哈尔滨市69联中一个初三班级,进行公平公正的教育比赛。比赛项目为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英语),这个比赛还拍成了纪录片。
最后中国的孩子输了吗?你根本想不到,我们是4:1获胜,而且他选的中国孩子还不是一线大城市的,是哈尔滨的。丹麦孩子在阅读、数学、团队合作、创造力上均败给了中国学生,只在英语上挽回了一点面子。
这个结局我觉得很有意思,现在逐渐有这样的声音,大家开始反应过来了,原来中国的教育并不是比西方的差。中国孩子不会创新、思维局限,这样的说辞我们是否一点也不陌生?有多少来自于媒体的不断灌输和自我暗示?
我想说,当90后成为主流家长的时候,他和我们70后、80后对于教育的看法就不一样。你到网上去看看网友的评论,你哪里会觉得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差了?
再比如现在英国的基础教育,现在全面向上海学习。今年英国教育部宣布,英格兰半数约8000所小学将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上海模式,我们熟悉的《一课一练》都成英国小学教辅了。为什么中国孩子前赴后继去留学的国家,突然掉转过头,向中国学习基础教育的方法?他们到底在学些什么?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事情,就是风水轮流转。我以前做过一个比喻,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其实像钟摆一样,在某一瞬间中国教育摆在左边的高点,西方教育摆在右边的高点,我们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
世界连通了,信息如此畅达,大家一比较,怎么觉得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差那么多,这是静态的观点。如果动态地去看,你会看到了最高点,还要往回摆,我们处于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已。所以你去看世界教育格局,东西方的教育在互又在相互靠拢。我们在向西方学习,西方也在向我们学习。
第二点,这两个钟摆并不是完全一样的钟摆,因为教育背后的哲学与文化不一样。即便有一天两个钟摆摆到同一点,也会擦肩而过。中国的教育哲学是功利化的。在中国文化中,教育就是要改变人生命运,就是光宗耀祖,就是学而优则仕,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为什么钱文忠(注: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会说我不相信快乐学习呢,快乐学习是西方的理念,中国的教育哲学认为,学习就是痛苦的,知识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西方的教育为什么是快乐的?因为它的起源就是一种贵族文化,有钱有闲的人才去接受教育。所以为什么出来一个虎妈在西方会引起轩然大波?这是价值观的剧烈冲突。西方会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家长凭什么用这种手段去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利,你凭什么去替孩子作选择。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西方也在反思,他们的理念也有走极端的地方。比如太过于以儿童中心了。他完全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强调孩子自身的兴趣和选择。
我们呢?则太强调训练。我们信奉的是熟能生巧,西方不注重训练,是怕把孩子的兴趣练没了,但是现在因为他不注重训练,孩子连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不具备。创新也是要有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的。所以现在西方教育面临这么一个大问题。
东西方教育最后会达到一个平衡——西方会向中国靠拢,最后变成现实的理想主义,西方的教育是偏理想化的,达到现实的理想主义就比较平衡了。我们则向西方靠拢,最后变成理想的现实主义教育。因为我们的出发点还是比较现实的,我们的教育还是功利主义。
回过头来说,中国的教育需要偏理想化的人去推动它,因为它的本质太功利了。
如果用长远的眼光看,现在家长都特别热衷给孩子学英语。我觉得再过十来年,学英语这件事情可能真没那么重要了。
原因有两个。第一,汉语也许会变成世界通用语言,如果人民币成为第一货币,汉语就是第一语言,世界语言。第二,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会接管所有翻译,你只要戴一个类似眼镜这样的设备,随便说什么语言直接给你翻译。
成王败寇是一条铁律,你经济发展了,国家强大了,别人自然研究你的制度,你的文化,你的教育,所以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我们搞清楚了没有。不要别人来学你了,你自己倒丢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现在这么关注语文教育,国学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双语教学里,中和西的比例,平和认为比较合适的界限是中70%,西30%。平和的班主任是中国老师,这一点很明确。
外教主要上两类课程,一类是英语课,还有一类人文课。科技艺术类的有中教,也有少量外教。因为平和是一所本土学校,面向本土学生,我们要坚守中国立场,以传承本国文化为己任。
现在国际学校的格局是多元化,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定位,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每一种定位都有其长,也有其短,有获取就必有舍弃,有一失也必有一得。平和相信并坚持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主要依靠中方教师团队,同时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走中西教育融合之路。
2016年第一学期,万纬校长的开学发言。图为分析热议的傅园慧现象。
“学校真正对学生有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
平和的家长水平很高,基本上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我们的父辈不同,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对教师不会那么顶礼膜拜。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对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如果遇到一个老师,几句话谈下来,觉得在思想与精神层面不过尔尔,那么他对你老师会有绝对信任吗?
有时候,孩子会很困惑,跟家长说为什么老师讲的和家长不一样,家长会说,老师讲的不一定都对,但是要懂得怎么和老师沟通。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对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确是很大的挑战。
许多家长尽管一路走来读的都是很好的学校,也成了社会精英人士,但自我价值实现和幸福感并不高,对曾经接受的传统中国式教育和自身成长路有深刻反思,如果发现学校教育依然停留在家长们读书年代的水平,自然会有强烈不满。
我接触过许多家长,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无论是人格还是学识,都有一批让我敬仰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是行家,然而即便谈到教育,也有许多观点让我这个多年的教育从业者获益良多。
同时,学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每一方面的专业程度与其它行业相比,都有所欠缺。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比较理性,也比较宽容,但总会有一些家长,特别焦虑,追求完美,专业很强,又恰好是指责性人格。这些家长对学校要求极高,学校管理和教师的专业性稍有欠缺,便风雨飘摇。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家庭教育的下策是控制,中策是激励,上策是信任。我想这也同样适用于家长和学校的关系。
如果每个家长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挑学校的缺点或者挑老师的毛病,到最后你会发现,没有完美的学校。尤其是在择校的时候就会面临这个问题。
从学校自身的角度,当然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同时也希望和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曾经有家长提出在教室里装一个摄像头,向家长直播,我说,也有人建议我校长这么做,在办公室里装个电子屏,所有教室都看得到。如果真这样做了,我就失去了教师的信任,学校也不成其为学校。
实际上很多对学校的不满或者焦虑,都是内心的投射。你不相信学校,不相信孩子,不相信朋友,不相信社会,也必将不相信自己。如果你有一个比较健康开朗的心态,你哪里会看到那么多问题,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一利就有一弊,就好像一个硬币的正面和反面,你喜欢正面,也要接纳反面。
学校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在牛津剑桥,导师带学生就是周末把学生抓过去聊天,然后一边聊天一边抽烟,徐志摩也说过,“牛津的学生是教授用烟斗熏出来的”,就这样四年大学熏陶出来了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学者、诗人、艺术家。
学校最终是提供一个环境,让你和你的同龄人在一起,这里面有同伴的影响,但学校里面真正起作用的是教师的人格。最后我们把学校教的东西全忘光了,剩下的东西是什么?是人格。你说教师真正能够在知识上教学生多少?我觉得99%教的东西都没什么用。
但是你会记住的是一些片段:比如聊起我们记忆最深刻的学校画面,第一个场景就是班主任走进来说今天体育老师请假,我来带班;或者是大家在自习的时候嘻嘻哈哈,一回头发现窗户后面班主任的脸。留给孩子记忆的往往是这些东西。
真正的顶尖人才,不太可能被学校教育扼杀掉。事实上,任何教育都很难扼杀他们。任何时代,哪怕再压抑都有一批独立思想的人,这批人是真正的精英。你看好像万马齐喑,但只要有机会,条件成熟了,他们会一个一个地冒出来。教育能真正改变他们的,是人格,是气质,以及与生养他们这一方水土之间的联结。
2016平和双语学校盖尔式足球队夏令营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提到“如何帮助每个孩子在他最具优势的领域实现自我,创造价值”。
大家最关注的“幼升小”的选拔,确实存在这样的竞争:全上海的小学,稍微好一点的小学录取比例都不高。平和还好,平和去年小学收了160个孩子,我们最终参加面谈的孩子1100人不到,录取比例在1:6到1:7之间。当然这部分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
同样你看考哈佛,它的录取率也是6%-7%,但是你要知道每年去申请哈佛的,都是觉得自己是有希望被录取的。所以那些95%左右落榜的人也都是牛娃,哈佛牛就牛在这里。
平和学校录取学生,考察的着眼点是潜力,如果考知识储备,应试的方法也许能补上来,但不一定反映其真实水平。平和希望能有一套评估机制,把这个人的潜力测出来。在幼升小阶段,他不一定学过什么,但是他未来能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我们每年都会录取一批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裸考”,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但是在我们的面谈中表现很出色。
这么多年来,我们发现在以下几方面具备良好素质的孩子未来在学校的表现更成功。
首先专注力。专注力可以决定孩子将来的学习成绩,上课只要注意力集中,基本上老师讲的东西就可以听懂。做作业专注,阅读专注,做事专注,他的效率自然比较高。
其次数理逻辑能力。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里面的8种智能(注:包括语言、逻辑一数理、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智能。)中,数理逻辑是其中重要的一块,这个能力和数学成绩相关度是很高的。对中国学生来说,数学尤其重要。
再次是想象力。想象力好的孩子,将来即便是做数学题,脑子里会想象整个解题的过程,依靠形象思维乃至直觉思维,“看”到问题的答案。
有一些机构,每年都跑到学校门口去,把那种刚刚面谈出来的孩子抓住,把面谈的内容问出来,形成自己的题库,进行应试性的训练。学校非常反感这样的机构。
这样的培训有没有效果?不能说一点没有。我们现在反过来还和机构做斗争,每年都做面试题的更新。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具备良好潜力的孩子通过“裸考”进入平和。
平和高中学生社团Cycle path骑葩获得2016年度中国十佳中学生社团。
放下焦虑,教育的进步一定会从现实主义走向理想主义
世界上有四类人,一类是纯理想主义者,一类是纯现实主义者,一类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一类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平和高中部有位老师,复旦哲学系硕士毕业的,叫张轶超。他做了一件事情很了不起,他在读硕士期间接触了农民工子弟的慈善项目,毕业后不久就创立了“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帮助农民工的孩子练合唱、练才艺,让他们登上更大的平台,建立自信。
这个事情很难,关键他一直坚持了10多年到现在,就更不容易了。他还把平和的工作辞掉,全职做这个公益项目,后来他对平和还是有感情,我们就请他回来继续做全职老师,但是也可以继续他的慈善事业。张轶超是一位纯理想主义者。在平和,他地位很高,老师和同学都很尊重他。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光有理想是不够的,要先学会生存。所以也要稍微现实一些,接点地气。平和在小学升初中阶段,已经做到了80%的校内直升。
按照许多学校的做法,减少校内直升比例,增加对外招生名额,完全可以招到更好的学生。我想的却是,把校内直升比例提高一点,平和的孩子可以在小学阶段过得相对宽松一些,有几年的快乐时光。
我非常不喜欢乃至反感教师把学生留下来,加班加点补课,这种老师要被我批评的。所有学科都是平等的,凭什么你语数英最重要?补课应试提高分数,这个被提高的分数多少年后看是没有价值的,反而会遏制孩子在某方面兴趣的发展。很多人不会这么想,即便生存没有问题也不这么想,所以我说本质上我还是理想主义的。理想主义者在人群中是少数。
我曾经在全校教师会议上举过达尔文的例子,在我们教育者看来,达尔文小时候十分平庸,虽然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长一路让他读大学,最后读当时比较流行的神学,读得很糟糕。他父亲评价他整天游荡、无所事事。
后来,他偶尔有机会乘船远航,得以上船竟然是通过应聘一个陪船长聊天的岗位,必须有钱有闲才能报名,因为没啥人报名,虽然船长也不太看得上他,也只能让他上了。就是这么一段乘船探险的经历,最终成就了一位科学巨匠。
我说到这里,有老师当场就对我说,万校长,达尔文考不进平和的。我肯定他说,对,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得思考如何改变我们的评价考核体系以发现类似达尔文这样的天才,并且让这样的天才能通过在平和的学习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实现自我。平和能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名校。
教育的进步一定是从现实主义走向理想主义。我们的下一代长大后,社会环境就可能允许达尔文那样的学生出现。因为目前看,我们的家长们还是无法容忍孩子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是这种人反而没有什么物质上的焦虑,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突然间某一天,这种人可能会开启一个新时代。
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出现很多这样的对物质没什么渴望但在各种方面有奇思妙想的人才。前提条件是有一批偏理想主义的教育者在带路,这些孩子才可能有机会走得远,走得久。
2016届平和高中三十九位CTC学子毕业,这一年他们拿到了OFFER共计130个。
最后要说,我对未来还是比较乐观的,我是一个谨慎的乐观主义者。体制内的学校在不断进步,体制外的学校在不断壮大。家长用脚投票,公办学校不满意,就选择民办;国内学校不满意,就选择出国。无论是体制内的学校还是体制外的学校,都在家长的推动下前进。
不仅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变革。在上海,复旦、交大一直相互竞争,但现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对手——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已经比复旦交大更难考。有竞争是好事,良性竞争能促进双方共同提高,能提升一个行业的整体水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的双语学校、国际学校热,对上海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是好事。
“所有的精英教育本质上是应试教育”,这句话我是赞同的。因为精英一定是选拔出来的,区别在于国内外的选择标准不一样。国外的学校能更加看重你的综合能力,你不仅要通过笔试,还要通过面试;我不光看你成绩,最后还要看你的气质。
虽然这种选拔本质上也还是应试。其实孩子要达到这些标准也很苦很累,但是回过头来,这些考察的东西和你未来的生活还是有连接的,是有用的。它虽然也是“应试”,但相对来说,更有价值。
家长们都要想想,你现在让孩子去学的东西和他将来的发展是不是有连接?是不是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方向?如果不是的话,我是不是一定要把他按到那个模子里面适应现在的筛选标准?我们不要责怪学校,学校是被家长推动的,我们要反观自己。
中国人有两大品质:一个是聪明,另一个是勤奋。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又聪明又努力,国家怎么可能不发展?实际上这些年中国社会的进步速度惊人,美国政治家都很懊恼一不小心让中国韬光养晦养痈为患。
我们的确有焦虑,焦虑是因为我们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以往不焦虑的时候,这些焦虑的问题就不存在吗?我们已处于一个高位,要知足,要懂得感恩。二十年之后,上海的教育一定是世界顶级。实际上现在很多人认为上海的基础教育已经很棒了,但是我们教育内部的人很冷静,这里面还有很多的问题。
整个社会是一个生态系统,它有一个内部运作的过程。民智已经开启,那个思想禁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这一代人谦卑而自信,努力而焦虑,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们付出更多,奔跑更快,而在各种多元的声音,多元的力量无声地角逐和博弈中,民族振兴的能量也在不断地蓄积。在焦虑中,我们会迎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