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胡同·第418辑
会有老师也来参加高考吗?
会的。当然,极少。
2012年,已经32岁的陶然,再次走进了高考考场。
此时他已担任北京新东方的中学英语老师,教课8年之久,更带了不少届的高三学生。
陶然老师。
既然当老师、讲考题,那就参加高考试试看吧。感受一下气氛,方便在今后与学生沟通,都是一个老师分内的事儿嘛。
但很意外,2012年6月8日下午4点半,他慌了。平时他教学生,要给大小两篇作文剩下40分钟来审题、构思,然而坐在考场里他自己发现,此时只剩下30分钟。
这次考试的英语成绩,陶然“丢人”地得到了128分。天哪,英语老师高考英语才128分!
他郁闷了好一阵。好在之后的连续三年,他又三次参加高考,再无此败绩。
高考考场外面,焦急等待的家长们。拍摄于2011年。
“重新参加高考之后,我特别理解临场发挥失常的学生。平时没有压力,题目都会做;但上了考场压力来了,有些事情似乎身不由己。”
算上高中毕业的高考,他一共参加了五次高考。这五次高考经历——尤其是后四次,不仅让他把考试看得更清楚,也让他把自己、学生、人生看得更清楚。
历史性的高考状元
陶然的办公室就在中关村的新东方大楼里,如今他已是北京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部总监。
不过我在他办公室,几乎没看到参考书等与教学有关的东西,因为办公桌上、书柜里摆满了变形金刚。
聊着。算上学生时代的高考,他已是“五次高考大叔”。
“小时候爱玩买不起嘛。”他生于1980年。
17岁时从一所并不出名的高中参加高考——咱就不说是哪个学校了,他的原话,“能排进海淀区倒着数前五位。”
但他考出了学校“历史性的高分状元”、高于当年第二名约100分的成绩。他坦言自己是偏科的,尽管没有实用英语的环境,但英语成绩一直相当好。
他考入了国际关系学院的英语专业。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高考,用我们常说的话,“决定命运”。当了英语老师他又四次参加高考——应该说只是“玩票”,但回想起来,他认为那次决定命运的高考,是最轻松的一次。
年轻时候的陶然。你信吗?
大学毕业,他找了个好工作,在一家引进电脑游戏的公司上班,说起来干的是翻译游戏的工作,实际上嘛,“工作就是打游戏。”
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可惜时间已是2001年。
这一年,《石器时代》正火。作为一个资深游戏玩家,陶然相当认可《石器时代》的划时代意义,也许它不是第一款网络游戏,但它真正让玩家们感受到了互联网游戏的乐趣。
石器时代。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他所在的公司,当时仍然以单机游戏为主要业务。盗版问题解决不了,究竟这个行业会走向哪里?他看不清。
加上本来毕业于英语专业、考虑过出国,干脆,走了。2003年,他前往英国留学,至2004年回国。回国后他到北京新东方做了一名英语老师。一开始便是主教高中英语。
“那个年代的新东方,管理还挺粗放呢,不像现在,是个现代化的企业了。”
现在的新东方大楼。
重逢高考
至2012年他重新参加高考时,已经是个颇有名气的英语老师。
新东方的名师,各位即便没亲身体验,也应该听说过吧。人家上课乃是结合英语教学、人生励志、单口相声一样热闹。没错,“我给孩子们上课对自己的要求是:孩子们听得得爽,我讲得也得爽。”
陶然老师。
爽得很,学生成绩也不错。但人和人不一样,有追求的人就要做奇怪的事情。
“我都当了8年老师了,年年带高三,本来没什么必要去亲自参加高考;但既然教学生,咱也跟着考一次试试看吧。”
陶然回忆,此前他从没听说过有老师这样做。
没有经过特地复习,他走上了考场。至他最看重的英语考试的时候,便是开头一幕。他有点儿慌了,“完形填空特别难,坐在考场里,我就一直对着选项纠结,直到考试时间还剩下半个小时,我的两篇作文还没写。”
英语老师参加高考却不能得到好成绩,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时间往那儿一压,加上心理因素的作用,考场里心态就容易失衡了。”
陶然讲课中。
从此他也非常理解了那些“临场发挥失常”的考生。“压力来了,发现自己听力就真的会有那么一道题没听清,那1.5分就没了。”
对考生来说,失去1.5分可能仅仅是分数,也可能是一生命运的改变,那种压力可想而知。而对陶然来说失去的自信,甚至一个英语老师的尊严,也是蛮难受的。
后话先不说,走出考场,他赶紧与同事老师们一起做试题分析——这是他的工作。同样越做越冒汗,丢人已经不远啦。
等到英语128分的成绩出来,他拿着成绩单郁闷很久。
那一年的成绩单。
“从我看到这个成绩,到接受它,再到我认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应该有所改变,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他推翻了自己90%的教学思路,因为以前分析题目的方法,可能在时间心态限制下并不适用,“某些题我能讲得天花乱坠,但却没能揭示普遍规律。”
而且,“如果自己不能拿到高分,凭什么来要求学生?”
陶然在讲课。
身边的同事们对他有两种看法。一部分人认可他的水平,认为仅是因为多年没有参加高考、缺乏临场感导致发挥失常;但也有人看了笑话,那些讽刺性的话语不用别人说,陶然自己心里都明白。
好在他的很多学生都考得比他分数高。“他们没来跟我聊这个恶心事儿……学生们还是有情商的嘛。”
他也痛下决心,来年再战高考。
再见高考
次年,即2013年他再次参加高考,英语取得145分的高分。
“挽回了一些面子。”但让他不能忍受的是,自己做错了一道客观题。“脑抽了,出了考场就知道错了一道题。”痛定思痛,他认为自己还不够扎实。来年接着考。
继续“刷题”一年,2014年高考他英语取得142分,仍然错了一道客观题。
“全对就那么难吗?我就不信了。”
就不信了。
2015年再次参加,他最终做对了所有的英语客观题,总分达到147分。
他也感觉到了自己水平的提高,“做客观题花费时间也就是在半个小时左右。剩下一个多小时写作文,大小两篇作文各写一遍草稿、修改一遍、誊写到试卷上一遍。最后作文扣3分,我自己心满意足。”
并且连战四年修得正果——“高考英语,咱们之间的纠葛到此为止。”
考场里被另眼相待
毕竟是30多岁的人,他走进了北大附中的考场,很快被监考老师盯上了。
老师走来专门询问他的年纪,满脸诧异,“他大概担心我是枪手,提前交卷出去把答案传给考场里的学生,整场考试,这位老师一直站在我的身边。”
陶然给学生们看自己的准考证,讲再次亲历高考的感受。
此时陶然的心情比老师轻松,身体上却挺累,“因为不做什么准备,遇到简答题,悄悄一瞄身边,人家普通考生写两三行完事儿,而我这儿总跟编故事一样写很多。”
至最后一个下午考英语,几位同考场的考生趁着开考前跑来找到陶然,“孩子们挺热情,向我求保佑、求拥抱、求握手。”
高考考场,寓意鲤鱼跳龙门。拍摄于2015年。
这个场面更看得监考老师惊掉了下巴,“考试的时候,他也不站在我身边盯着我了。”
2015年他英语选择题满分,算是与高考“恩怨已了”,便没再参加考试。“但是我认为,教师们应该重新感受这个过程,并且把心得运用到教学里面。所以,我现在要求年轻的北京本地老师们尽可能都去报名。”
考试的成绩很快便会成为大家的话题,若有老师没考好,彼此会用讽刺,激励进步。
语文数学越来越好了
话说陶然为了英语参加四次高考,除了这一科,他还发现不少乐趣。
他的数学成绩,四年分别是20分、26分、40分、68分。“哈哈,最后这一年都接近我的高考成绩啦。”高中时候他数学成绩并不好,更多时候靠着英语取得总分的高分,没想到工作这么多年没用到数学,却感觉数学没有那么难。
“没。有。一。道。题。是。蒙。对。的。全。是。自。己。做。出。来。的。”博客上,他用这一排标点表达了爽透了的心情。
新东方办公楼外景。
更让他自己满意的是语文的成绩,四年分别是110分、111分、131分、98分。
“默写诗词有些我不记得的肯定答不出,但是写作、阅读理解这些,我发现我到了岁数了,自然就会了,水平也上来了。这与人的阅历有关。”
至于最后一年语文分数下降,则是因为他写了一篇自己知道得不了多少分的作文。那年考题“深入灵魂的爱”,他明明是一个考生,却写了他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