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资银行是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和保持香港经济繁荣稳定的重要力量和香港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建设进入“十四五”时期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和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程的推进,以及《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的发布,香港中资银行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服务香港经济社会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数据,从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里,香港GDP年均增长率为3%。近年来香港GDP整体增长速度趋缓,2020年为3449亿美元,2021年为3689亿美元,2022年为3598亿美元,2023年为3835亿美元。特别是2019年的“修例风波”和2020年之后的新冠肺炎疫情更给香港各行业,特别是旅游业、贸易等支柱行业造成重创,加上期间美国制裁更给香港带来极限施压。自疫情结束、开关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及时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与内地往来交流,致力于推动香港经济重新迈向稳健发展通道。面对困境,香港中资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主动作为,加强跨境业务联动,资产规模、存贷款、人员和机构数量、效益均实现稳定增长、风控水平持续提高、资产质量整体保持良好水平。香港中资银行始终是中国银行业跨境发展的“桥头堡”和实现全球化布局的战略依托,拥有雄厚的客户资金优势,与内地保持密切的业务往来。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年报数据,截至2017年末,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的会员已逾30家,总资产达82120亿港元,在香港银行业资产总额中的占比大幅提升至36.18%;客户本外币存款46200亿港元,市场占有率显著上升至36.23%;持牌银行26家,有限制牌照银行2家,香港代表处2家。
大湾区建设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既明确了对于香港进一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持,也为香港金融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节中,明确提出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权认证机构”,同时提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和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合作”。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两地在金融发展和监管等方面的合作也将向纵深发展,两地金融领域制度规则衔接的利好将不断释放,为香港银行业,特别是为香港中资银行跨境业务发展带来新一轮重要机遇。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方面。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思路提出以来,香港作为双循环内外重要通道和窗口,应发挥好超级联系人作用,促进资金、人员、信息的双向流通,而中资银行更应发挥跨境业务平台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设完善。
“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一方面,随着香港中资银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模式逐渐成熟,“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广阔空间有望持续释放。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金融管理局均持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支持香港银行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投融资。另一方面,根据规划纲要,“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及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笔者认为,未来在岸离岸人民币互动将更加频繁,为香港中资银行跨境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
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方面。2019年2月,中国证监会宣布将加快推进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同月,港交所公布《战略规划2019— 2021》,聚焦立足中国,增加北向通资本流入,加大在岸产品和有关资产的投资选择,提供更多离岸风险管理工具,连接中国与世界为金融业的发展开辟新道路。笔者认为,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将持续推进,2014年及2016年陆续推出“沪港通”及“深港通”,两地间股票投资更加便捷,也扩大了股票质押融资、保证金杠杆融资的投资标的;2015年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计划与2017年“债券通”陆续推出,香港金融机构成为境外投资者进入内地市场的便利化窗口,基金托管与债券承销业务迎来新的商机。2020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发布了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框架内容,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可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伴随时代发展,“理财通”“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和“跨境理财通”也将持续完善。此外,纲要也提出,“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都为香港中资银行跨境业务带来发展机遇。
金融科技方面。2017年以来,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了七项举措支持香港进入智慧银行新纪元,包括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FPS)、监管沙盒、虚拟银行、Open API等,为银行业跨境业务开展产品、技术和渠道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指引,移动支付、生物认证、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货币等领域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有助于持续提升香港银行业跨境业务的全球竞争力。
一是须关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和美国制裁等带来的风险。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复苏增长态势,香港经济也将出现向好增长趋势,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外贸、房地产等行业及高杠杆企业的信用风险须引起重点关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俄乌冲突等重大地缘政治局势仍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且美国经济反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对新兴市场资本的流动、资产价格波动和金融市场动荡产生重大影响。另外,美国制裁、英国“脱欧”后续发展情况、全球地缘政治不明朗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给香港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带来负面影响。这些“黑天鹅”“灰犀牛”因素都给中资银行在香港开展各类业务带来挑战。
二是须关注香港银行业信贷周期的尾部风险。香港银行业资产质量维持良好水平已有较长时间,金融管理局判断,香港目前已经处于信贷周期的较后期,面临信贷周期尾部风险。信贷周期一旦发生逆转,银行呆坏账比例必然上升。目前来看,香港中资银行资产质量水平整体良好,风险管理能力有所增强,整体经营稳定。但金融管理局指出香港银行业存在四大主要潜在风险,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及市场风险、营运及科技风险、失当行为风险,这些是中资银行在港经营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和防控的风险类别。
三是须关注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一方面,随着虚拟银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新业态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内的竞争,对香港中资银行持续提升经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发展也可能带来信息科技安全风险,比如网上银行安全漏洞、客户信息泄露、木马邮件、支付系统攻击、网络及自动柜员机黑客侵入等。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数据,2020年香港银行业出现逾百宗虚假电子邮件、网页及应用程序等个案,较往年大幅提升,对包括中资银行在内的香港金融机构持续提升科技信息系统风控水平提出新的挑战。
关于香港中资银行未来几年的跨境
业务发展的具体举措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香港中资银行应加强合作,对标优秀同业,互相借鉴业务和管理经验,比如参考“建银亚洲+建银国际”“中银香港+中银国际”“工银亚洲+工银国际”“招商香港+招商永隆+招银国际”等合作模式,联动做好各项跨境业务。
跨境企业金融业务方面。一是以“企业金融+零售金融”模式,建立公私联动一体化营销体系。推动对公业务联动激活零售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客户业务。二是以“区域+行业”模式,围绕行业的深化细化,做深做透做精新兴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客户。从“大而全”的授信准入转换到细分至行业差异化准入,通过做好行业细分领域研究,把好客户准入关,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重点关注5G等新兴战略行业、互联网生态圈、生物医药生态圈,做好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营销和提升客户覆盖率。三是以“交易银行+绿色金融”模式,巩固跨境交易银行优势,打通各类平台建设,完善优质产品体系架构,加大绿色金融孵化,积极为国家碳中和及香港碳减排事业提供资金支持。四是以“企业金融+金融机构”模式,做好H股上市公司新客的营销,重点围绕债券承销,抓好上市公司账户开立,通过金融机构部与投行、券商联动合作,做好客户转介。五是以“企业金融+投资银行”模式,做好H股IPO收款、企业海外并购业务、债券承销、交易业务等。六是以“境内外联动+链式营销”模式,以客户业务属性为导向,优化联动营销手段,做好国际银团跨境融资业务,推进跨境电商业务发展,以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和央企海外财资一体化客户为营销重点,推动自动化支付、本外币资金池、人民币跨境双向资金池和全功能资金池运行,通过上述资金的归集和运用,提升企金客户存款和结算贡献。
跨境金融机构业务方面。以“结算+托管”模式,夯实同业业务基础,在港中资银行要将自身金融机构业务部打造为银行公共资产流转交易重要平台。一是在非银机构业务方面,一方面积极开展与在港基金、证券公司、信托、投行、资管公司合作,在非银传统信贷资产业务、银团、委外、双边贷款、托管等方面提升客户覆盖率和业务规模,并提升产品丰富性,联动企业金融条线重点关注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湾区相关基金业务合作机会。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与境内非银机构联动合作,抓住香港资本市场业务发展机遇,主动组织在港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与内地拟上市公司举行H股上市服务推荐会,以多渠道、多手段开展市场营销,与企金条线配合联动培育和获取一批优质拟上市企业客户,为内地企业赴港融资、上市提供金融支持。二是在跨境银行同业业务方面,按照风险等级和资产规模,积极做好客户分层分类,为具备外汇业务资格、可开展国际业务的境内银行客户、境内较大规模的城、农商行及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已于或拟于香港上市的境内城、农商行提供综合化、多元化跨境金融服务,提供服务包括同业拆借、同业负债、外币账户及代理清算、债券代客投资交易、债券托管、外汇衍生品、跨境贸易融资等。三是在香港银行同业业务方面,夯实与在港外资银行、港资银行、中资银行境外分行的合作基础,在同业负债、资产流转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提升效益水平。同时,及时有效关注同业动态和风险,为银行金融市场和司库业务在同业额度切分等方面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合适性评估和客户尽职调查方案等支持。
跨境个人金融业务方面。一是以“零售+对公”模式来提升客户价值,建立企金和零售一体化营销体系,力争每个企业客户都能带来零售客户,优化银行替代资产。二是以“线上+线下”模式,抓住跨境财富管理机遇,在港澳、大湾区内地实现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全覆盖,重新布局零售财富管理市场,构建特色跨境零售产品品牌,提升产品服务内涵和创新水平,以信用卡、私人银行、境外保险、理财、资产配置等为抓手,加强与境内分行、银行同业、各理财子公司及联动企业金融条线的合作,实现渠道和能力补充,以客户转介等方式实现跨境理财通获客。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投资风险偏好和理财习惯,为两地个人客户的双向投资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综合服务。三是以“自动+移动+智慧”模式,打造开放式银行。已经结束的疫情使得加快中资银行渠道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要推进手机银行引领传统银行数字化改造,推动自助服务取代部分人工服务,以科技手段提升个人金融服务水平,推动跨境个人金融业务向数字化、简单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打造开放式银行新型模式。
跨境金融市场业务方面。紧抓金融市场波段机会,通过优化利率债持仓结构、投资组合和获得优质信用债、ABS、Repo及提升委外投资收益等措施,提升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水平,打造“债券银行+FICC银行”。
跨境投资银行业务方面。一是以“融智+融资”模式提升投行产品创设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资产流转能力、表外撮合能力和承销、分销能力,打开香港资本市场空间。二是以“投行+金融市场”模式持续保持盈利能力,通过同业负债、同业投资推动同业资产业务和资产流转业务。三是以“投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模式,引进优秀的同业合作伙伴,提高资产分销和流转能力,扩大资产规模增长空间。
科技治理方面。一是以“BA+SA”模式为导向,以数字化经营重塑业务流程,围绕客户场景构造生态体系,在对公领域,将交易银行综合化、数字化、场景化的转型发展模式逐渐推开,实现跨境支付自动化、数字化。在对私领域,推进“异地见证+生物识别”,提升个人异地开户便捷化水平。二是将金融科技有效运用到跨境及国际化业务、产业全链条服务、金融科技平台与大数据工具、场景化服务及生态圈建设,以及整体风控体系完善等领域,提高香港中资银行信息科技治理水平,实现金融服务和商业活动的科技黏合和共生共荣。
风控合规方面。一是持续关注美国制裁对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负面影响,研究采取应对举措,增强风险意识,搞懂游戏规则,避免业务踩雷。二是始终严格遵循香港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以“减负+赋能”优化风险管理,优化风控组合体系,提升风控科技系统治理能力,逐步以人工智能、场景模型工具等IT手段,提升风控水平。三是持续加强反洗钱工作和跨境业务合约管理等,确保银行各项跨境业务依法合规。四是践行商业秘密规则,切实做好客户隐私资料的保护。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着力培养跨境业务的国际化人才,打造综合产品经理等专业化跨境业务团队。当前,粤港澳三地在金融监管框架和制度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一批熟悉各方市场和监管环境及法规制度的专业人士,作为具有内地背景的香港中资银行,应在发展业务的同时,通过各类专业培训和业务实操及流程锻造,着力培养跨境业务国际化人才,以打造综合产品经理团队为抓手,培养一批国际化、专业性、复合型的银行类人才。
企业文化方面。结合香港社会文化和中资银行企业文化特点,打造家园文化,多举措提升员工关爱度,重点以康乐委员会、员工业余文化组织为载体,积极组织受欢迎、有温度、产实效的集体活动,践行银行社会责任,提升中资银行企业文化被认知、被接受水平。
综上所述,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香港中资银行要立足香港,顺势而为,遵守境内外各项法规制度和监管要求,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抓手,提高客户覆盖率,丰富产品多样性,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专业有效的金融服务,为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湾区实体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及中资企业“走出去”、外资企业“引进来”贡献自身力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文章刊发于《银行家》杂志2024年第10期「全球视线」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