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在云集上买东西,已经是差不多两个星期之后了。
在店主群内,每天,类似于“某人卖出某件商品,获利若干元”的消息不断地跳出来。
而王大姐隔三差五就向我推荐各式各样的商品,并告诉我哪些是爆款,哪些佣金高。对于我挣钱这件事,她比我更上心,我心里竟觉得辜负了她。
不管怎样,我得做成一单生意,以示歉意。
培训时我已被告知云集微店的优势之一是:商品直接从厂家进货,省去了中间商的渠道费用。这就意味着云集的商品至少称得上“价廉”。
在平台上看到whoo(韩国顶级的宫廷韩方护肤名品,隶属于韩国LG集团)后,我向王大姐了解货源问题,大概也就几秒钟,她回复我如下一串文字:
“云集是和各个品牌厂家直接签约的。大家都知道云集上架的whoo、呼吸都是来自韩国有名的LG公司,他们的on the body、唇膏、贝瑞奥这些品牌也已经在云集与大家见面。这会儿,我们美妆部的三位娘娘已经直飞首尔,走访韩国LG集团,除了考察正在合作的商品之外,更为大家洽谈了有关the face shop、belief这些新品的引进事宜。”
类似素材我在云集app上也有看过。为了方便店主们发朋友圈,云集为每个商品统一准备了介绍术语和相关图片。
“都是一手货源,没有中间商。”紧接着,王大姐又发了其他国外品牌的现场签约照片,试图表明平台所售这些品牌商品的正规性。
我以“没有看到品牌签约授权书”追问。几分钟后,王大姐回复说:“目前的货是香港直邮的,是香港专柜的货。合作还在洽谈中。”并附上了几位“云集工作人员”在LG公司门口的留影,“现在云集美妆采购部的员工已经去韩国直接洽谈业务了。”
哈哈,忙碌的采购部。
我将云集平台的whoo产品与品牌官方免税店进行了仔细比对,包装一致,价格相差无几。但我没买,一个做日韩代购的朋友告诉我,像whoo这种畅销品牌,官方渠道都时常断货,一般不会随意供货给其他渠道。
而且,云集将买家评价牢牢锁定在无数个微信群内,平台上则不设置买家评论功能。
至于王大姐邀我入驻时所赠(实际为购买)的“素野”套装,我在网络上搜寻到了一些不好的反馈,对于一个女生来说,一切对脸有威胁或者伤害的事情几乎可以说是关乎生死。
一位自称曾经在云集做过半年店主的网友“九方仪”在知乎上这样写道:“我家人用了‘素野’面膜过敏。我去问我上级,我上级不知道,让我在群里问。我在群里问,结果一群半懂不懂,不懂又喜欢假装懂的‘主管’,跟我讲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护肤心得,叫我继续用,用多就会好的。都过敏了,还继续用?此刻我心里觉得真是太不靠谱了。”
显然很多店主、主管都不掌握货的真实信息。她们跟我一样,都是通过自己上级一些模棱两口的文字或者图片获取商品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否是出自云集官方之手,尚未可知。
那些真正在云集消费的人,价格是他们唯一的参考因素。在特卖频道,打折商品的价格十分低廉,而返佣也并不吝啬。但除了几个非常大众的品牌,剩下的品牌我一无所知。
“反正是些不痛不痒的产品,比如纸巾,有没有品牌无所谓,冲着特卖囤点货。不买太亏了。”一位主管这样告诉我。这让我想起我的父辈们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所说的话。
当然,如果我想要找一个特定的商品,也可以通过平台的搜索功能。但试了几次之后发现,在云集平台上,品牌的商品非常有限,有些还是云集专供,我对其来源不放心。
无奈之下,我让好友通过我分享的链接买了两瓶“吕”牌洗发水,售价98元,我获得佣金14.7元。
事后,王大姐给我发了8.88元红包作为奖励,并让我将成交短信发到群里,在全体店主们面前大力表扬了我。
王大姐一分钟也没有浪费,顺势就教我如何进一步在朋友圈中做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