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她讲了个故事。
我学新闻,大二的时候采访过一个做自媒体的姑娘。她即将毕业,仅年长我两岁,但人生履历已经十分厚实:开原创工作室、经营自己的团队、接受很多媒体的采访、出很多次差。她大二的时候,就已经租得起很贵的上海市区两室一厅公寓,挣得到每月五位数的零花钱,现在她大四,别人还在愁一个月五千的薪资,她已经月入十万,正在攒一辆跑车的钱。
她活成了被自己包养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她不仅有财,还有头脑,四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保送了名牌大学研究生。
她还长得美。
说实话,我采访她之前,心里是很酸的。人类天生爱比较,爱算计斤两:命运分给我的粥,凭什么就比别人的稀一点呢?
我的嫉妒止于她告诉了我,抛开光环过后,她的真实生活其实也狼狈。
她从大一就已经开始阅读很多本枯燥的商业书籍,一边学习,一边想办法挣启动资金,她永远嫌自己穷,嫌自己没内涵,所以别人的休息时间,她都拿来恶补。她曾经低声下气地说服客户,灰溜溜地吃亏,大包大揽地扛下所有狗屁倒灶的破事带来的委屈,业内的前辈当着她的面挖苦数落,她也只好奉送笑脸。
她的拳头都握在心里。
那天我就想:为什么我们总是会觉得有些人,轻飘飘地就把你想要的一切都拥有了?
因为他们为之挥汗拼命的时刻,你都看不到。你只知道眼前这个人,自给自足,很争气,学历高,收入好,挎着香奈儿和你言笑晏晏,你看不到她所有深夜痛哭的时刻,你不知道她在哪里跌过跤,伤口曾有多难看。她熬过来了,才有了今天。
柴静在《看见》里说:每个轻松的笑容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
每个出类拔萃的人,都为他现在所站的位置,付出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