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瓯江潮
瓯江潮取名于温州的母亲河——瓯江。取瓯江汹涌奔腾之势以共聚实力,取瓯江静谧舒缓之美以共享乡情。瓯江潮微信平台首先是结合瓯江潮qq群系列、瓯江潮网站为在杭温州老乡提供联络平台,进而提炼、传播温州、温州人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钱江晚报  ·  贾玲发文:恭喜! ·  2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太猛!金价大涨,创历史新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瓯江潮

温州人民电器老总,昔日竟是渔村穷小子!

瓯江潮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10-30 22:16

正文

他从一贫如洗的家庭中成长起来,15岁辍学之后,他打过渔,打过铁,打过拳,到1976年,他开始真正的经商之旅。 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到著名企业家,他创造了一个逆袭的神话, 他就是 中国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

过往的经历锻造了他刚柔并济的性格,作为领军人物,他将集团管理的游刃有余。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并购多家企业。

这个富有传奇经历的温州人,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郑元豹

(人民电器董事长)

郑元豹是中国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1958年出生在 温州乐清柳市镇

1

辛酸童年


1958年3月,郑元豹出生在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长虹村 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在那人均只有几分地、粮食异常短缺的年月里,风景再好也挡不住肚子饿,对于童年的郑元豹来说,世上最好的东西就是饭。

12岁那年,郑元豹小学毕业。新学期开始,郑元豹因为家里太穷,实在供养不起,从此失去了继续升学读书的机会。

13岁那年,他跟人学起了打渔。 在冬天的一个夜晚,郑元豹和另外一个伙伴去河中打渔,一不小心,手电筒掉到河里去了。

郑元豹迅速脱光衣服,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捞手电筒,等爬上岸时,他早已冻得嘴唇发紫,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在郑元豹童年的记忆里,只有“辛酸”二字。


17


文武双全

郑元豹17岁时认了师傅,到铁匠铺学打铁。出师后,郑元豹自己开了个铁匠铺。在艰苦的岁月中,年轻的元豹还先后从师于孙中山的保镖刘百川父子和温州名师金得福,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1981年, 年仅23岁 的郑元豹代表温州武师赢了一位少林师傅的挑战。 这场打擂,使得郑元豹名声大噪,十里八乡的青年子弟纷纷前来拜师学艺。 算起来,他前前后后教出了3000多个徒弟。

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敢于接受挑战,敢于和高手过招,成为郑元豹走向成功最宝贵的优良品质。

郑元豹虽然打铁练武,但绝不是一个粗人,而是聪明绝顶,心细如发。

一次,有个远房亲戚从甘肃带回来一个报废的空气开关,这让郑元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吸引他的一是开关本身的奥妙,二是它丰厚的利润。有人告诉他:这种开关,一个就能卖到500多块钱,还得批条子走后门。

他一边研究怎么修理好这个空气开关,一边琢磨着怎么制造这种每个能卖500多块钱的玩意儿。 一天中学没上过,一点电气常识都没有的郑元豹,竟然无师自通,不仅把这个空气开关修好了,还弄清了开关的工作原理。 接着,他开始了自己小作坊式的低压电器的生产。


3


组建公司

1988年初春的一天,远在上海承包南汇机电设备厂的郑元豹,突然接到家乡一位领导发来的电报,邀请他回乡创业。当时郑元豹在上海的事业正红红火火地发展,但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接受了邀请。

回到柳市后, 郑元豹接管了一个在当时只有12名员工、3万元资产、生产单一的CJ10交流接触器的乐清人民低压电器厂。

面对低迷的柳市电器市场,郑元豹发挥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精简机构,压编减员,充实技术人员,提高产品质量。短短一年整顿,电器厂的产品便从无人问津转变为供不应求,CJ10交流接触器系列产品在电器市场一炮走红。 从此,郑元豹看到了“人民”品牌的力量。

1996年,郑元豹和乐清人民低压电器厂兼并了温州66家电器企业,组建了浙江人民电器集团, 当年产值上升到10亿元 ,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数十年来,企业已从当初的一个小作坊发展为一个拥有 浙江温州、江西南昌、上海嘉定、江西抚州 四大制造基地,以及12家全资子公司、85家控股成员企业、800多家加工协作企业和3000多家销售公司的大型集团,是温州二次创业的杰出代表, 被誉为“温州模式的缩影”。


4


过人胆识

了解郑元豹的人常说:他这个人,干起事情来,就像吃了熊心豹子胆,天不怕,地不怕。郑元豹做事,绝不是无目标、无计划地蛮干, 而是经过周密思考之后的义无反顾。

兼并江西变压器总厂 则是郑元豹果敢性格的最佳佐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