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人說
听旅人说故事,随旅人去远方。 世界终须自己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旅人說

曼彻斯特,一座超越足球的城市

旅人說  · 公众号  ·  · 2017-06-19 21: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曼彻斯特,一座超越足球的城市

文 | 棠叔叔    图 | 棠叔叔&网络


对于英国而言,今年绝对是个多事之夏。

伦敦与曼彻斯特先后遭遇多起恐怖袭击,死伤无数。距离 Ariana 演唱会在曼彻斯特体育馆遭遇恐怖袭击不到半天,位于曼城市中心的 Arndale Shopping Centre 又传出巨响。恐惧瞬间在社交网络上蔓延,社交动荡比前日深夜更为猛烈。



许多像我一样曾在曼彻 斯特工作学习的华人无不被牵动,震惊不已。


“天,这是以前在曼城经常去的地方啊!”

“体育馆去得不多,但今天看到 Arndale 出事忍不住哭了出来。这里熟悉得闭上眼睛都知道哪家店在哪个位置。”

“当年在曼城落地后,在那里吃了第一顿烧鹅饭。”


于我们而言,Arndale 远不只是一个购物中心。它是我们在曼城与陌生朋友彼此连结的枢纽,是在异乡渐渐羽翼丰满的见证者。 当这个习以为常的存在忽而遭遇袭击,才猛然意识到在它身后所代表的这座城市,在心底占据了多重的分量。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那几天,恐惧的氛围笼罩着曼城的人们。这样一段血淋淋的经历,对许多土生土长的曼城人而言并不陌生。 同样在 Arndale 购物中心,承载了一段沉重的历史记忆。

21 年前的夏天,1996 年 6 月 15 日,全球瞩目的欧洲杯正在英格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后来夺冠的德国队当日正于曼彻斯特备战第二天与俄罗斯队的小组赛。


上午10点左右, Arndale 周围已经聚集了约八万名球迷、游客和市民。就在这天气晴朗,气氛祥和的早上,爱尔兰共和军将一辆装满1500公斤炸药的福特小卡车停在了 Arndale M&S 店外的马路路口, 引爆了二战后英国本土发生的最严重、规模最大的一起爆炸袭击。

这场爆炸升起了 300 米高的蘑菇云,中心留下了一个 15 米直径的巨坑,远至 15  英里之外的都能听到爆炸声,M&S 及 Arndale 中心周边超过 10 万平方米的店铺和写字楼被摧毁,损失高达 12 亿英镑。

唯一庆幸的是,警方在接到恐吓电话后第一时间发现了炸弹引线,合理分析恐吓电话的真实和严重性,及时在各家店铺安保的协助下紧急疏散了所有人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尽管爆炸威力巨大,玻璃和建筑碎片飞溅到了 800 米开外造成 212 人受伤,但无人因此身亡。

恐袭过后,曼彻斯特在各界帮助下投入巨资,重新规划并兴建整个市中心,全城为之努力和等待的重建工作一直持续至2005年,才有了今天重现繁华,被学者视为英格兰北部工业城市复兴骄傲的 Arndale 和曼彻斯特市中心。




曼联与曼城互怼的战场

Arndale Shopping Centre作为这个城市最重要的展示之窗,过去几年经常成为两家世界闻名的足球俱乐部曼联(Manchester United FC,绰号Red Devil)和曼城(Mnachester City FC,绰号Blue Moon)这对同城死敌之间互怼的战场。


2011年阿根廷球星Tevez从曼联转投曼城后的挑衅标语“Welcome to Manchester“

(意指只有以天蓝为主色的曼城队代表了曼彻斯特)


2016年被球迷视为上帝的 Zlatan Ibrahimović 加盟曼联后的红色巨幅广告 “Welcome to Zlatan”


我在英国现场观看过5次曼彻斯特德比(曼城对曼联的同城德比),从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打到伦敦温布利,从英超联赛打到足总杯和慈善盾,从球场到街道甚至在火车上……



曼联主场针对曼城的标语,用以计算未获得联赛冠军的年数

(2012年曼城夺得英超冠军,结束了这个计数)


每次场面均是火花四溅,经历过最后一分钟绝杀后整个看台疯狂的喜悦,碰到过惨败后的路上曼城球迷的奚落,遇见过上错对方球迷车厢而逃离的惊险,也见证过两队球迷互扔石块头破血流的场面。



就是这样两支红蓝分明,水火不容的冤家死敌,在 5月22日的恐袭发生后却紧密联合在了一起。在5月24日曼联全队臂缠黑纱拿下欧联杯冠军告慰家乡父老后,曼联和曼城都分别以各自的方式向曼彻斯特这座两队共同的城市传达了同一条信息: #A CITY UNITED .



这也许就是让人爱上曼彻斯特的原因。 这里热血而开放,遭受过沉重的打击但齐心应战。如同球员在绿茵球场上奋战到最后一秒,曼彻斯特的人们绝不言败。


曼彻斯特,说不完的想念


常被问及喜欢曼彻斯特的理由。

浮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答案,不是足球,而是关于它的团结与包容。



2011年夏天那场因伦敦警民种族冲突演变为全英国范围内的暴动骚乱,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利兹等主要城市均未能幸免。然而数天之内,曼彻斯特市民在网络上发起大规模的 I Love Manchester 行动,纷纷上街抗击暴力,“I Love Manchester” 标识遍布全城。曼联和曼城两支球队也团结一致,套上 “I love Manchester” 的同款T恤。 在这种声势浩大的民意正能量面前,意图搞事和浑水摸鱼的暴徒们很快销声匿迹,曼彻斯特依靠自发的力量,成为最早结束混乱的城市。




与此同时 曼彻斯特是摇滚而不乏爱心的。

这里是风靡一时的著名乐队OASIS的故乡,整个城市流淌着奔放不羁的血液。他们用音乐呐喊,挑衅而叛逆,吉他是他们讥笑社会的武器。然而也是这个酷酷的城市,在一次流浪狗中心遭纵火毁坏后,数百名当地居民立即跑到现场救援,不到一天时间就筹集了超过100万英镑。



这里是让数万华人视为第二故乡的地方。

坐拥英国第二大和欧洲第三大的唐人街,品种丰富的中国超市和各地风味的中餐馆大大缓解游子们的思乡之苦。黄皮肤脸孔走在曼彻斯特街上,很少会受到英格兰其他城市时常遇到的种族骚扰。每逢足球比赛日,曼城球迷总会热情的朝你喊“Sun“,因为他们喜爱效力过曼城的孙继海;曼联球迷会脸盲症发作朝你喊”Park“,因为他们感恩为曼联兢业的朴智星。(一个把你认成韩国人的美丽误会)



这里开放而包容。

计算机之父图灵二战后在此工作生活。英女王在赦免这位在50年代因性取向被迫害致死的天才时曾说:“世界欠他的不是一纸赦免,而是一个道歉“。或许正因为这份相惜,曼彻斯特是全英对Pride Parade(同志大游行)最早持开放和包容态度的地区。



至于图灵执教的曼彻斯特大学诞生过多少位诺贝尔获得者和卷福这样的名人就不赘述了,我只说一个吊炸天的细节:这间大学的校级博物馆竟然收藏了多具如假包换的木乃伊,而且还开设了木乃伊研究专业!


Sackville Street Building,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听过不少朋友对曼彻斯特感到枯燥的心声,尤其是不爱足球的人,更多把曼彻斯特视为英伦环岛游的打卡点或者前往湖区的中途驿站。可是曼彻斯特市内还坐落着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足球博物馆、科学工业博物馆、战争博物馆、交通博物馆、各类艺术馆……),是BBC媒体城市项目所在地,是孕育有许多独立品牌和文艺小铺的创意之城。


或许这样一座收留了全欧学生数量最多、住着说153种不同语言居民的城市,只有安定生活下来时才会倍觉体会到它的各种包容和美好。

就如同罪案发生时,来自曼彻斯特普通居民一句暖心的话:“ No matter City or United, let’s united to protect our city.


pic by Mike Kniec, Rachel Docherty, Mikey, Per Gosche, William Brawley,Pete Birkinshaw,Eric Hau, Djenan Kozic, Rachel Docherty


欢迎 打赏 ,欢迎 转发 ,若想转载请后台联系



本文编辑 - Angel Chen

· · ·

点击查看 棠叔叔 的精彩文章

北海道三大名蟹,都长着一副“来吃我呀”的颜

· ·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