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体明宗,为了知用
如果不是为了用的话,我们没必要辨体,也没必要明宗。因为我们想得到这部经殊胜的功用,如果不了解它的体性,不了解它的宗旨,这个用就得不到,所以我们才要辨体,才要明宗。
就像前面刀的比喻,这把刀是铁的,那把刀是不锈钢的,另一把刀是金刚做的,体很坚固。那么它的宗呢?它有刀口、刀背、刀柄,这样就很好用,就可以切菜、劈柴。
辨体明宗,是为了了解它的功用。
《阿弥陀经》如果不是实相为体,如同世间的小说,读了哈哈一笑而已,是戏论,那就没有意义了。《阿弥陀经》不是这样,它是实相为体。但是大乘经典都是实相为体,《阿弥陀经》特别以实相中的实相——佛名为体。
那它的宗你能不能掌握呢?《阿弥陀经》是专称佛名为宗,这个宗旨要牢牢地把握。如果是修行开悟为宗、证入涅槃为宗,这些我们可能难以掌握。专称佛名为宗,这就很好掌握。
那它的作用呢?凡夫入报。
二、以宗会体,由体起用
宗是要契入体的。就像这串念珠中间的线,它能把体都集汇起来,由体起用。
用是怎么来的?是根据体来的。比如念珠是木头的、圆的,我们就好起用了,拨一颗,拨一颗。如果是刺做的,能起用吗?拨一下手上出一道口子。或者是火炭做的,很烫,抓都抓不上手。那火炭有什么作用呢?可以烧火锅。体不同,用也不同,所谓由体起用。
《阿弥陀经》是实相为体、佛名为体。名号有什么作用?它能摄受你,能保证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光、无量寿,这就是名号这个体所起的作用。
三、体真实,用也真实;体坚固,用也坚固
如果体很虚,用当然也就虚了;如果体是假的、不真实的、颠倒的,它的作用也是颠倒的。
像世间人写的书,它让人神情迷倒,让你哭,让你笑,让你迷迷糊糊、颠颠倒倒。为什么?它就是以颠倒为体,所以你看到之后就颠倒为用。它就是那个体性,它的作用就是那样,当然不能让你出离生死轮回。
人在世间,总是要面对生老病死。如果我们心中能依“佛名为体”建立信心,就可以切断生死,对死亡的恐惧就会消失,所谓“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世间的人再怎样坚强、乐观,到最后信心都会瓦解,因为不是以实相为体。靠自己鼓劲,“我要如何坚强、乐观地面对人生”,没有获得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实相佛名为体,是没有用的。
我曾遇到一位叫姚春林的老太太,是我送她往生的。她得的是癌症,八十几岁才遇到念佛法门,她说:“我一点也不疼。”她自己念佛,让儿女们也跟她念佛,临走的时候非常轻松。她就是“实相为体”,能破一切虚妄。
最近报道有一位年轻人,努力抵抗白血病,很有信心,感动了很多人。最后发了一条消息说“我实在没有信心了”,第二天就去世了。因为他没有掌握到实相为体,靠个人的力量面对死亡大关、对抗生死轮回,怎么能对抗得过呢?
实相为体,在我们生活中都能用得到。有的人面子特别薄,这就没有以实相为体。如果以实相为体、以六字名号为体,怎么会面子很薄呢?心中忘记了阿弥陀佛,所以顾及个人的虚荣心、面子。如果心中充满着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面子、里子都很坚固,不论什么事来了,好的坏的,都能交割过去,就像金刚一样,没有任何东西能破得了它,没有什么石头是它切不开的,面子、里子都有。
佛法和我们的心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要以为“实相为体”只是经典里的话,要把它变成心中的东西。了解这句名号坚固、光明的体性,殊胜的力用,在我们身上就能显现相应的特质。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直示我们要有好乐心:
若闻此法稀奇益,不顾身命要求得。
听到这个法门如此殊胜的利益,命不要了也要得到这个利益。
“稀奇益”,这个稀奇的利益,就是凡夫能往生到弥陀报土。十方法界没有这样的法门,十方国土没有这样的国土,十方诸佛中也没有这样的佛。所以蕅益大师说“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一切教法像一张大网,但是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教网收不进去,是特别的例子;“刹网”就是一切国土、一切刹土,一切刹土不能拿来作比喻,不能拿来例同。唯有阿弥陀佛的救度,凡夫能到报土去,真是稀奇又稀奇。可以说我们坐着不动半分毫就可以成佛,这是靠六字名号,靠阿弥陀佛的救度,那我们当然要拿出全副身心去获得这样的利益。
大家想一想,圣道法门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我们在这里顶多还有几十年,三十年、二十年,两腿一伸,两眼一闭,就到净土成佛,没有比这更超越的法门了!
有人讲:“到极乐世界,不要谈成佛了,我哪怕给阿弥陀佛扫个地就可以了。”这还把阿弥陀佛给难倒了,“其他的还好办,在极乐世界,大的愿望我都可以满你;说扫地,尤其是说扫厕所,本地无厕所,亦无地可扫”。
我们在这里志向狭劣,像《法华经》里的穷子喻。极乐世界是成佛的境界,我们一旦往生净土,马上心量广大,智慧高迈,到净土就不是做除粪这样的事情了。
四、称名契入佛名之体
因称名(宗)而全体契入佛名之体(体)。
宗和体的关系是:我们称名,当下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当下和名号成为一体,当下就契入了佛的实相。
要契入实相是不容易的,大菩萨才能做得到,那我们做到是靠了什么呢?靠了这句名号。就像炭火的比喻,我们能用手直接抓炭火吗?不能,但是有火铲就可以直接取炭火。诸法实相就像炭火一样,如果靠我们自己去悟得诸法实相,凡夫根本不可能悟到,就会烧着;但有六字名号就可以,取实相十拿九稳,还有什么难的?
以我们凡夫的心,怎么能取实相法?黑和白不能相应,暗和光根本不相契合,我们完全在黑暗当中,实相是光明的。可是如果我们用六字名号,就好像用火铲取火炭一样,丝毫不障碍,十拿九稳,毫无差错。
我们眼睛所见到、耳朵所听到的一切,对佛菩萨来讲都是实相,但对我们都是虚妄相。那还有什么是实相?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实相。
这样千讲万讲,希望大家对六字名号一定要珍惜。
世事皆虚妄。“这树叶真绿,真好看!”再一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它开始欺骗你了,已经变成黄叶了。“这个人真年轻,健壮有活力!”再一看,老了;再一看,死了。哪有真的?不都是无常生灭嘛!刚才耳朵听的是好的,山盟海誓,“我们永远不分离”;然后听到“我后悔嫁给你了”,闹离婚,打得一团糟,耳朵不是欺骗你了吗?
六根、六尘所对的一切境界都会欺骗我们,因为它是无常变灭的。不欺骗我们的,只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结果往往还看不中它。
凡夫真是不可思议地愚痴,对他没好处的,抱着像大宝一样,投资股票,股票明显是假的,一会儿升,一会儿降,像坐过山车一样,心脏病都由它得出来了,他非要找这个得心脏病;六字名号那么稳当,永不改变,保我们出生死、成佛道,他看不中,找自己的感觉。这就是虚妄的众生,以自己为贵,以佛法为贱;以“我”为大,以佛为小,对这句名号不能接受。
五、佛名牵引凡夫往生报土
由佛名(体)自然牵引凡夫往生无量光寿名号境界——报土(用)。
由宗契入体,由体就能起用。
“由佛名(体)自然牵引”,佛的名号自然有这个作用。
“牵引凡夫往生无量光寿名号的境界——报土”,佛名让我们去往生,也一定让我们证得跟佛名号平等的境界。
如果阿弥陀佛五劫思惟、兆载永劫修行所得来的佛名号,换我们去往生,结果换来一个阿罗汉,他不就亏本了吗?无上正等正觉换得个阿罗汉,不可能的,他换来都是去成佛的。这就是“凡夫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