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elphy
Delphy 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的社交性预测市场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Delphy

大咖对话第13期 | 李鸣:区块链应用的现状与通证经济

Delphy  · 公众号  ·  · 2018-08-05 10: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来源:高手在线


日前,天算Delphy联合创始人 Mike李鸣 接受 “高手在线” 的邀请参加了“大咖对话” 第13期的 在线直播活动,活动中 Mike 以 “区块链应用的现状及通证经济” 为主题展开精彩分享,以下是 Mike 的直播语音分享转文字:


开场

区块链应用与创新论坛的朋友们大家好,还有天算社区的小伙伴们大家好。


大家好,我是天算联合创始人,Mike李鸣。今天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实际做区块链应用时候得到的一些心得。


天算是国内最早的预测市场类项目,也在今年的六月份发布了正式版本的产品。同时对整个的世界杯的每场比赛,包括最佳球员做了预测,所以在这里先跟大家描述一下背景。



我之前在大公司呆过,然后也自己创过业。在跟波总一起做天算那个项目之前,我做了桔子浏览器。桔子浏览器是一个PC端的浏览器,下载量大概有一个亿,日活有四百万左右。天算这个项目是从去年的六月份开始。当时的话是做了很多准备。包括筹备ICO,然后包括去做路演、写白皮书,到最后发布ICO......去年十月份POC版本的上线,今年二月份四月份内测版本和公测版本上线,六月份正式推出了1.0版本。在整个过程当中,其实在实际的产品执行层面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也因为这些困难得到一些经验,所以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


在区块链产品设计里面最难的环节我认为是token的激励机制的设计,所以今天主要想分享的是token激励机制的一些设计经验。


通证

通证就是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其实最本能的功能就在于标准化、量化。它可以把一些人们主观上认为的价值客观上量化,并且让这些可被量化的价值流通起来。这是数字货币或者货币本身上最核心的一个价值和功能。这个价值和功能,在传统的货币领域已经被应证了很长时间,同时也被应用了很长时间。所以数字货币抛开底层的技术层面的话, 它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把一些不容易衡量的价值进行量化,再把这些不容易流动的价值和不容易交易的价值,让他流动和交易起来,从而进行一些资产的分配和调整。



所以说到应用层面,咱们就举个例子,比如说:以太坊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他通过ICO,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比如说智能合约、ERC20的币,包括开发者环境。以太坊使项目方可以非常方便的发布自己的数字货币并且让自己的数字货币流通起来。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ICO激活了很多的交易标的物,这些标的物原来可能是一般投资者或者说一部分投资者接触不到的投资标的物。那先可以通过数字化让这些价值能够被衡量,并且被流通起来。


于是,大家对于这些价值有预期、有共识。大家为了使得这些数字资产流转起来,从而开发的一些工具,比如说钱包和交易所。大家可以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以太坊是一个非常完善、非常成功的一个token流转机制。他发现标的物,并且去想办法通过代币的方式衡量标的物,并且让标的物在这个平台流通起来。


所以以太坊这个token的设计机制,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帮助一些人使之前不能被衡量、不能被流转的价值变得可见,可被衡量,并且提供了一个流转机制。最后再让这些数字货币能够重新分配。那同样的,他因为发现有效标的物,发行了数字货币。因为在这个平台,他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处理能力在这里就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用户们获得以太坊,除了对他有升值预期之外,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有明确的使用需求。使用需求就在于我需要用以太坊去购买稀缺的、数据的处理能力,比如说在交易的时候、在转账的时候为什么会有gas,只有去交gas手续费,然后去获取这种数字处理能力。



稀缺才会产生价值

我在设计token循环机制的时候,里面其实遇到最大的问题在于: 我如何让用户消耗自己的token?去购买一个什么样儿的稀缺的用户价值或者资源?


稀缺的资源是由少到多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用户为了得到这种稀缺资源,其实它会引入 竞争机制 。我之前在做这个循环机制的时候,在开始对竞争机制的引入是没有得到我足够重视的。但是只有非常明确的定义这种稀缺资源,才能够让用户愿意通过消耗代币的方式去获取这种稀缺资源,其实在产品定义当中我理解就是用户价值。这种用户价值就是去帮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始的时候,一个产品形成的用户价值,可能量不足够大,但是只要是这个问题是真实的用户需求,也就是说传统互联网里面提到了是用户刚需的话,用户是愿意付出token,并且参与到这个竞争机制里面来的。



这种竞争机制,大家可以理解为是在以太坊里面的手续费。比如说:手续费的高低。那我手续费的高,我就可以获得优先、获得数据处理的服务,但如果手续费比较低的话,我就可能会很慢的才能获得这种数据处理的服务。所以在这里面的话,首先就是需要能明确的定义用户价值。


初期只是少量的、哪怕可能只是中心化生产的一些用户价值。但随着用户的增长,慢慢引入竞争机制,引导用户尝试去获取服务,并且消耗自己token使这个循环流动起来,尽管他在初期时候,这个循环并不强。他整个并不强,但是当 它变成一个闭环的时候,就是你的token的设计、就是这个循环的机制,才能够被验证。

在这里面的话,有几个步骤是可以作为参考的:


一、去尝试定义用户价值和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竞争机制,让一小部分可能对你的用户价值敏感的用户参与到竞争里面去。从而通过竞争去得到你的用户价值和你的服务。



三、就是设置合理的共识,让整个通过竞争机制去进行分配。分配的这种机制是能够得到所有参与者共识的,在共识的机制设计里面其实有很多的尝试。



最开始设置的共识的机制里面,不管是共识机制还是社区共识,其实都可能存在很多漏洞,在这过程中需要不断去调整。


在这里面需要有人使用你的用户价值。比如说就像以太坊一样,有人会得到易处理的服务。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去提供服务,初期可能是少部分的人也可能是社区,然后到后期其实是通过一些共识的机制,能够把这些生产者组织起来。这里面同样也需要引入竞争机制,让产能最大的,并且提供质量最高的服务者,能够在你的这个共识机制里面得到更好的激励和反馈。


对一个应用来说, 其实设置共识这块是非常是有难度的 。更多难度在于社区共识,因为共识其实本身说到底它是一种组织方式。他把所有的参与者、服务的使用者和服务的提供者组织起来,并且更有效率的让他们去工作产出。那这个社区共识设置了机制,因为人是活的嘛。机器其实本身就说有时候相对人来说还是容易的。


但其实人本身是更复杂的,所以在设置社区共识,比如说:如何让所有的生产者组织起来,让他们更好的产出?比如说:作为天算来说,它就是一个内容社区。如何激励这些参与者?如何激励所有的参与者去更有效的产出?寻找到有质量的预测话题?并且产出有质量的预测、预测的评论?那在这里面的话,其实要不断的修改机制,然后从而去定位到这些人,并且去给他们足够的激励。那么就去设计共识去激励这些人, 但这个人群在实际的运营过程当中,他是有变化的。所以这个机制是要不断去调整,来配合可能你需要的,就是你的产品当中一些重点,包括可能你对真正用户的价值



四、区分不同用户目标

在激励机制具体设置过程中,我个人是觉得应该是把权益和收益这两种需求区分开的 。也就是说我觉得到后面很多应用,其实都会采用 双币 这种方式。因为在实际的产品的运营过程中会发现。


其实用户对于社区权益的预期和对用户对于收益的预期是有差别的。那种差别具体现在就是用户和投资者的差别,用户使用的产品是认为你有价值。他能从使用产品中,比如说得到乐趣、解决问题。如果是投资者,他需要的就是能够明确的收益。比如以太坊的单币制,其实相对来说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挖矿这种行为本身跟投资收益的需求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应用里面往往会发现就说,可能一个愿意参与你预测的用户,他可能先是在意的是你预测的本身的趣味性和预测的本身的价值。对于某一些核心用户来说,收益反而是第二位的。同样的,很多的持币者其实根本不会使用你的产品,但是他们看好你的项目,预期通过投资来得到收益。



所以双币制的技巧在于一种币, 就是权益的这种币,能够代表用户在社区的行为 。比如说他所有的正向的行为都应该得到权益上一些激励。那同样他得到你权益之后,他是有可能去转化成一种收益的。


举个例子,我们希望更多的用户能够有能力去发起有价值的预测。也需要用户去发表自己有价值的看法和观点,并且这个观点是对别人是有价值的。 那用户这么做了,他应该是在一些场景可以把它转化成收益的。在这里面其实产品设计人员,很多的区块链产品设计人员都会问,用户是为了得到代币而来,还是真的觉得我的产品有价值、有用。


我的个人的回答是: 肯定是基于认可你的价值,愿意自愿参与到你的产品里面的人是最核心的


但是他们需要得到权益,这些权益可以在很多条件下转化成不同的收益,这些收益可能是最直接的代币的收益。也有可能是一些荣耀、权重这项收益。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之后的一些项目在设计代币激励机制上可以考虑用双币这种方式去更好的激励用户。


在这个机制设计里面,天算其实在路上,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也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也希望能跟大家能够分享,得到大家更多的想法,能够促进彼此的学习。


所以我的分享部分就完了,然后大家可以咱们可以交流一下提问。


提问环节

问:李鸣老师好,请问您如何看待区块链和币圈未来的发展?

目前整个区块链现状,我个人认为是从技术实验层遇到了瓶颈。这瓶颈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在我看到公链的整个进展上,其实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EOS的整个推进上,目前并不是特别的顺利。目前来看,公链底层基础设施的效率不高,但是成本又比较高。


另外一个就是区块链新增项目的红利消退。这红利怎么来呢?是因为以太坊的ICO机制发掘和实现了很多的标的物,让他们成为一个可被交易的对象。到现在为止,其实交易这些可交易的标的物的红利慢慢的在消退,而这些项目真正所带来的用户价值层面的东西现在又很少。


那在技术层面和实现层面以及在整个的交易市场层面,其实目前都会面临一些困难。我会认为目前是区块链、币圈波动期的一个低谷,这低谷有多低呢?现在还说不好。


如果对市场要有正向的影响,就像比如说去年的这个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一样,我会认为:

第一、能够通过一些渠道把一些传统的金融资金能够进入到市场,让这个市场的整个资金量能够流动起来。


第二、我认为公链本身有大的进展,并且可能推出一些更好的包装交易标的物的方式。


第三个、就是一个应用的崛起,其实这也是我们天算看好的一个机会,就说有更多的更多的应用能够获得大的户量,能够实现好的应用价值。


只有真正能让用户,以及区块链本身的技术做带来的实际利用价值能够体现出来的时候。这个能让所有的投资者就是技术从业者和投资者能够有更多的信心。


问:李鸣老师好,请问您如何看待区块链游戏?

区块链游戏是我非常看好的一个方向,但是区块链游戏本身也在面临应用一样的困难——底层的效率不高,游戏体验和游戏性,我觉得会面临一些设计上或实践上的问题。


所以现在我看到的很多的区块游戏面临的问题是游戏体验和游戏性的问题。但是如果能解决这些的话,我会认为游戏的这个方向是非常符合可交易、可流转、可升值的特性的。


其实有很多企业找到我,是有这方面想法的。比如说之前我说的,大家只是把一些不可流通、不可量化的价值进行量化、流通、可交易。目前看的话国家没有对场外或者OTC这种方式有特别多的限制,但这也不否认未来不会有限制。现在其实OTC这种方式应用的范围比较小。但如果大量的企业或者传统企业去通过场外交易的方式去实现的话,可能会有监管。但是也有可能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可能政策更宽松、国家的宽容度更高。


问:如何看待“币改”中呼声很高的证券化通证的设计?

这里其实我也想说一下,就说现在比较热的币改。这点我的观点就是说,其实币改本身无法定义是好是坏,但是我会认为它在实际应用层面是否会有好的应用的场景,或者说大家都知道怎么去用它?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相信整个通过token的流转的效率会比通过股票和货币的流转方式的效率会更高。


这就像那个问题是一样的,是不是一个互联网的企业,比如说它是一个社区或一个工具,然后token化之后就有足够的价值。用户就是非常愿意去持有的token,我觉得这都不是一定的。目前据我所知的话,国家主要还是禁止ICO,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的项目都还是通过私募的方式,众筹的方式,包括直接上交易所方式去实现了token的发行和流转。


其实在这块我的主要观点是不在于发行, 主要在于发行的token是否能解决你的问题。


公众号回复关键词了解天算Delphy

项目信息


【白皮书英文版】编辑回复关键词:"白皮书英文版"

【天算FAQ】编辑回复关键词:“FAQ"

【项目进度】、【每月赠币】、【往期直播点】

击【主菜单】:"历史消息跳转查看"


加入社区互动


官方网站: https://delphy.org

电邮: [email protected]

微信: delphy_org

推特: https://twitter.com/Delphy_org

中文电报: https://t.me/Delphyfans

英文电报: https://t.me/DelphyCHAT


扫码加入天算官方社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