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昨天半夜上了热搜,起因是去年的一个节目《口红王子》里沈梦辰提到杜海涛刚和她恋爱时,送给她父母的礼物居然是从快本嘉宾粉丝那里收到的,标签都没揭。
没等她说完,何炅就吐槽小朋友们把不干胶贴得太牢,让他没办法转送人。他家里有50多支笔,而他并没有很爱写字,还有20多个保温杯。
在同一个节目的另外一期里,他呼吁过后援会不要再送礼了,无论送不送,爱豆只要上他的节目他都会好好对待。
但是。
。
。
总会有但是,他同时又说自己每次嘴上会说花这个钱干嘛,但打开礼物还是会真香。
他还讲了第一次收
到喜欢的礼物时的惊喜感,
比如第一次收到电子书。
和沈梦辰一起的那期节目里最后他还特别夸
了彭昱畅粉丝送的按摩椅很舒
服。
这就很矛盾,到底是让送还是不让送?那些笔不是普通的笔,有粉丝晒出送给快本主持人的万宝龙钢笔,我去官网查了近似款售价4000+。
更贵价的礼物比比皆是,有五六千的相机:
有爱马仕等奢侈品牌的领带、皮带、钱包、卡包等小件。
张云雷粉丝索性送了能快速变现的金条。
顺便一提,那次张云雷粉丝的快本应援,他们还给张云雷本人送了奢侈品牌的大衣、睡衣和100g规格的金条。。。
粉丝们挑的礼品之细心贴心、之有的放矢,其情可怜可叹。谢娜刚生孩子时,没生过孩子的小粉丝们知道送她婴儿用的音乐毯。
何炅略带批评地说送谢娜吴昕都是美妆,送他都是老年人养生产品,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粉丝认真考虑过收礼人喜好,她们要是对男女都统一送美妆才是不走心呢!
不是只送何炅一人,所有快本主持,同场嘉宾,甚至现场有权力的工作人员,都会收到礼物。
粉丝还会在礼物清单上标注体现辈分、地位的称呼,某某老师已经不够用了,一些后援会把比自己爱豆大的都特意叫成前辈,还见过一个称呼李维嘉嘉爷的。。。送的礼物是和田玉。
不仅是上快本这种综艺节目,偶像去剧组开工,粉丝要给上至制片人导演下至灯光化妆送礼物,而且都不是走个形式的礼物,是海蓝之谜套装礼盒+祖玛珑礼盒这个级别。
这对经济没有独立的未成年粉丝来说,是不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快本一直以给艺人零出场费而骄傲,艺人也是为了宣传作品才上,他们有冠名有赞助,主持人收入冠绝业内,应该不稀罕礼品才对。何炅发了微博表示以后不会再收,目前为止快本官方和其他主持人还没有应对。
粉丝送礼是为了偶像在节目里有更多镜头,不被欺负,本来该由经纪公司做的保护工作由这些比偶像年纪还小的孩子承担了。
看了微博评论,发现送礼已经被不少人默认为人情世故,反对送礼就是不通世故为难他人,更类比给老师医生送礼,说老师医生收得,何老师怎么就收不得?
所以老师、医生收礼是对的吗?存在不等于合理,刚开始学生给老师送贺卡送手工感谢师恩,渐渐地某些老师嫌弃贺卡手工没用,扔都没处扔,暗示家长送有用的、值钱的。前一阵看到一家宇宙重点小学的家长群聊天,这个小学的老师收到的爱马仕都随处放了。不能说没送爱马仕的孩子一定会被歧视,但人情世故不也是默认他们会被区别对待吗?这对不想送礼的人来说就是胁迫和压力。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什么要小到针头线脑,现在明白了,有针头线脑就有金条金砖,口子不能开。李诚儒斥责《演员请就位》里演员请客送礼,看起来苛刻,但在特定时间的金钱往来很难不变味,伸手不打送礼人,只有一刀切才能让问题从一开始就不会发展。
送礼的扩大化源于应援文化,起初日本演唱会给偶像助威就算应援,后来发展成粉丝必须花钱。国内最早见识到应援从韩流回国明星韩庚始,他拍的第一部电影《大武生》,上映前导演高晓松酒驾被抓。他的粉丝非常焦急,怕票房受影响。于是他们集资包场这电影,给媒体送礼。
当时礼物还比较朴素,一把印着韩庚头像的塑料扇子、一份详细的剧情简介和主题曲歌词、一盒韩庚代言的优酸乳、两块饼干、两块巧克力和一片湿纸巾、一张《大武生》的电影票、一封呼吁支持韩庚的信,递上礼包的同时,庚饭们还会向媒体鞠一个躬。
从没见识过应援的媒体把这个礼包当作新鲜事报道,只是没想到奶茶、巧克力会发展成奢侈品。不知道是因为芒果爱韩流明星,还是爱应援文化。那段时间韩庚是芒果台常客,上他家王牌节目的频率比张杰还高,光他边流泪边诉说成名前又穷又苦的辛酸故事都不知讲了多少遍。
粉丝不仅要讨好对爱豆有用的人,更要给爱豆买礼物,宋茜刚回国时暗示想要香奈尔被嘲,并没有让爱豆们警醒,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晒粉丝送的贵价礼物——穷人给富人送的礼物。
这些礼物可能是商场里出售的,也可能是一颗星星的命名、一座小岛。
如果你常常经过北京二、三
环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