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讨论了从网约车司机与KTV小姐姐的事件中观察到的宏观经济变化。文章指出,从小姐姐开始骑共享单车到提出用不雅行为抵车费的事件,反映出经济的去金融化和微观经济承受的压力。文章还提到了经济学中的观察指标,如口红效应等,但在国内更多的是通过会所指标来观察经济情况。
文章指出这类事件表明经济的去金融化和微观经济承受的压力,反映出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以及金融服务的去杠杆化趋势。
作者呼吁读者设置星标以支持优质内容的传播,并鼓励读者关注解局财经以获取更多深度分析。
前段时间写过一个文:
当KTV小姐姐开始骑共享单车…
当时是网约车司机吐槽,单子少赚钱难,开夜班连KTV小姐姐都拉不到了,因为她们都开始深夜骑共享单车下班。
从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
生意不好做,大家都在减少支出。
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网约车司机和小姐姐又有新故事了。
事情是这样的:
前几天凌晨4点,网约车司机拉到两个女子,从穿着上来看,有点暴露,加上下班的时间也很晚,司机也是老司机了,行车途中就提出用不雅行为抵车费的要求。
然后就发生了上图中的事情,两女子没有反抗,是现场同意了,还是大晚上迫于压力没敢拒绝,现在不得而知,不过下车后并没有报警。
整个过程显得比较诡异:
据网友推测哈,从穿着和下班时间来看,
女子的身份估计是KTV小姐姐,
重庆嘛你懂的,
不然司机也不敢提出无理要求,这个不做深究。
为什么男子会被拘留呢?
因为他好死不死,把不雅行为的车载视频传到网上炫耀,然后被人发现举报到出租公司,这才被判定猥亵拘留。
我们当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不文明行为,但是这件事从侧面似乎也能看出点别的信息。
那就是,现在的会所和KTV可能真的生意比较冷清,
搁在以往挥金如土的年代,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经济学中观察经济冷暖,除了我们知道的社融、通胀、PMI等等指标,其实还有一些有趣的指标。
特别是行为经济学:
比如
口红效应
、超短裙效应、高跟鞋效应…
但是这些都是国外的经济观察,这几年国内其实流行的是:
会所指标。
这都成了段子:
一把梭哈,赢了会所,输了天台。
其实也是有内在逻辑的。
这几十年来的经济增长逻辑,基本上都是:
投资、金融和地产。
谈生意要喝茅子,谈成了要去会所。
所以,这段时间不止是会所冷清,连茅子也有点扛不住了。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