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五道口
有用、有趣、有深度。专业团队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优质阅读体验,投资必备神器。Read less, know more!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五道口

河北“一日新娘”事件引巨大争议:荒诞背后,真相令人窒息...

金融五道口  · 公众号  ·  · 2024-07-19 00:00

正文

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财金新天地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作者 / 知否大叔
来源 / 知否大叔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新婚、二婚、金婚都没啥新奇的,但你听说过“一日婚”吗?
就是那种不领证、不共同生活,只走个婚礼过程就各奔东西的“夫妻”。
一条来自河北廊坊的婚礼视频,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镜头下,一位六旬老人和他四十多岁的新娘胸前都别着红花,端坐在椅子上,背后墙上贴着大大的「喜」字。
院子里,站满了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大家或是鼓掌,或是说笑,一片喜气洋洋。
手拿话筒的司仪,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祝福这对新人走进「婚姻」的殿堂。
看上去,这就是一场非常普通,喜庆的农村婚礼。
可仔细观看你还是会发现异样。
两人没有牵手、没有拥抱、没有任何亲密动作。
就连拍照,也需要后面有人扶着两人的脖子刻意贴在一起。
这场看似热闹的婚礼,其实只是一场骗局。
这场仪式的目的地,并不是洞房,而是新郎的祖坟上。
走完婚礼这个过场,双方来到老人祖坟上上炷香,之后便会分道扬镳,再不相见。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入祖坟。
婚礼上的老人名叫宋大志,时年61岁,河北廊坊人。
他是村里仅存的光棍之一。
因为家境贫困,外加性格老实木讷,年轻时没有女孩肯嫁给他。
这一拖,来到了40多岁。
40多岁,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双腿残疾的女人,大他10岁。
女方到家看了一圈,见穷得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摇摇头就走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媒人肯登门。
转眼间,已是六十知天命。
在华北平原的一些农村,光棍是入不了祖坟的。
按照当地说法,光棍入祖坟,会使得家族里代代出光棍。
这一习俗延续了数百年,甚至更久。
为了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
而近几年,他们又想到了新的破解之道——
找个女人结一天婚,不领证,不洞房,只办一场结婚仪式就算成家。
一些女性因此成为了“一日新娘”。
宋大志所在的村庄,也有这种习俗。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件事愈发困扰他。
他担心自己死后不能入祖坟。
于是,有人给他提及了“一日新娘”,只 需支付媒婆5600元,就能把事办妥。
听起来很荒诞,但宋大志觉得挺好。
“一辈子有这么一回,值了。”
资金到位后,婚礼如期举行。
这场婚礼之前,宋大志没有见过新娘。
只知道对方不满50岁,没有残疾。
宋大志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反正就结一天婚,只要是个女的就行。
结婚当天,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了,热闹得跟真的一样。
宋大志略显紧张,不敢靠近新娘。
新娘则面色镇定,像是结过千百遍。
先是村里一位长者念祝词:
“今天是美好的一天,宋家老二要结婚了…让我们祝福这对新人和和美美,白头到老。”
接着到了夫妻对拜环节。
宋大志敷衍地低了低头,田丽丽深鞠一躬,表情看上去很真诚。
按照当地习俗,婚礼的最后两人要到男方逝去的父母坟前跪拜,点香、烧纸、磕头。
祖坟前,念祝词的那位长者对着墓碑郑重地说:
“你们家老二结婚了。好好看看,这是新娘子。
以后一家人就能团聚了,放心吧...”
仪式完成后,宋大志从兜里掏出5600元递给媒婆。
其中“ 新娘 ”分得3600元,媒婆分得1000元,伴娘伴郎各500元。
钱分完后,双方分道扬镳。
整个过程,新娘是假扮的,洞房是没有的,只有流程和花出去的钱是真的。
这种“一日夫妻”,据说在部分农村地区很常见。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
所谓的新娘也不跟你过日子,为啥这些光棍们就非要花钱折腾呢?
入祖坟真的就那么重要?
对当地的人来说,真就很重要。
对他们来说,村落和宗族往往是重合的。
想要在村中过得去,就得遵守族规。
在很多农村地区的观念里,人丁旺盛代表着强大,传宗接代是每一位族人的人生任务。
在那里,随便问一个老乡你过日子的动力是什么,甭管是问老者还是年轻人,99.99%的人都会给你说结婚,生个大胖小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宗接代就是大家的“宗教”。
无论是一日婚,还是配阴婚,都带着传宗接代的伦理责任,糊弄糊弄地下的鬼。
其实 这些闹剧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大龄单身男青年对婚姻不得的执念,以及一代代重男轻女种下的苦果。
越是贫穷的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越严重,男女比例越失衡。
从而导致光棍越来越多。
而他们,却把家族光棍多的原因归结为上一代的光棍存在,甚至用不得入祖坟胁迫...

一日新娘的本质是重男轻女,而重男轻女的本质是封建陋习。
重男轻女,还要从原始社会说起。
原始社会,食物主要来源于女性,女性负责外出采摘果实,男子负责在家保护孩子。
因为母权强大,孩子出生时冠以母姓。
后来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随着人的智力发展,工具使用更广泛,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以男性狩猎为主,女性照顾孩子,男性社会地位上升。
孩子逐渐也改变为跟父姓。
再后来,农耕、打猎、制陶、战争等,这些靠力气、技巧的工作,全部得由男人胜任。
由于经济地位的变化,父权制逐渐取代了母权制。
从当时来看,重男轻女本质是为了生存。
但近年来,时代不一样了。
随着现代文明程度和生产力的提高,男性体能的优势逐渐被机器取代。
男女应对生存环境的能力,逐渐趋于平等。
女性逐渐独立,不再依附男人而生存。
重男轻女的观念,逐渐被削弱。
甚至在一些思想开阔地区,女孩地位越来越高,甚至超越男孩成为家庭首选。
而那些思想落后地区,还是执着于生男孩。
重男轻女的观念,丝毫未减。
看过一种说法,叫均值回归。
不管是智力、情商、身高等各种参数,都会在一个家族的一代又一代繁衍中,回归到平均数。
学霸夫妻不一定会生出小学霸,即便生出了小学霸,那么小学霸的后代大概率会出学渣。
姚明夫妇孩子的身高也不可能一代代持续走高下去,总有一代会回归到平均水平。
万物都讲究一个守恒。
所以,真正能根治男多女少局面、解决光棍难题的方法,就四个字:
“顺其自然。”
不管是孕期查胎儿性别的方式干预,还是用祖坟胁迫光棍下产生的所谓“一日新娘”、甚至是配阴婚,这本质上就是一种重男轻女思想下治标不治本的愚昧行为。
特别是这些所谓的一日新娘。
打着“入祖坟”的借口,举办一日婚,看似是为了埋在土里的灵魂,但其实就是为了长期重男轻女造成的恶果找下一个借口,让活着的人找一个宽慰。
都是做给活人看的罢了。
只有真正的顺其自然,愿意结婚的,就自由结合,不愿意结婚的,就孑然一身。
怀了男孩,就满心接纳。
怀了女孩,就安稳养大。
尘归尘,土归土。
男女数量才会回归真正的均值, 这种令 人不齿的封建陋习,也自会不攻自破。
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北京有位大爷,讲述了自己的人生观。
他的儿子快40岁了,至今没结婚没孩子。
当被人问他着不着急的时候,他说一点都不着急。
“人生短短几十年,享受一辈子,吃苦也是一辈子,过好自己就行。”
还有一个北京大妈,她的儿子结婚二十多年,都没有要一个孩子。
当被记者问到怎么看待自己儿子这种行为时,大妈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身边好多朋友的孩子都不结婚,这太正常了。
爱孩子,就给孩子自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