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社会上的工作分为三类:跟数据打交道、跟事物打交道、跟人打交道。你可以将它们理解为工作的三个要素,工作本质越复杂,这三个要素就越缠绕,而工作的可替代性就越低,反之则会越高。如果你在餐馆里洗碗,你只是对付脏碗筷,那么你一定会被替代掉;如果你是专利律师,你需要钻研这三个要素中的所有问题,钻研数据、钻研人、钻研事物,这样被替代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具体到新闻行业,传统记者是典型的和人打交道的职业,但现在如果你只会跟人打交道,不会跟数据打交道,那你的饭碗就会有一定的危险。
因此,在当下真正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是学会怎样利用数据来创造内容的人。比如编代码的计算机科学家就是这类人,因为他们能把原始数据诠释成为意义;再如市场营销人员,如果他懂得怎样将消费者数据转化成销售策略,那他也不会被轻易替代。
新闻行业也是如此,现在的记者要学会跟数据打交道,要能够把原始数据诠释成有意义的结果。所以我的结论是,可能有一部分记者很危险,但另一部分人,如果他能够把数据、人、事物这三个因素完美地结合,我觉得他丢失饭碗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举个例子,谷歌给了英国新闻报业协会70万欧元,让他们研发自动写新闻的人工智能,这个项目的名称简写是RADAR,就是Reporters and Data and Robots,即记者、数据与机器人,显示了记者、数据与机器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记者要充分发挥人类人情味的优势,同时要学会数据手段。最终,我们需要让机器人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把我们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