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国际乒联发声 ·  昨天  
南方都市报  ·  今早突发!女子当场身亡,警方通报 ·  2 天前  
新华社  ·  韩国公调处暂停执行对尹锡悦的逮捕令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我是90后,我在东北做公务员,我从未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0-18 10:32

正文



文/安夏(投稿)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很久之前就有人好奇我的择业观,这份好奇一直到现在——我工作满一年,也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每一次和同学朋友亲人聊天,七成都会以“放弃过万月薪回东北当公务员,有没有后悔”为开场白。那么今天我就来和大家掰扯掰扯我的择业观好了。
 
本人正宗东北三四线城市出身,在一个每年考上清北30+的省内知名高中被压迫三年后,大学考到了魔都,开始了在号称松江女子学院的某外吃喝玩乐的生活。刚进校门的时候,我对自己的就业没有什么规划,还以为进了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时候好多人都可以直接去外交部上班,真是天真得一言难尽。
 
后来慢慢接受了老师和学长学姐们传达出来的现实,外国语大学进外交部的人数每年只是个位数而已,更多的毕业生们都是进入了外企、私企、国企和政府机关。
 
大学时光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周围的同学或考研,每天泡在图书馆里过得不分昼夜;或沉浸在雅思托福GRE的世界里醉生梦死;或逃课出去实习,而实习单位每个拉出来名头都大得要命,不是五百强就是行业大牛。我不得不意识到,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了(并不是婚姻大事!现狗)
 
一开始,我的目标工作地点选定上海和沈阳,这很好理解,前者是我学校、同学朋友们的所在地,是我通过四年学习生活所适应的城市。而沈阳,是离我家乡最近的“大城市”,回家去发展肯定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我还认为自己比一直留在东北读书的学生具备更大的竞争力。
 
然而在真正着手找工作的过程中,挫折接踵而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呈现眼前,令我措手不及。



东北HR劝我留上海
 
以上海为工作地点,500强实在不好进,与我同时参加面试的不是复交的研究生就是海归名校毕业生,经历了几次群面失败后,我把目光又投向了沈阳。原以为凭借自己的学历和能力,回沈阳找工作会很顺利,内心深处甚至觉得回沈阳工作是一种“屈就”,在找工作时候非名企不找,认为自己会无往不利。
 
然而这是又一次实力打脸,五百强设立在沈阳的分公司甚至不会通过我的简历,有零星几个外企接到我的简历后打电话给我,但听说我人还在上海就会婉拒,甚至几个外企HR还会语重心长地在电话里面劝我留在上海工作、不要回沈阳,我也是迷之尴尬。
 
时间转瞬就到了大四下半学期,我陆续找到了几个上海的工作,然而工作内容、公司规模和工资待遇上面总是不尽如人意。
 
抱着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别扭心态,我突然觉得出国、考研、找工作、考公务员,一个也不能少,少了一次尝试简直人生都不完美,于是作死的地去报名省公务员考试了。当然,心态上是“重在参与”的想法,至少不肯放弃一个潜在的可能性。
 
终于,离省公务员考试还有一个多月,对找工作产生阶段性厌倦情绪的我,也终于意识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根本不存在;再者经历过找沈阳外企工作却屡屡碰壁以后,觉得公考起码还是个较为公平的平台,而且还符合“事少、离家近”两个条件。
 
由于从没有过公考经验,我回到沈阳报名参加培训班。在紧张枯燥的20天培训过程中,抽空也会看看招聘信息。说来也巧,无意中居然看到了自己一直心仪的一家网络公司的补招信息。
 
数月前,这家公司校招时,我曾经投过简历,申请过游戏策划,但由于专业不对口、游戏经验较少被拒了。但是这次补招的岗位是英语教学类软件产品设计岗,跟我的专业正好相符,于是我再投简历。
 
公考结束了。这期间我还参加了上述这家公司的三次网上笔试(一次逻辑测试+心理测试,一次开放性简答,一次命题作品展示)和一次电话面试(与设计总监差不多一小时的通话)。由于该公司一直没通知我去面试,我以为自己被默拒了。
 
然后,“工作运”开始爆发似的,经老师推荐和自己网申面试,在上海陆续有几家公司向我伸出橄榄枝,尽管工资不算很高,但专业对口。在跟家人讨论后,我决定先跟其中一家规模中等的培训公司签约。



突来的插曲:去了趟福建
 
但就在我前往签约的路上,我接到了一个福建打来的电话,电话里操着一口台湾普通话的HR告诉我,鉴于前几轮的表现,公司决定跳过面试环节(因为人在上海)直接录用我。在人潮涌动的地铁里得知被一直心仪的公司录取时,我感到非常兴奋。当然,HR告诉我月薪和员工福利的时候我更是一直傻乐来着,完全忘记跟他讨价还价(多么耿直)
 
这一刻,什么公务员考试成绩,什么培训公司签约,我通通都不管了,只想着自己要进入IT公司,跟一群很酷的geek一起工作了(此处纯幻想,毕竟没见识过IT公司真面目)。所以临近毕业前的几个月,我完全处于疯玩状态,觉得自己真正要走出校门、前往陌生城市开始自己养活自己,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公务员笔试成绩出来了,我考了岗位第一,全沈阳第七名,我也没什么实感,还觉得自己要放弃别人眼里的金饭碗也是real酷。
 
当时的我一门心思准备去IT公司工作,就想直接放弃掉公务员面试,奈何我老妈死活不同意,用她的话来说,已经以第一名成绩进了面试,你难道不想在面试中再一次证明自己么?虽然面试第一也并没有什么可牛的,不过对于当时中二病晚期自我膨胀的那个我来说,这种激将法很管用。
 
于是我又一次飞回沈阳参加了公务员面试。现在想来,我妈可能早就预见到IT公司对于我这种没一点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来说并不一定合适。公务员面试是当场告知成绩,面试结束之后我就知道自己又是第一名。
 
于是问题来了,到底是选择事少离家近,还是选择具挑战性的高薪职业?直到这时,我才真正开始纠结。
 
IT公司报到的日期一天天临近,我妈终于看不下去我的纠结,替我做了一个决定:先陪我到公司去报到,到公司去试一试,看我是不是适应那里的工作,如果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当公务员。
 
于是手忙脚乱打包行李订机票,由于沈阳没有直飞福州的航班,经过一天的行程,我和老妈总算到了福州。
 
由于之前对于福建省的印象只局限于厦门,理所应当以为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应该跟厦门大同小异,然而事实上单从观感来讲,就发现这里和我理想中有较大差距。再搭配上7月福州的气温,以及马路上横冲直撞的电动车,我的憧憬一下子缩了水。
 
然后,报到时发现100余名公司同期员工只有我一个东北人,并且只有我一个曾在上海读书,心里又是一次暴击。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还没有去过工作地点见过直属上司,我自然也不能轻易放弃。
 
第二天,所有人员在位于市区的公司大楼集合,统一安排车辆前往公司位于海边的工作基地。一个小时之后,终于到了,占着一大片无人海滩的基地其实还是很震撼的,这份感受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壕。我被安排住在园区内的配套酒店,跟我同屋的女孩在几个月前已报到。
 
我把我妈临时安置在酒店房间,匆匆去集合。HR将我们以项目组为单位,去见各自的项目总监。那半天过的浑浑噩噩,初来乍到的忐忑和新鲜感无处抒发,还没有记全同组成员姓名,就被拉着录指纹、取工牌,听项目总监一番高论后被仓促地敲定各自的工作职责以及每日工作目标、考评标准。
 
我坐在自己刚刚被分配的工位上,环顾四周,偌大的开放式办公区域设计十分具有现代感,不远处超大的落地窗外可以看到被射灯照亮的户外泳池。除了我们的team leader和我,其他成员都是男生,绝大多数出身计算机相关专业,team leader姐姐素面朝天地皱着眉,盯着电脑屏幕目不斜视。
 
当晚九点钟我回到酒店房间。我妈无奈告诉我,整个园区内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刷指纹的关卡,而且园区内各个消费地点都不收现金,只能刷员工卡或者指纹。我妈饿得几乎嘴角抽搐着跟我“控诉”。
 
我匆忙带着她觅食。不远处的办公区域灯火通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修葺得十分精美的园区里,除了我们俩几乎没有人在走动,室外游泳池、体育馆、游艇中心都是空无一人,这时候我们感叹到,码农真心不好当。
 
回到房间,洗漱完毕,差不多十一点的时候,室友终于回来了。我妈一个健步冲上去跟人家打招呼套近乎,语重心长地询问室友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我室友笑笑说,今天下班还算早的,平时还要更晚,不过第二天早上可以晚点过去上班。直到这个时候我妈的小宇宙完全爆发了,拼命鼓励我辞职。
 
而在我妈长篇大论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我们team leader的样子,短发、素颜、格子衬衫、NB鞋、厚得像瓶底的眼镜片。这个时候我开始打起了退堂鼓,首先,我得承认自己有那么点随遇而安的中庸思想,太快的节奏令我望而却步。其次,新员工里面绝大多数都有计算机背景,令我略恐慌。再次,我所看到的公司里面跟我同样岗位的女性员工形象,不敢想象几年后的自己。最后,自从来到福建,不是超高温就是台风呼啸,我这个东北人着实不太适应。



从动摇到坚定:选择适合自己的
 
我留下来的决心动摇了,觉得在一个离家这么远的陌生城市是否正确。结局大家都可以猜到了。辞职的时候总监跟我说,我是公司成立以来入职到离职时间间隔最短的员工,但是也尊重我的选择。
 
就这样,在我短暂入职24小时后,我选择回沈阳成为一名公务员。
 
回首择业的过程,无论是他人对我的否定,还是我对他人的否定,每一次否定都是一次对自己观念的修正。直到最后,根据实践,参考自己的性格和成长经历,我得出了自己的择业观念:在工作地点上,沈阳和上海而不考虑其他城市。在工作单位体制上,偏向于国企、事业单位、机关单位这种较为稳定的行业。在工作节奏上,偏向于平稳,不喜欢太过紧张或者太过放松的工作节奏。在工作内容上,希望自己的两门专业至少能用上一门(由于本人是双学位哈)
 
我回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尽管如今东北经济饱受诟病,公务员这一职业也充满争议,但我最后没有为自己选择而感到后悔,因为这是我经历过尝试后,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作出的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