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内蒙古发展改革委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闻宣传、信息公开、政务服务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内蒙古发展改革委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丨内蒙古贺兰山保护区管理局为昆虫办理“身份证”

内蒙古发展改革委  · 公众号  · 内蒙古  · 2025-03-27 19:08

主要观点总结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了掌握昆虫分布和种类以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实施了昆虫资源实体及数字化标本库建设项目。项目包括监测调查昆虫资源,识别鉴定虫害、病害、寄主植物和松材线虫媒介,建立实体标本库和数字标本库。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包括采集制作的昆虫标本数量、记录的昆虫科数和种类以及新发现的记录种类。未来,保护区管理局计划建立精准、高效的昆虫资源数据库,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鉴定、教学及科研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保护区管理局实施昆虫资源实体及数字化标本库建设项目

为了掌握昆虫的分布和种类,以及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在实施这个项目。

关键观点2: 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显著

项目已经采集制作了20000头只昆虫标本,记录了64科、360种昆虫,并发现新纪录9种。

关键观点3: 建立实体标本库和数字标本库

保护区管理局正在通过建立实体标本库和数字标本库来保存和管理这些昆虫标本,以便未来进行研究和参考。

关键观点4: 未来计划建立精准、高效的昆虫资源数据库

保护区管理局计划采用先进的分类鉴定技术,通过已有的资料和数据,逐步建立起这个数据库,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鉴定、教学及科研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为掌握昆虫分布、种类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实施昆虫资源实体及数字化标本库建设项目,对保护区昆虫资源进行监测调查。对虫害、病害、寄主植物、松材线虫媒介进行识别鉴定,建立实体标本库和数字标本库,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已采集制作昆虫标本20000头只。记录昆虫64科、360种,发现新纪录9种,分类鉴定工作正有序推进中。下一步,保护区管理局将采取先进分类鉴定技术,通过本底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数据,逐步建立起精准、高效的昆虫资源数据库,为内蒙古贺兰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鉴定、教学及科研等多个领域夯实基础。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内蒙古发展改革委新闻宣传办公室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