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
年青人不得不开始一场短则一年、长则几年的就业破冰之路。
然而大家却发现,一道一道的关卡,一道一道的门槛,其实,远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拼脑力,拼体力,有时候,或许还需要点运气。
即使在心仪公司的官网填信息,也是个体力活。很多公司,只要收到简历,就会自动回复应聘者“考题”。涵盖材料阅读、性格测试、数学推理运算、逻辑判断、选词填空、图形推理等各个方面。一旦进入做题界面,网页会把整个屏幕填满,以防考试作弊。听说还有的公司,为防止求职者用手机搜索答案,用电脑做题的时候,手机也要扫码霸屏。
无尽的测试题提交后,一部分人进入传统的初选。此后,也许要再过一个月,一部分求职者才会再向上进一步,进入个更小的候选人圈子,等待线上群面。到时,候选人会分成8到10人每组,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有面试官从旁观摩。每个人都急于表现自己,不太会张嘴的,经常沦落到全程呆望显示器的窘境。
最后的优胜组员才有机会接到公司人力的邀请,去公司参加业务和高层的最终面试。
而今年开始,大家还要面对一个新纪元,即AI面试官取代了从前的电话面和网面。
1.你接到一条短信,说 “你有一场单向面试即将截止”。
务必要在当日完成面试,并附上了一条链接。
2.点开链接后,跳转到面试界面。
界面要求打开摄像头,并以AI模拟人声告知全程录像。
接着,出现一段视频,里面有一个虚拟的女性/男性形象,即你的AI面试官。
面试开始了。
一般,一场面试45分钟。
3.AI面试官宣读考试规则,念出考试题目,思考时间为30秒。
倒计时结束前,你得把脑袋放在屏幕上圈定的框里,背景光线不能太明,也不能太暗。
4
.你口述答题,直到本题倒计时结束。
经常没回答完,倒计时就结束了。
而且即便在规定时间内说完了,AI面试官也毫无反应。
“请讲述一下你最艰难的一次经历,你是怎么度过的?”
网上还有“面经”题库,可以参考。据说,AI面试官能从你的面部表情、动作与声线里,分析你的性格、情绪、动机等心理状态,甚至“跳槽概率”。为了挺过这初一关,大家是煞费心力。据说,一位上海男同学,在参加了N多场AI面后,就按照“宝洁八大问”的STAR原则模板(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总结出了两万余字的参考答案。每场AI面试之前,他都要把这份“题库”迅速刷一遍,以至于现在“每一个问题都会背了”。
所以,挣扎着通过上述各项考察后,候选人最悲催的,是倒在了真人面试官跟前。
作为一个上个月内、在最终轮面试了十几人的面试官,笔者感觉有些基本小技巧,需要分享给大家:
真的!每一场高层面试后,很多公司都要开面试检讨会,劳心劳力。特别是业务对口部门来的面试官,除了面试,还有很多本职工作要去完成,在抽出时间面试的每一分钟,他/她的部门都有千头万绪的杂事等着他们。所以,这些面试官最希望的,就是马上找到公司需要的人,早日完成面试任务。从这点说,大家见到面试官的第一件事,是提醒自己,他/她是你的贵人和良师益友,而不是要故意刁难你、把你踢出局的魔兽!
意识到这一点是重要的。根据态度行为一致原则,“即在社会活动中,人会努力使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如果态度和行为不一致,那么人或者会选择改变行为……以使两者重新恢复一致。”潜在的态度,很容易反应在你的说话声音和肢体小动作上。一旦被面试官发现你对他有敌意,他很大程度上就会产生防御机制,大大影响你的印象分数。最坏的可能是,他看见你的第一秒,就觉得你不是他的菜,把你踢出了潜在候选人范围。
回复
“面试”
,
阅读详情
☟
一路走来,从本科双非,到华科的硕士,再到如今坐在上海交大的图书馆里,为自己的博士学业而打拼,中间读研期间还收获了程序员老公一枚------考研于我,可能说是改变人生的一段经历了。
惭愧地讲,我是本科是双非,研究生就读前一年多的时候,每次走在校园都觉得很梦幻(大意是做梦都没有想到我居然能来到这个学校),就好像我不足以称为校园的一份子,直到最后一年,我才坦然地穿梭于我的母校,认可我本来就是这个学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