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不太挑嘴,只有“不太爱吃”的,和“可以不吃”的,几乎没有完全拒绝吃的。什么原因呢?一则因为家庭条件不行,好吃的本来就少;二则我妈的厨艺是东北菜且毫无创意和天赋的水平,一切不常见的调料在她看来都是有害的,什么菜料都可以大乱炖,长此以往,我也渐渐对菜品没了期许,成为一个只能尝出来调料放了多少的人。
成年后跟朋友一起出去吃饭,经常是大家在感叹哎呀这家好难吃哦的时候,我还在埋头吃,等别人发现在座只剩我没表态的时候,桌上的菜已经被我吃得差不多了。
我对“难吃”这件事迟钝到什么地步呢?
以前我们上班的地儿楼下有个卖烧烤的,我经常加班到半夜跟同事一起去吃,吃了很多次之后,同事终于忍不住跟我吐槽:你没觉得他们家各种串已经硬到嚼着费劲的地步了吗?
我(一边用力嚼一边):啊,有吗?好像是有点。
同事:你有没有吃过街尽头那家XX烧烤?我带你去吃!
于是她当下打掉我手里的串,不顾我对没做完的工作的牵肠挂肚,强行把我带到远方的一家店里,点了和刚才一样的菜品。
这一家烧烤店顾客盈门,我等待的过程中其实已经焦灼烦躁不已,但最后拿到手的时候:啊,原来鸡爪可以这么酥、软、黏、香?香菇可以这么美味中透着劲道,而脆骨和肉串也可以这么入味好咬?
同事得意地问我:怎么样,好吃吧?
我:哦,是比刚才那一家强。
同事绝倒。
后来接触的各种大咖多了,也经常有人攒饭局去吃本地的高端馆子,什么最贵的火锅最贵的牛排,从米其林挖来的厨子做的铁板烧……反正哪家特别贵,总有人好奇味道能否副实,我也跟着吃了一些好吃的地方,但是目前为止,真的能让我觉得:嘿,还想再去!的,只有某某全熟牛排一家。原因:别的地方没有全熟的,吃不惯。
我吃饭基本上不太关注厨艺,一看用料:虾大不大,鱼肥不肥,牛肉嫩不嫩?二看调料:够不够辣,够不够酸,够不够咸?够,OK,可以,好吃!点赞!
对调料的依赖,已经超越了食材本身,什么肉类白煮一下都觉得很香(舌尖上的中国也说过,高级食材的处理方法都是最原始的,是不是有过类似的话),然后,蘸调料!
我曾经很爱吃寿司,后来发现自己其实是爱芥末和寿司酱油;而螃蟹呢,也不是重点,醋的正点程度和姜粉的香气才是决定我要不要吃的;火锅的灵魂是酱料,所以就算点了辣锅我也要在调料碗里弄很多二荆条和辣椒酱;扇贝就更不必讲,好不好吃全看蒜蓉质量。
如果有一天穷到吃不起好菜,我大概会把所有钱花在调料上,然后就馒头度日。
由于我自己实在是不会品菜,所以也没有精进厨艺的打算(或者这两者的关系是反过来的)。我对做饭白目到了什么程度呢?基本就是只会烧开水煮面、煮蛋,有一次看到和菜头写了一篇“镜面蒸蛋”的做法,激动地想做个实验,但把流程反复研究了几遍,发觉他没有提到什么叫“蒸”。蒸是什么意思?我一个只会煮东西的人对着铁锅一筹莫展,最后还是要靠百度。
不过,虽然我自己对美食毫无领悟力,我对于会搞吃的东西的人,还是很崇敬的。高层次的美食是一种艺术,倒不是说它必须具备可观赏性,而是在我们看来,真的很难。光是食材与时间与步骤与手法的四者的和谐,就已经很讲技术,悟性与反复操练缺一不可。
我自己虽然已与厨艺无缘,但还是希望外外或者自己的孩子,有机会体验到做菜的乐趣,用心对待食物,也是我们用心对待生活的一部分吧。
对美食没有什么期许,也不挑嘴的我,也还是会支持另一半的做菜喜好,非常热情地陪在旁边打下手,吃干净,负责表扬、洗碗、收拾厨房。
可能我本质是个臭男人吧。
-END-
上一篇:
追上校花,总共只需要三步。
▼点击图片进入团购
你怎么能没有一对儿好护膝呢?
女星们分享的私密护理经历,让人震惊!!
你们催了一万遍的阿玛尼限时来秒杀了!
拥有它,满天星光在手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