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吃枇杷的时节
但多数人还不晓得重庆有座山
也与枇杷有关
名曰枇杷山
它为啥子叫枇杷山
得名有多久
一切得从旧时的重庆城说起
旧时的重庆城,指九开八闭的十七道城门以内范围。城内最高的地方是五福宫,也就是今天的金汤街渝中区水厂的储水池一带;比五福宫高的,有鹅项颈、佛图关;离得最近的,就是通远门外,今天叫枇杷山的一座山。可在当年,通远门外都是官山坡,枇杷山还是荒山野岭,并没有名字。
重庆市成立后,当局开发新市区,其中的中干道从七星岗起,经枇杷山的半山腰,通往两路口、上清寺,最后到曾家岩。道路通了,有了店铺、街巷,但仍然没有枇杷山这一地名,先有川军将领王陵基修建的一座公馆别墅,取名王园。
四十年代初,一本叫《重庆旅游指南》的小册子上,附有地图一张。大致在今三院一带画了一圈围墙,标上了“枇杷山”三字,这是最早出现在地图上的枇杷山。至此,城外新市区有了一个叫“枇杷山”的地名。
虽说此时有了枇杷山之名,但仅限于这围墙之内一块,整座枇杷山大的范围上,仍称为神仙洞。小地名以王陵基公馆的王园、飞来寺等为名称,但以王园名声最大。重庆解放初期,王园为重庆市人民政府驻地。五十年代中期,重庆市建设局发布通告,撤销“王园”地名,以枇杷山地名代之。
为什么取名枇杷山?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早年山上有很多野生的枇杷树,所以取名枇杷山。
另一种是传说从江北看过来,这座山的形状如同一把琵琶,取名琵琶山。琵琶能弹出天籁之音,有耳福却无口惠。枇杷野生,熟了能饱口福。乡人多实惠,取其谐音,将琵琶山改叫为枇杷山。
神仙洞,早已不存,曾是祭祀八洞神仙的道观,山门有“蓬莱洞天”四字。后来,观外建起的一条街,乡人就取名神仙洞街。文革中,神仙洞街改名枇杷山正街,该名沿用至今。
纯阳洞,是祭祀纯阳子吕洞宾的道观。原本是路边石壁上打出一个小洞,雕了一尊纯阳子的石像。后有人集资建庙,把石洞盖进庙内。清末因年久失修,大殿垮掉。民国初期,乡绅又集资修复。
盐锅骑石。形状远看像朵蘑菇,所以得了盐锅骑石的名字。
茶亭,在枇杷山的高处。主要卖些解渴的茶水,送别时的豆豆酒,行路时穿的草鞋。也根据时令,卖些稀饭凉面、馒头包子烤红苕之类的简单吃食。
三架坡。这是一段很陡的石梯坎路,有三层平台,每层数十步或近百步梯坎,倚山就势曲折而上,故名三架坡。
飞来寺。据传说,飞来寺坐落在石壁之上,从山下往上看,似悬空在天上。有人以杭州的冷泉亭联“泉自何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之意,取名飞来寺。
来源:重庆晚报
编辑:刘嘉莹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