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成为汀州古城景观的一大特色,现保存下来的古城墙将古城门及其古城楼,还有风格独特的的汀州府城隍庙、汀州云骧阁、汀州南禅寺等众多古迹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内涵。
东门古民居
古城墙已有1200多年历史,始建于唐大历四年。保留下来的城墙将古城门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全长一千五百多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吉门
五通门
广储门又名三元阁,建于唐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墙基础由花岗石所砌筑,青砖斗拱,三重递进,总长8.55米,拱门高3.4米,遗有唐代八角复盆式础柱。
双阴塔是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和宋代古井“学府阴塔”的合称
。与地面的塔正好相反,倒置于地底,故称“阴塔”,是中国罕见的古井。1989年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山脚下老古井,据说是长汀城里最古老的一口井,所以人们称它为老古井。老古井的水是从后面卧龙山渗透来的山泉水,井水清澈,雨季井水不溢,旱季井水不枯,周围老百姓祖祖辈辈都饮用这口井水。
店头街是长汀的四大历史传统街区之一,也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业街区。它位于长汀人口最稠密的市区,是一条典型的明清时期手工艺百业街。
大夫第是古代中国高级官吏修建府邸的一种通称,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就是士大夫的门第。汀州大夫第属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也称客家四合院建筑。整座大夫第大都由美轮美奂的精美木雕组建而成。
刘氏家庙始建于北宋淳化三年(992),为刘氏八闽始祖刘祥公七代孙河南怀庆府尹刘参常为首倡建,是江南刘氏五大宗祠之一。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家庙座北朝南,总共有房间69间。始祖刘祥公繁衍的客家后裔,播居国内各省及海外20多个国家。
画家上官周故居,座落乌石巷里。是一座木构架,悬山顶式的客家民居厅堂式古建筑,名叫“冀纶堂”,作为书院兼备宗祠用。“冀纶堂”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迄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汀州府城隍庙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气势雄伟,也是汀州著名古建筑之一。汀州府城隍庙祀奉的是闽王王审知,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至今1200多年了。
汀州府文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占地1550平方米。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明间为龙凤藻井,次间为井口天花,屋顶为桔黄琉璃瓦封盖,地面铺方形青砖。
汀州天后宫始建于宋代,供奉护海女神妈祖神像。前后殿檐两侧为石雕龙柱。前殿明间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5580平方米。后殿明间正厅为方形藻井,使用双层如意斗拱承托,四角有垂球雕饰。1989年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同时也是长汀县博物馆,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宣告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馆内设有“汀州客家博物馆陈列展览”、“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瞿秋白被囚处”、“汀州试院旧址”和唐代古柏等参观游览内容。大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宣言。
汀州试院
汀州试院始建于宋代,庭院式结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由门楼、空坪、大堂、后厅、厢房和数幢平房相接组成。是汀属八县八邑科举应试秀才的场所。院内两棵珍稀罕见的唐代双柏,参天繁茂,蔚为奇观。
该址原为中华基督教会,由礼拜堂、后楼房组成,砖木结构,座西向东,建筑面积644平方米。1932年春,中共闽粤赣省委(福建省委)机关设在这里,内设组织、宣传、妇女等部。罗明、刘晓、陈潭秋、刘少奇等先后任省委书记。周恩来同志来到长汀后居住在这里。
福音医院(中央红色医院前身)原为英国教会医院。由门房、礼拜堂、病房、医疗室、手术室等六幢平房组成,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655平方米。毛泽东、陈赓、徐特立、周以粟、伍修权、贺子珍等曾在福音医院休养所治病疗养。1933年医院迁往瑞金,正式命名为中央红色医院。
辛耕别墅是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朱德旧居。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长汀城,司令部、政治部驻在这里。该址为庭院式的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23平方米。
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原是张家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福建省总工会在此设立。刘少奇同志到长汀视察工作时住在这里。该址由前厅、后厅及后楼组成,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37平方米。
云骧阁建于唐大历年间,是座典型的南方古代楼阁建筑。它建于唐大历年间,集奇山、碧水、古木、桥梁、楼阁于一体,具有中国园林建筑的鲜明特征,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云骧风月”。1929年3月,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机关设在这里。
客家母亲园是世界客属公祭圣地,位于长汀五通桥汀江与金沙河交汇处,形状如一般正在航行的木船,船中央的青石雕像为客家母亲像。这里每年均举办公祭活动,吸引大批海内外客家人前来寻根谒祖。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位于县城罗汉岭。1935年春,瞿秋白在转移中不幸被捕,被囚于汀州试院。同年6月18日秋白在中山公园凉亭(秋白亭)里饮酒后,从容走向刑场,英勇就义于罗汉岭。1953年在罗汉岭立瞿秋白纪念碑。
位于县城西门罗汉岭杨成武将军广场东侧。全馆分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4个部分。该馆与杨成武将军铜像、杨成武将军广场联成一体。
南禅寺是一座古老的庙宇,它始建于唐朝五代周显德年间(954年),是古代汀州驰名的八寺之一,由著名高僧惠臻开创,原名“南山同庆禅院”。因火灾于明代万历年间重建,并改名“南禅寺”。新南禅寺占地80多亩,规模大,规格高,是赣南、闽西最大的佛教丛林。
卧龙山位于城北,因“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与群峰相属,如龙盘屈而卧,中分九支,故名卧龙”。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龙山白云”。卧龙山巅的北极楼、金沙寺建于宋代,楼内还保存“雄镇闽西”四字大匾额。
金沙寺位于卧龙山之巅,是一座古老的庙宇,建于宋代。金沙寺坐北朝南,背后是陡峭的山崖,俗称“北极楼”。
朝斗岩风景区位于县城南郊,与卧龙山遥遥相对。山上大雄宝殿内塑有罕见的反坐面壁菩萨。是汀州八景之一“朝斗烟霞”。1933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大雄宝殿召开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
汀江龙门位于长汀县北部庵杰乡涵前村,古称龙门峡,距离县城30公里。这里的山水十分神奇秀丽,是长汀12胜景之一。帽盒山脚下有一天然石洞如仙斧劈两峡成门,上端似桥穹形,洞深数十丈,洞顶岩石壁立,盘亘不见天日,悬崖上镌刻“龙门”两字。汀江龙门的形成是因古代地壳变动所致,山崖由石灰岩构成,造就了如此美好的景致。
是长汀县的十大名山之一,坐落于闽赣边境的四都镇红寮村,海拔1036米,峰峦叠翠,万木峥嵘,被世人赞誉为“神仙之府”。山上有一座古庙的——罗公祖师庙,据县志记载,它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了。
归龙山风动石
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原名钟屋村,,距长汀县城40公里。1934年9月30日红军接到命令撤出阵地,在这里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钟屋村成为红军长征第一村,长汀县成为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中复村内聚集了三种典型的客家建筑,一是客家祠堂观寿公祠,二是超坊客家围屋,三是客家屋桥接龙桥。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汀县三洲镇,2014年11月11日开园,是全省第四个、龙岩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公园以客家母亲河——汀江的保护为主题,同时展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集河流湿地保护与恢复、生态文明教育、科研监测、休闲体验于一体。
马罗梯田位于长汀县童坊镇肖岭村和马罗村,海拔高地势陡,800余亩稻田都在陡坡之上。端午前后梯田灌水,中秋前后稻谷熟了,春节前后容易形成云海,使这里成为游玩摄影胜地。
涂坊围屋也称涂氏凤如围屋,位于长汀县涂坊镇,建于清乾隆,穿斗抬梁式木架构,单檐悬山顶。由门楼、池塘、空坪、正门、下厅、中厅、上厅、后厅、后花台、左右两排横屋、前后围屋等建筑组成。占地3617平方米,建筑平面呈椭圆形,是客家民居中典型的全围式传统民居。
河田是长汀著名的古镇,离县城20公里。河田古街号称3里长,街道笔直令人称奇。河田老街上有二十多座客家宗祠,这些宗祠都具有鲜明的客家祠堂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1.红色之旅一日游: 瞿秋白烈士纪念园、 福建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中央红色医院旧址-福音医院、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中华基督教堂、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张氏家祠、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云香阁、中共福建省委召开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旧址-朝斗岩大雄宝殿
2.历史文化名城一日游:汀州试院、汀州文庙、 明清古街(店头街)、汀州古城墙、汀州天后宫、云香阁客家母亲园、客家文化研究中心、龙潭、朝斗岩风景区、南禅寺。
3.归龙山、汀江源头龙门、长征第一村中复村和河田宗祠一条街一日游则都需要单独一天时间。
注:长汀县汽车站有到以上涉及各乡镇的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