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琳琳,女,1985年2月出生,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于药代动力学原理的中药个体精准用药调控机制研究。近三年,累计发表SCI论文32篇(总影响因子151.295),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包括pharmacological research、AAPS Journal、Oncotarget论文14篇(累计影响因子52.155),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55.80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1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国际合作2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和省级课题3项;参获中国授权专利4项。2016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青年珠江学者”,2017年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附子和黄芪是中医临床应用中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重要中药。但附子毒性个体差异大、用药安全窗窄,而黄芪药效个体差异大、量效关系不明确。故研究者以中药附子和黄芪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复杂的化学体系,采用药代动力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揭示机体防御附子毒性发生的新机制,阐明影响黄芪在肝癌辅助治疗中个体化差异的生物学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精准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一定的药代动力学基础与依据。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工作发现药物代谢酶(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DMEs)、外排转运蛋白(Efflux transporters, ETs) 和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s, NRs) 是调控中药黄芪和附子毒/效敏感性差异的关键靶点,其与毒/效成分的相互作用是个体化精准用药的重要依据。基于DMEs/ETs/NRs三靶点,研究团队采用多祖源杂交系(Diversity outbred, DO)小鼠和(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PDX)人源化小鼠模型模拟临床个体化给药特征,以代表性中药黄芪和附子为例,采用基因组及蛋白组学技术,开展中药个体化精准用药的药代动力学基础研究,为黄芪精准防治肝癌和附子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