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文新闻部
张金栋
中国1月银行结售汇数据不出意外地亮眼,外部环境不断改善提升市场信心,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持续好转;2月由于有春节假期因素,存在一定扰动,不过从中美谈判进展以及市场的交投情况看,2月结售汇形势仍可乐观估计,但中美谈判仍存一定不确定性,因此不排除短期跨境资金出现异动的可能。
去年12月中美首脑会谈之后,人民币从6.98元附近开始回升,1月开始市场对美国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以及美联储加息大概率进入尾声的揣测,大幅缓和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伴随美指调整,人民币反而出现升值预期,加上中美谈判进展顺利,市场不安情绪明显缓解。
1月银行结售汇出现七个月来首次顺差,如果扣除银行自身结售汇因素,1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规模更为可观;根据外管局公布的数据,1月经远期履约调整之后的代客结售汇顺差为138.9亿美元,创八个月新高。
其中1月远期代客结售汇履约净额为净结汇13亿美元,为三年半以来首次净结汇,上次出现远期代客净结汇还是在8.11汇改之前。另外1月远期代客结售汇签约净额为66.4亿美元,随低于上月水平,为连续五个月实现净结汇,这有利于结改善未来的结售汇形势。
1月银行结售汇意愿也大幅收窄,1月银行结汇意愿从上月的59.9升至63.4%,而1月银行售汇意愿则从65.1%下降至63.9,结售汇意愿明显收窄,市场预期也大幅改善。
今年1月人民币升2.39%,为一年来最大月升幅,同期美指跌0.68%;另外1月境外机构继续增持中国人民币资产,这也帮助改善结售汇形势;外管局公布的1月细项数据显示,1月代客结售汇资本和金融项的顺差58亿美元,创出四年来最大单月顺差,上月为逆差35亿美元。
数据表现和之前中国央行公布的1月外储和外占变化相符;1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连续第六个月下降,但降幅为半年最低,显示人民币贬值预期已明显缓解。1月末外汇储备实现三连升,当月增幅创下一年来最好表现。
据上清所和中债登的数据,1月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总托管量环比增加250亿,其中国债增持26亿元,政金债减持36亿元,信用债增持52亿元,同业存单增持193亿元。
同时根据EIKON终端统计,1月沪港通深港通北上资金超660亿元,亦创出记录新高,表明外资明显看好人民币资产,资金不断流入中国。
**2月结售汇或仍无虞**
由于春节长假因素,2月交易日明显减少,加上春节旅游购汇需求不少,这或对2月结售汇形势带来一定扰动,不过2月人民币仍整体偏强,且中美谈判仍持续推进,这也助力资金持续回流,可以估计2月结售汇状况仍大体向好。
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此前延后的结汇需求被逐步释放,这料继续改善结售汇状况;另外中国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包括中国国债等被纳入全球指数,这些都可能会为帮助改善结售汇状况。
从今年至今,美指累计升0.46%,人民币亦升2.08%,表现明显强于同期美指。若从一篮子货币表现看,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至去年12月初探底92.18低点之后转升,截止本周五已经升至94.85,刷新逾七个月新高,指数走势也表明人民币已基本摆脱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