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石扉客栈
致力于解释一切媒体和传播现象。
51好读  ›  专栏  ›  新石扉客栈

观察 | 内容优质的财新,用户体验实在太糟糕

新石扉客栈  · 公众号  · 时评  · 2018-10-24 11:00

正文

财新传媒是目前硕果仅存的最受尊敬的媒体,没有之一。澎湃、新京报等其他新生市场化媒体不幸要被经常征用为各种污名化文宣任务背书,财新因各种原因幸免于此。


自从财新传媒迫于经营压力推出收费阅读政策以来,关于财新平台的用户体验吐槽,在我所在的群里不时会冒头。


近日,群里的吐槽君们又现身了,纷纷对财新平台的收费模式和用户体验再次提出了不满和困惑,一名财新会员群友以调侃语气表达了隐隐的担忧,“很多人因为用户体验不愿续费了,财新危险”。


我安排助理收集了部分吐槽内容,经吐槽者本人审定后发布如下。这些内容见仁见智,特别是金宏伟律师和前财新员工现PR达人王以超王大师的内容,十分认真。


众所周知,财新有自己很难改变的企业文化,还是希望这些意见能多少有助于财新平台尽快调优用户体验,做大做强。



舟亦洲

又要买财新通,一年498元,有没有财新同仁,给点优惠,或者可以升级的?

舟亦洲

财新通,我已经够了。还有数据通,没有用过。

鞠靖

财新这个价格体系说得太复杂,花钱不知道能看啥。我之前付费了,结果还是很多东西不能看,越这样越失去继续付更多钱的意愿,觉得看懂不同档次产品太累。当然,可以说是我自己有责任,没有仔细看产品,但反过来也可以说财新设计得太复杂了。

姜鹏

我也觉得

糖*

最近好像没有默认登陆了是不是?我每次都要输用户名和密码,而且,用邮箱注册的似乎不能再绑定微信。我明明交了钱,但是每次都让我重新登录,手输邮箱和密码,我邮箱还特长……这是我主要吐槽的点,其实可以把各种登录的方式打通,按说这应该不是一个太复杂的问题。比如说用邮箱注册的人也可以同时绑定微信绑定手机,现在最原始的注册状态是什么,就只能使用这个登陆,而且还没法默认保存,每次看的时候每次都要登陆,因此好多文章,我都懒得看了。

舟亦洲

其实,收费也有一个弊端,文章的传播受到一定的影响。或者采取,看5-10秒广告,然后可以看。让广告主付费。而且有的文章,我想复制,却不行,只能网页打印了。财新,缺一个产品体验官。财新写互联网的文章很多,但财新最缺互联网思维。

石扉客

既然是收费阅读,当然要有这个配套的防拷贝技术设置

舟亦洲

我已经付费了,为什么不能复制下来保存?我买杂志,我也可以复印啊。如果我把复制的文字,放在公号或其他传播途径上,那是侵权。我作为自己保存和研究,也不行?

王野~设计

其实防复制没啥用。截个屏,用识别软件,5分钟就解决了

刘万永

财新的报道挺好的,但我一直认为新闻付费此路不通,应该向转载者而非消费者收费。

王天定

或许只有一两家媒体能够走通用户付费的路,财新能不能走通,再看喽。

曹国星

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都是收费的。但财新的这个收费系统做的很差劲,体验很差,而且运营也很差,应该有一定额度的这个免费,然后有各种赠送各种打折的方式。

小尤

财新的付费系统真的不能忍

江中彦

付过一次,但再也不会用,不惯这种臭毛病。

姜鹏

感觉和理发办卡差不多,喜欢了单次单篇消费。前几天,我放弃了续费。

舟亦洲

财新应该推出限时免费内容,比如12小时免费。过了,就收费。

读者甲

部分有的,可能你没注意到。

黄柯杰

财新付费系统是我见过最差的,没有之一

读者甲

大家对财新的收费(体验)吐槽好得很。吐槽越厉害越有可能改进。

黄阿狗

收费系统设计烂,是外包公司做得不好的原因,当然本质上来说没有好的产品经理跟进。

曹国星

是内部没有懂的人吧。对专业不尊重,不了解,不重视

那个吴小明

财新的技术的确很烂

张*

可以引进阿里腾讯等互联网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吧,技术也是个问题,对于一家纯媒体来说,搞媒体专业,开发系统不专业

胖多多

技术不难,意识问题吧

黄阿狗

技术一点都不难,外包技术公司做,提要求就是了。

单篇、包月(自动续费)、包年优惠,只要这三个选项就够了。网络阅读做了好多年了,相当成熟。

张*

本单位也要有技术人才对接,技术人才工资很高,媒体未必适应。

黄阿狗

如果单纯是收费模式的话 那倒不需要太高

舟亦洲

弄个调查问卷,财新的用户体验肯定是很差的。

胖多多

@ 糖* 把本群的意见和你的用户体验写个报告给王烁和继伟吧。

胡一刀

从财新通用户体验看纸媒互联网转型的技术之困?

舟亦洲

体验非常糟糕。

猪猡懦夫

我的财新账号想不起来,用苹果账号不能恢复购买

鸡主任

1.付费阅读没问题。2.用户体验很糟糕。3.体制问题无法改变。4.继续能活,继续高端新闻。

无法无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