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过两个多月,深陷“财务造假”质疑的诺辉健康,这家昔日的精准医疗独角兽,在港股停牌时间就要满一年了。
根据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若主板公司的证券连续停牌达到 18 个月,港交所可取消其上市地位。
为了尽快复牌保住上市公司的地位,诺辉健康选择了“壮士断臂”。
2025年2月12日,诺辉健康发布公告,在当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之一、前董事长兼CEO朱叶青先生,被公司董事会正式罢免执行董事职务。
投票结果显示,罢免朱叶青的动议得到了股东大会一边倒的支持:支持该决议案的票数为1.16亿票,占比79.89%;反对票数仅为2923.7万票,占比20.11%。
诺辉健康由朱叶青(CEO)、陈一友(CSO)、吕宁(CTO)、姚纳新(董事)四位北大校友于2015年创立,专注于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开发。
2021年2月,诺辉健康登陆港交所,迎来了企业的高光时刻:首日市值突破300亿港元,成为行业标杆。
但是好景不长,诺辉健康的财务数据引发了市场越来越多的议论。
2022年,公司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259%,但应收账款激增336.8%至5.84亿元,远超营收增速。
2023年上半年,诺辉健康营收8.21亿元,但是应收账款进一步增至10.17亿元。
异常暴增的应收账款暴,引发市场对“压货”模式的质疑。
2023年8月15日,做空机构Capital Watch率先向诺辉健康发难。
一份Capital Watch发布《关于诺辉健康财务数据造假的调查报告》认为:诺辉公司很可能通过压货策略虚增其销售收入。
依据Capital Watch对诺辉健康2022年全年销售资料的推测,他们认为诺辉健康实际销售额可能仅为7695万元人民币,与其公布的7.65亿元相差近9倍。
消息传出,全市场哗然,但是诺辉健康极力否认了Capital Watch的上述指控。
当时,诺辉健康发布声明称:Capital Watch及其实控人朱某,以不实报告恶意扰乱市场秩序,并严重损害我公司和股东权益;我公司已向杭州当地警方提起刑事诉讼并得到正式受理。我们将遵照相应法律程序保护公司和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
鉴于Capital Watch只是一个私营的机构,这次对于诺辉健康的造假指控,并没有引发实质性的后果。
直到2024年3月27日,诺辉健康的审计机构德勤公开跳反。
德勤以公开的方式,直接质疑了诺辉健康若干营销活动的商业实质和商业合理性,包括:诺辉健康的明星产品“常卫清”若干销售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商业合理性;噗噗管或幽幽管的销售交易的有效性;一级若干销售及营销开支的有效性。
可以认为,这种全市场罕见的审计机构都不愿意配合的情况,做实了此前Capital Watch对诺辉健康的造假指控,并非空穴来风。
随后,诺辉健康紧急停牌,并且成立了所谓独立调查委员会。
直到近半年后的2024年9月9日,诺辉健康方面并没有拿出任何调查结果,德勤直接公司核数师的职务,甩手不干了。
同时,诺辉健康的CFO高煜、联席公司秘书莫明慧也纷纷离职。
2024年12月31日:诺辉健康发布公告称,朱叶青因个人健康原因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务,由非执行董事姚纳新接任。
从公开信息看,朱叶青的这次离职并不和谐,董事会公告直言其“管理风格与董事会存在重大差异,允许朱叶青继续参与公司的管理并不符合公司及其他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
同时,诺辉健康在公告中表示,鉴于朱叶青仅辞去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而不是执行董事的职位,董事会已决议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罢免朱叶青的执行董事职务。
从上述总总迹象来看,诺辉健康要从这次“造假指控”种全身而退,基本上可能性很小了。
这一事件,不仅对诺辉健康自身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对整个癌症早筛行业的信心产生了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