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姻市场其实早已进入“剩男”时代,但公众的目光仍聚焦“剩女”。“剩女”承受着比“剩男”更大的社会压力。她们年过28岁就算“剩”了,而男性可以被容忍到35岁。
在“剩女”这个反动词汇背后,其实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群拥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的优秀女性。她们有事业和故事,有追求和要求,有技能和情趣,有圈子和朋友,只是没有结婚。
她们之中,绝大多数不拒绝婚姻,只是拒绝不完美的选择。她们也想找到“真命天子”,但或者是运气还没到,或者是未婚男人跟她们想的不一样。她们有的选择继续单身,有的被迫进入相亲和猎婚市场。
她们并不孤单,只是偶尔焦虑。社会对她们最小的帮助,应该是宽容;男性对她们最大的赞美,应该是真爱。毕竟,她们的状态既是自我选择也是社会造就的结果,她们没有伤害谁。
剩女面临着严重社会歧视。图/电影《剩者为王》
单身和婚姻一样,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请还给她们选择的自由。
某种程度上讲,单身其实是个伪命题。很多时候,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单身就必然孤独,单身就意味着失败。其实,孤独的真正来源并非无人陪伴,而是不完整的内心、贫乏的个人世界、狭隘而短浅的视界以及无边无际难以控制的欲望,所以,真正的问题永远是:你能否勇敢而独立地去建立自己的生活标准,去开创一种更为积极的生活方式。
单身被妖魔化由来已久。事实上,这也不独是中国人才有的偏见。在许多国家,单身成年人在他者视角下的群像描绘,总是颓丧而不幸的。
日本作家酒井顺子以自嘲的口吻在2006年出版的《败犬的远吠》写道:平庸又无能的女人,只要结婚生子,就是一只胜犬,而美丽又能干的女人,只要过了适婚年龄还是单身,就是一只败犬,整个人生都是失败的、不可能幸福的。
无论颜值高低,只要单身,女人就会被加上挑剔、强势、古怪、咄咄逼人、不解风情甚至性冷淡的标签。而男人的待遇也不见得好到哪去,英国作家塞缪尔早就给单身男人下了判词:“满脑子是怨恨,出语尖酸,牢骚满腹,暴躁易怒,幸灾乐祸,一个人活着,既无感情,也不能令他人感动,这不是自绝于人类,而是被人类排除在外……”
公园相亲会如今已成为父母们的天下。
对于选择单身、完全有能力把自己生活安排好的人,自律不是问题。至于那些把婚姻当作救命稻草的,连一个人的日子都过不好,如何过好两个人的生活?单身或婚姻,都是聪明人才能玩好的游戏,根本不必相互妖魔化。
无论单身还是已婚,其实每个人都是心灵上的单身。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的一个发现是,与以往相比,今天有更多的人选择独居生活,是因为有更多的人能够负担这样的生活。
“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个人的自由对自身权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这些都是自我们青春期起直到生命终结,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价值。独居生活使人们可以在适宜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独自居住的好处不胜枚举,单身女性因而有了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来避开来自家庭朋友的社会压力,并充分发展自我。她可以工作到深夜而不用担心其他人的想法,她可以有时间阅读以丰富内心,她可以观察自身,自省以改变自己的外表形象,最重要的是,她的隐私得到了保障,并可以更自由地体验冒险和纵欲的生活。”
虽被称为剩女,但也可以享受生活。图/林志玲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这样写:“每一个人对别人而言,总是显得深奥而神秘。那些在黑暗中的聚拢在一起的住宅,各自隐藏着自己的秘密;每幢房子的每个房间,又各自关闭着自己的秘密;而各个房间里数千只胸膛里跳动的每一颗心,即使对于它最亲近的另一颗心,也是一个秘密。”
婚姻与单身生活,都可以成为一座秘密花园。它拥有无数独立的领地,生长出无数妖艳花朵——在这座花园中,没有一朵花能够成为另一朵花的花蕊,没有一棵树能够成为另一棵树的依靠。
让想结婚的结婚、想单身的单身——让每一道目光都有权利望向内心最深沉的愿望,让每一个自我,都有机会生长成为坚固完整的城堡。
新周刊授权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