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学人,市场经济的坚定代言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人民币,重磅信号! ·  昨天  
腾讯财讯  ·  一周机会前瞻|CES消费电子盛宴来袭;AI汽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学人

中国股市30年:不管你有多恨它,亦或你有多爱它,存在即合理……

中国经济学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13 20:24

正文



作者:青果乐园Snow哥

本文整合自长根资本、知乎等


前言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但是同时各种新潮思想也随时要应付相应的政治风险。


资本市场构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佩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的那20个研究生。他们在1984年写的一篇“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引爆金融界。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直接引发了当时的股份制热潮。


本文作者希望同大家一起回望中国股市近30年发展轨迹,学习中国证券行业先辈上下求索的智慧和勇气,感知中国股市浮浮沉沉,牛熊交替,学会敬畏和坚守股市交易规则。



一、股市的诞生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


飞乐当时得天时地利人和,在1984年7月,上海颁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飞乐抓住这一次机会,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生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中国第一张上市公司股票


就这样,“小飞乐”承担起了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曾于1984年公开发行“飞乐音响”股票)开设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部诞生,产生了股票交易。


这一阶段,涉及到两个重要人物


黄贵显(静安分公司经理,后更名为静安证券营业部)


主导“飞乐音响”股票的发行,在1986年9月静安营业部开设交易柜台批准成立,在他的努力下新中国真正意义上出现了股票交易



秦其斌(前飞乐音响董事长)


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果断的人,跟吴邦国关系很要好,在领导下面自然得做出点成绩来啊,1984年上半年,他便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



量变到质变:由于后续股票交易的火爆,已经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公司开始发行股票,为了规范化,同时加深金融改革,大的背景是改革开放-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


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以当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有上证综合指数,俗称“沪指”。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请注意:目前所讲的深指全称为“深证成分股指数”,并不是指“深证综合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国际上证券交易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两种:


口头竞价

电子计算机交易系统


尽管上交所的交易规则中规定的是口头竞价和计算机交易两种方式,其实“宝”全部押在电子计算机交易上。


可以讲,这是一种极大胆的、跨越式的发展,因为当时连最简单、最基础的交易方法都没有掌握,一下子就进入电子交易领域,谁也不敢保证此事能够成功。


评论家会说到中国的股市用十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这其中,电子交易系统的建设功不可没。


两大交易所的正式营业正式标志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真正建立。也表明了当时改革开放背景下敢于尝试资本市场的勇气。在当时国际舆论环境下,形成了中国社会化的股市。



二、起起落落、浮浮沉沉、牛熊交替


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永远的熊市,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牛熊交替,但是通过对具体中国的股市回顾,不难发现中国股市的一些常规特性。


No.1 第一次牛市(1990.12-1992.5) ,95-1429点


■ 老八股、取消涨停板


■ 持续时间:17个月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之后,当时挂牌的就只有8只股票,别号“老八股”,在当时,交易制度是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史2年半的持续上扬,1992年5月21日,上证交易所取消了涨跌停板限制,在这样的刺激下,一举达到了1429点的高位。


取消涨跌停板

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放开了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价格限制,并实行“T+0”交易规则,引发股市暴涨,当天,上证综合指数从前日收盘617点瞬间高开并收盘于1266点。一天之内上涨105%。就这样,中国股市第一次上演了“致富”奇迹,你必须得服!


No.1 第一次熊市(1992.5-1992.11), 1429-386点


■ 价值回归,新股认购


■持续时间:6个月


冲动之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较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暴跌目前看起来是不敢想象的,但是那时候的投资者还是接受了,可见股市和心态之间的关系(大涨大跌,生活都在继续,第一次熊市后股民的反应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时至今日,老股民偶尔会在喝茶时相互调侃,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8.10事件成为大跌爆发点: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打新自出现以来就是让股民疯狂的),发生了震惊全国的“8.10风波”,随后三天,上海股市受影响第一次狂泻,上证指数三天内暴跌400余点。


导致多数股民血本无归,此次风波也说明了股市的影响力不断地扩大但同时也说明了中国股民们被发财梦诱惑的如饥似渴失去理智。


这之后的两个月,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便成立了。成为中国大陆的最高证券管理权力机关。这也是“新股效应”的第一次“闪亮”登场。


No.2第二次牛市(1992.11-1993.2), 386-1558点


■ 邓小平南巡讲话


■ 持续时间:3个月


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着重提到中国股市的未来发展,瞬间成为舆论热点,他的公开讲话中,铿锵有力的表示对股市的立场就是“坚持的试”,股民重拾信心,3个月内快速上涨,涨幅达到了301%。


No.2 第二次熊市(1993.2-1994.8), 1558-325点 


■ 经济过热,紧缩调控、扩容、新股发行、大力发展国债市场


■ 持续时间:18个月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结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的膨胀。


疯狂扩容,物极必反: 

在92年底,两市上市公司仅有53家,但到了94年底,已经发展到291家,规模扩大了5.5倍。扩容导致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此举必然抽走一部分市场资金(申购新股与抄新股)抛出股票的同时,又缺少承接盘,这样大盘只能跌了。动荡第二次证明只要是大规模“新股”出现,总有一场腥风血雨。


No.3 第三次牛市(1994.8-1994.9), 325-1052点


■ 三大利好救市


■ 持续时间:1个月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多数股民们已经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国家的亲身儿子怎么能看着就此夭折,血浓于水,国家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来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三大利好


①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

②汇金将购入工中建三银行股票

③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但是,三大利好也就仅仅让牛市持续了一个月而已。



No.3 第三次熊市(1994.9-1995.5), 1052-582点


■ 信心丧失、紧缩政策、发展国债


■ 持续时间:8个月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就是流通盘要小,这也好炒(其实就是好投机,好拖动),但是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谈1995年的熊市,就不得不提国债期货,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深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融资紧迫,作为国家大儿子的股市状态很不稳定,于是只好将精力放在二儿子“国债期货”身上,为了大力发展国债市场,立即吸引了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No.4 第四次牛市(1995.5 三个交易日),582-926点


■ 证券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 持续时间:3天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三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太敏感)。


至此,中国的股市被投资界很大程度认为是“政策市”,这一说法也从一次牛市出现开始盛行。


3天的牛市充分说明了中国的股市投机性颇为严重,那时候还是纸媒盛行的年代,相关政策的风吹草动随时可能引发一场全国性的牛市或者熊市。



No.4 第四次熊市(1995.5-1996.1 ),926-512点


■ 限额、历史股票上市、绩优股普跌


■ 持续时间:8个月


短暂的三天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这一年,沪深股市均废除T+0 制度,实行T+1,来大力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被安排上市。股市的扩容的和政策的抑制,造成了6个月的漫漫熊市。


No.5第五次牛市(1996.1-1997.5), 512-1510点 


■ 绩优股价值投资


■ 持续时间:16个月


经过连续的下跌,管理层被迫停发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都未能阻止股指上扬。


经过了太多的起起伏伏,股市成长了,股民们的操作心态也成熟了一些,此时可以看出中国股民开始偏重于长线投资。


投机氛围稍有减弱,但就是一些好的现象始终持续不长,于是进入了第五次熊市。


No.5第五次熊市(1997.5-1999.5), 1510-1047点


■ 严重扩容 供求失衡


■ 持续时间:24个月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股市的跟风现象让一个正常的价值投资也变为了投机效应,似乎一次次证明大涨之后必有大跌,无论什么时候,股民永远是人心惶惶),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


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重大政策影响:

1997年5月10日开始,印花税由千三上调至千五。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No.6 第六次牛市(1999.5-2001.6),1047-2245点


■ 5.19行情、人民日报社论、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充裕、网络概念股爆发


■ 持续时间:24个月


监管层允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筹码已经非常之多,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有很高很高的期望,同时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影响(可见当时人民日报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中国即将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网络概念股盛极一时。


人们对新生事物总是抱有极大好奇心,从5.19行情来看,人们对于科技股热潮抱有极大的冲动,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当时对中国的首次冲击就已经十足震撼,由此,中国迎来了长达两年的大牛市。


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也确实没有让老股民失望,股民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一般人更了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趋势。


No.6 第六次熊市 (2001.6-2005.5), 2245-998点


■ 国有股减持


■ 持续时间:47个月


2001年的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股民门欢呼雀跃,但是马上就传来了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随后就是老股民终生难忘的4年漫漫熊市真如铁。


国有股的威力有多大?

国有股的数量巨大,哪怕只是一小部分抛到市场上,就会造成供应量突然放大,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就是,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上升;反之价格下跌,于是大盘拦腰一半,刀起刀落。


No.7 第七次牛市(2005.5-2007.10), 998-6124点


■ 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基金大规模发行


■ 持续时间:19个月


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利好消息,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进入到市场。5.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历史最高点)


总的来说,这一次牛市基本面支撑着整个行情,股权分制问题的解决,人民币升值,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全球经济繁荣拉动中国大规模出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QFII(人民币升值加速海外热钱流入)等利好消息。


利好消息总能推股市一把,只是程度大小而已,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说股市的内功还没修炼到位,总需要外部的刺激一下,才能促进整个血液循环。


No.7 第七次熊市(2007.10-2008.11), 6124-1664点


■ 通胀、基金暂停发行、次贷危机、大小非减持


■ 持续时间:13个月


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的资本市场都造成了沉重的影响,同时基金的暂停发行。这大概是多数股民们终生难忘但却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基金暂停发行是因为货币基金过度膨胀,货币市场的容量较上一年上升了30%,但是货币基金的数量却增加了一倍以上,于是证监会叫停基金。


NO.8第八次牛市(2008.11-2009.7), 1664-3478点


■ 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 持续时间:10个月


大名鼎鼎的“四万亿计划”毫无疑问的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暴涨109%。


2009年3月3日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想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2008年大环境很不好,汶川地震和美国的金融海啸,内忧外患,这时候出台四万亿计划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抵御了金融海啸的影响和振兴了国内经济,其积极作用远大于负面作用。这里不做赘述。


No.8 第八次熊市(2009.7-2010.7), 3478点-2319点


■ IPO重启、紧缩的宏观政策、欧洲债务危机


■ 持续时间:12个月


IPO的本质就是新股发行。IPO重启直接影响到其他股票的活跃程度。新股一直是股市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空的超强信号。


No.9 第九次牛市(2010.7-2010.11), 2319-3186点


■持续时间:3个月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泛滥、资源股大涨、人民币升值,诸多利好消息快速推进。


No.9 第九次熊市 (2010.11-2011.6), 3186-2661点


■ 紧缩调控、新股密集发行。通胀压力、经济增速放缓

■持续时间:7个月


其实,2009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有过一些牛熊交替,但是总体看来处于一个令人心寒的长期熊市。


这一段时间,美国股市红红火火,中国股市死气沉沉,交易振幅十分之小,市场总体相当萎靡(当然,12-14年的创业板开始兴起),一个下滑的大趋势中,无论何时下注都是赔钱。


那个熊市之所以漫长,就是因为07年的牛市太疯狂了,疯狂到印花税半夜鸡叫也打不下来,疯狂到汶川地震时候,国贸投行交易办公室里的员工没一个愿意走的。

  

随后迎来了新一轮的大牛市,也是最近的一次牛市:


2014.7-2015.6(2054点-5178点)


(不揭伤疤,此处省略一千字)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改革意味着进步,这一大环境毫无疑问利多股市,二是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全面推出,在改革的红利中,我们送走了长达7年的熊市。


最近的“股灾”,最沉重的思考


2015年6月股灾,场外配资的清理、场内融资和分级基金去杠杆新城的连锁效应,终于酿成一场灾难。暴跌也分为两个阶段。


Stage1 6月15-7月9日 融资盘强平或直接推送


Stage2 8月18日-8月26日,清理场外配资或有较高关联,很多躲过第一阶段的高手和大户,几乎都倒在了这一阶段的抄底路上。



三、大起大落之后的思考


按照正常的经济学来分析,中国股市绝对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没有之一。美国股市是市场化的结果,属于经济学的自然产生范围。但是中国的股市是在一系列政策背景下产生的,至今都是受政府干预程度很高。


那些让我们疼痛的IPO能够很大程度上引起股市波动,中国在控制IPO以稳定其羽翼未丰的股票市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90年以来中国多次暂停IPO。


中国的IPO价格往往被大大低估,因此投资者“打新”犹如购买彩票,对股民吸引力极大。根据一项研究,他们平均首日回报率为137%,相比之下,美国的IPO首日回报率为约17%,而其他新兴经济体为30%左右。而早些时候的IPO价格被平均低估了250%。


价值投资的苗头似乎能被一下子就掐灭,股民的蜂拥入市,和对个股的蜂拥交易,带动式的效应明显,投机氛围一直相当浓厚,中国的做市商制度不健全,以前是10个股票9个庄,现在情况虽然好多了,但是还有。


大量的投机行为是中国股市最明显的特征,这一种“盛况”跟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受教育程度有关,培养出正确价值观的投资氛围势在必行,其受政策影响程度高(79%的上市公司为公有制公司),说明股市的自身内循环不够健康,总是需要“政策”这只鞭子抽一下走一下。


长期看来仍然是熊长牛短的情况。如果想跟美国一样创造长达35年的长牛市,中国股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走,或许现在还只是初期阶段。可以想象,未来还会有阵阵剧痛和兴奋,但是最终的目的是拥有成熟的市场。


不管你有多恨它,亦或你有多爱它,存在即有理由。如果说它是江湖,是因为有厮杀也有侠义,有许多人选择退出江湖,也有许多也成为了大侠,去留一念之间,全凭修炼。


推荐关注中国经济学人新启动的专栏号

经济深观察 |经济的热度 观点的深度

扫码关注▼

ID:yhhhsbxz

经济深观察可留言互动哦~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有意进群者请添加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再受邀入群。


▼扫码加好友


感谢阅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如觉侵权,请于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ID:economistchina


热文推荐(关注公众号后回复数字)

回复117 ☞ 中国经济面临重大的困难和风险

回复118 ☞吴敬琏遇到了一个假的供给侧改革?

回复119 ☞ 美国减税才是真正的供给侧改革

回复120 ☞ 中美两件大事,万亿资本生死劫

回复121 ☞ 中美经济底牌:一切战争都是内政!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