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像视觉
爱影像视觉的生活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图虫APP  ·  OPENSEE摄影奖|苏里:摄影仅是人生游乐 ... ·  18 小时前  
胶卷迷俱乐部  ·  新年大快乐 | ... ·  4 天前  
玩转手机摄影  ·  第十届年味手机影像大赛精选作品 ·  1 周前  
玩转手机摄影  ·  新年这样拍,更有年味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像视觉

携X-Pro3误入神秘大楼,第二天整个人下不了床

影像视觉  · 公众号  · 摄影  · 2019-11-12 18:30

正文





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

 
就像四年磨一剑的富士X-Pro3,原以为它会是最完美的富士相机,颜值和性能都超级能打。
 
却没想到,屏幕内翻的设计和神秘的全新胶片模式,都让关注它的人死去活来好几遍。
 
然而,就在大家嘲笑富士工程师不懂用户体验,等着看翻车的好戏时,X-Pro3在上海低调发布,真机一出全网恶评退散。原本已经被列入死亡名单的X-Pro3瞬间满血复活。但很快曝出的X-Pro3市场指导价格,让那些还在高呼爱了爱了的人们遭遇当头棒喝。
 
一万出头的豪华标价或许并不能阻挡富士粉的购买欲,而大多数观望的人们更好奇这台相机到底怎么用,好不好用,以及哪里可以试用。



取景器


半个月前的发布会,我们带着大家上手了X-Pro3。短暂的使用后,发现机身上最值得关注的改变首先是来自取景器。


X-Pro3主打“纯粹的摄影”概念,鼓励用户尽量使用取景器构图拍摄,这就意味着它的取景器必须变得足够好用。


X-Pro3有了更大的取景器


区别于X-Pro2小而窄的取景目镜,X-Pro3的目镜直径更大,带来了更多的进光量,从而让光学取景器更加明亮,取景构图更舒服。


▲ X-Pro2的0.60倍光学取景器视角


▲ X-Pro3的0.52倍光学取景器视角


新的光学取景器放大倍率约为0.52,最大支持23mm镜头线框(等效全画幅35mm视角)。


▲广角镜头还是老老实实用EVF或者显示屏吧


此外,X-Pro3的电子取景器搭载约369万像素OLED彩色取景器,取景器覆盖了sRGB色彩空间的97%,可提供最真实的色彩还原。亮度和对比度方面都比前一代机型进步很多。“增强”性能模式下,该选项会在各帧之间插入黑框以减少EVF电子取景在拍摄高速运动物体中产生的画面延迟,从而提供约200fps的等效刷新率。

 

单从取景器参数来看,X-Pro3变得更易用,同时轻松捍卫了自己X系列的旗舰地位。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柴仁缘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柴仁缘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柴仁缘


全新设计的混合取景器带来了实实在在体验升级。大而圆的目镜,让摄影师从手持相机的放松状态到瞬间举起相机取景拍摄的准确度更高。清晰明亮的电子取景器让每一秒的画面都真实呈现,超高的刷新率甚至可以边走边对焦拍摄。通过取景器回放照片变得更轻松。


就如富士宣传的那样,这一些都是为让摄影师通过取景器,心无旁骛地专注创作。



显示屏


互联网上对X-Pro3的吐槽主要是针对显示屏的设计。


在X-Pro2的时候就一直有人嚷嚷固定屏幕不好用,而X-Pro3这次“大开口”的屏幕更是被网友看做“多此一举”“邯郸学步”的失败设计。“隐藏式”显示屏奇怪的开合角度缺乏易用性,展开后又破坏了相机的整体性和观赏性。


而实际情况真的如网友们说的那样不堪吗?


也是也不是。



基于X-Pro2的使用习惯,拍照,回看,设置菜单,都会频繁用到显示屏。
 
现在这些都集成在取景器里。
 
能用吗,能用;习惯吗,未必。
 
对于用不惯的用户,X-Pro3也没有“赶尽杀绝”。
 
轻轻一翻,屏幕立刻出现。就像小型的手持摄像机那样,每次使用都要翻开屏幕。
 
借助这个屏幕,可以实现腰平取景。比用取景器更加低调,在低角度构图时非常方便。


▲媒体老师亲自示范,真香!


相比大部分拥有翻折屏的相机,X-Pro3的屏幕设计十分清爽,90度展开的屏幕上菜单选项一览无余。



当180度展开,屏幕与机身还有取景器平行,可用于调整菜单设置、照片拍摄以及视频录制。


▲X-Pro3雨中开屏


所以这里设想X-Pro3用户的使用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1.使用取景器拍摄并回看照片


2.使用显示屏拍摄并回看照片


3.使用取景器拍摄再用显示屏回看


无论哪种方式,使用上都不会带来特别大的不适感。即使是摄影新手,多用几次就可以轻松掌握。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对于习惯用屏幕拍照的人,这样的设计将增加使用步骤,频繁开合对屏幕结构的耐久性是一个考验。


但是合上屏幕,你就瞬间得到了一台的“胶片相机”。所以使用X-Pro3拍照的感受是多层次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可能你想强迫自己用取景器拍照,又忍不住回放键,看着没有变化的机背,你不禁陷入迷茫。当你回看照片的时候又错过了有趣的瞬间,一气之下你把屏幕翻下来,拍一张看一张,或索性直接用屏幕拍摄。第二天你又带着它上街拍照,把昨天的步骤又重复了一遍……这或许就是X-Pro3带来你的“陌生感”和拍摄乐趣。


以上是我们短期体验后的主观感受,还有更多环境和状况没有来得及呈现。想知道这个设计是不是适合你,去摸摸真机就知道了~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柴仁缘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柴仁缘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柴仁缘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柴仁缘

▲迷の姿势



胶片模拟


富士X-Pro3采用X-Trans CMOS 4传感器和X-Processor 4图像处理器。这套组合的强劲性能已经在X-T3上得以验证。而作为富士第十款胶片模拟模式,「CLASSIC Neg.经典负片」也足够惊艳。
 
我们从下面同一场景的三张胶片模拟包围曝光样片,来分析CLASSIC Neg.经典负片的成像风格。


▲X-Pro3丨PROVIA/标准

▲X-Pro3丨CLASSIC Neg.经典负片

▲X-Pro3丨ETERNA/影院


CLASSIC Neg.经典负片的样片,对比度最高,整体画面更加立体。画面的暗部呈绿色调,非常接近记忆中富士彩色胶片的色彩和质感。


办公室的小伙伴们也相继试用了X-Pro3,他们是这样评价的:
 
影像文化编辑CY3:
CLASSIC Neg.从感性角度上观看有一种新彩色摄影作品的视觉感受,犹如威廉·艾格莱斯顿、恩斯特·哈斯、乔尔·梅耶洛维茨们的色彩呈现在数字照片中。
 
虽然理性角度上来看跟大师们使用的胶片品牌可能未必一样,但是“Classic Neg.经典负片”在千篇一律的数字照片中呈现出的色彩,犹如上世纪新彩色摄影屹立于黑白摄影之中。这种打破色彩平衡的视觉感受,令富士相机在当今的数字相机中具有独特的体验。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CY3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CY3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CY3


器材编辑杜小铁:
X-Pro3复古金属感外观让人忍不住种草。PROVIA标准模式非常适合拍摄小清新的猫咪萌图。面对活泼好动的猫咪,相机对焦的速度和精度都很出色,在高iso下猫咪的毛发细节依然清晰可见,照片的纯净度也非常的好。不得不说,这次富士X-Pro3的诞生,是带着满分的诚意和情怀而来。


▲X-Pro3丨PROVIA 摄影:杜小铁


▲X-Pro3丨PROVIA 摄影:杜小铁



更多X-Pro3胶片模拟样片: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柴仁缘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柴仁缘


▲X-Pro3丨CLASSIC Neg. 摄影:柴仁缘


▲X-Pro3丨ACROS 摄影:柴仁缘


▲X-Pro3丨ACROS 摄影:柴仁缘



弱光对焦表现


在拍摄北京妙应寺的途中,我们意外发现了一栋残破诡异的老楼。
 
褪色变形的木质窗框,残缺的窗玻璃,加上一圈高大的枯树,都让这栋建筑弥漫着迷人又危险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后来才在网上了解这栋大楼的背景:



“福绥境大楼,建于1958年,是北京最早的有电梯的居民楼,是用人民大会堂的剩料建成的。体量极其宏大、端庄,2.5万平方米的“Z”字形建筑在白塔寺西北的胡同群落的任何角度,都难窥全貌。
 
......

2004年,该大楼被列为全市重大安全隐患,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开始投资排险腾退。目前,300多户目前已搬得只剩30多户了。

幸运的是,这座大楼已经列入第一批《北京市近现代历史保护建筑名录》,这是万幸,因为凡是列入名录的建筑不仅不能够拆除,而且外立面不许进行改变。
2019年,福绥境大楼成为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公示的北京第一批429处历史建筑。
 
——摘自百度百科


当时我和同行的伙伴C对其一无所知,只想进去一探究竟。



楼体虽然看上去残破不堪,院子却非常整洁,有乒乓球桌和花坛,楼前停有数辆汽车。伙伴C非常具有冒险精神,在他的坚持下,我们昂首阔步并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大楼。


▲院子里崭新的乒乓球桌


▲进入大楼前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从一楼往外看


▲上楼回家的大爷


进入大楼,我们坐电梯直奔8楼。电梯里十分狭小,光线昏暗,轿厢的颜色接近老式国产冰箱的淡绿色,布满了锈斑、涂鸦和小广告。
 
精彩由此开端。
 
踏出电梯门,我们瞬间被黑暗包围。左手边是黑漆漆的一片无法识别的区域,右手边微弱的光线照亮了面前灰白墙上歪曲扭八的脏话涂鸦。
 
这和我想象的光线从破窗照进来的明媚景象一点也不一样!此情此景,我故作镇定并又下意识地说“咱们撤吧……”,说罢打算退回电梯里。
 
而伙伴C已经无比兴奋地消失在黑暗楼道。
 
还沉浸在恐怖中的我只能默默跟上,最后的男子气概也在被手电筒照亮的鬼画符面前彻底瓦解。


▲你们感受一下


▲深不见底的楼道和神秘的鬼画符


▲楼道的另一头,会传来微弱的电视机的声音


为了让自己镇定下来,我循着光线来到一个小窗口前。这时候我的眼睛才开始适应黑暗,看清了更多的细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