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其旅游与购物欲望也与日俱增。为此,欧洲各国不但放宽了签证政策,还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中国游客赴欧洲旅游。
面对蜂拥而来的中国游客和他们在商场买买买的场景,欧洲人在惊讶之余,也慢慢迎合起了中国式的习惯。饭馆推出了中文菜单,酒店也开始提供开水,欧洲人力图让中国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不过也有些不好的“中国传统”被欧洲人学了过去,并成为了完全合乎情理的事情。
中国游客游完伦敦城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大笨钟以及议会大楼等知名景点后,再去邦德街逛逛高档珠宝首饰店换个口味,完全合乎情理。但他们或许未曾意识到的是:他们在店里选购手镯与瑞士腕表时,他们十分信任的导游就能拿到不菲的回扣。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通常导游与旅行社及奢侈品零售商会订立协议:导游每笔交易的回扣是10%,旅行社的回扣则是2.5%。回扣是事后悄悄支付,带中国团的顶级导游每年能从中赚到25万英镑。正是这种做法大行其道,因此多数知名首饰与腕表品牌都参与其中,从而引发不公平激励、甚至潜在贿赂等问题。
FT中文网报道,EastSong Consulting创始人兼英国市场负责人彼得·雷克纳格尔是个是中国通。EastSong专门为导游提供了手机版App:哪些店铺给予导游回扣、店家所售产品相关信息以及如何帮助游客申请退还增值税。EastSong还办理购物后的回扣:奢侈品牌公司通过电脑系统向导游支付相应回扣。各大品牌公司可直接在EastSong手机App上向导游推销自己,此外,EastSong每年还会为各大品牌举办推介研讨会。
雷克纳格尔说:各大奢侈品公司都是主动找上门来,而非EastSong求着对方。他表示:“拿回扣根本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完全天经地义。中国游客对导游拿回扣也是心知肚明,甚至主动要求导游带其去那些给回扣的商店。”
位于摄政王街与邦德街之间的奢侈品百货店House of Hanover,其销售几乎完全依靠中国与韩国导游带的旅游团。店主大卫·巴斯拉维说,回扣通常是在游客与导游离店后很长时间通过EastSong支付。巴斯拉维表示:“我确信精明的游客可能都心知肚明,但欧洲零售业界对此不愿大张其鼓。”
2000多元的琥珀其实只值200元,畅游欧洲竟然全是逛免费景点,就连法国巴黎老佛爷按销售额给予导游回扣……这些时常出现在东南亚游中的猫腻开始在欧洲游中愈演愈烈,作为出境游中最后一片净土的“欧洲游”,也有随时演变成昔日“泰国游”的危险。
《广州日报》报道,“欧洲游刚刚开放时,地接社都很规范,所以大家都是中规中矩的,”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董观志教授表示,“如今,国内去欧洲旅游的人数很多,组团社就有了向欧洲地接社要价的资本,而且将从海南开始并已蔓延到东南亚的零负团费经验教给了欧洲的地接社。”
到巴黎老佛爷里买点东西回国几乎是法国游的必修课,可很多游客想不到的是,连老佛爷竟然也都会给导游购物回扣。据某大型旅行社的欧洲游计调透露,“老佛爷也会根据游客购物的金额,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导游。”此外,这位计调还透露,目前欧洲游比较疯狂的是自费项目,诸如红磨坊表演、游船游览塞纳河以及吃法国大餐等,导游都会有一定的回扣。
刚刚从欧洲回来的陈女士说,“欧洲自费项目越来越多,”陈女士说,“几乎每到一个地方,导游都会游说你掏腰包。我欧洲游团费16000元,这次换了20000块钱的欧元,回来时就只剩几百欧元了,比团费还花得多。”
部分欧洲旅游自费项目。
陈女士的欧洲游团费16000元还额外花费了近2万块钱的自费项目,那么国内一些欧洲“低价游”又会怎样呢?上海界面新闻报道,2016年12月,被媒体称为国内首个关于境外低价游的诉讼案件在朝阳法院进行举证质证,对低价游中消费者权益的维护,覆盖到出境游领域,案件审理将对出境游中的不合理低价行为起到警示。
2016年5月,与其姐二人参加中旅体育旅行社组织的欧洲六国游。合同对行程所住酒店、观光景点、购物等进行了约定,薛女士二人交付旅游费用每人9500元。而中旅体育旅行社又以8700多元的价格转包给了康辉国际旅行社。通过物价局了解,照这样计算,扣除来回机票4700多元,康辉需要用剩下的4000元覆盖签证费、保险费,以及单人在欧洲十天的完整费用,包括住宿、交通、部分餐饮和门票,人均一天消费大概不到400元。这明显属于“不合理低价游”。
而薛女士姐妹随队乘机出国后,导游要求游客参加自费游,大部分游客又交了五六千元不等,但薛女士二人没有参加,这导致旅行社工作人员在旅行过程中对其服务非常恶劣。比如安排入住下水道堵塞的客房,房间没有热水器,让两位老人遗漏观看标志性景点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等等。
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2016年中国的出境游人数已经达到1.22亿人次。竞争激烈之后出现大量零负团费现象,旅行社以极低的利润甚至亏损提供旅游服务,在行程中通过自费、购物等项目获得收入。因此专家建议,在参加欧洲游之前应与旅行社订立好旅游合同,比如在哪儿就餐,是中餐还是西餐;领队是谁,是否来自香港或台湾或留学生以及旅游团队人数有多少,有没有超标等。只有将这些规范到旅游合同中,游客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英伦圈推荐,原文刊载自圈哥的小伙伴“欧洲时报内参”oushi1983,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