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适合这几类朋友
1、还没做过数据分析,希望通过数据分析提升产品分析能力
2、野生产品,接触过数据分析,但总觉得学得不系统,没有方向
3、已经在做数据分析,但是老板觉得数据分析能力还比较差
01
为何数据分析能力越发重要?
主要有两个方面:
1、从宏观来讲
1)经营环境变化:互联网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触“网”,增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存量时代来临,以往粗犷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精细化、精益化经营成为主旋律。
2)资本回归理智:烧钱、补贴,跑马、圈地,资本的疯狂,消费者的狂欢,已越发少见,当资本冷却下来,市场预算吃紧,再也不能不计成本的砸市场了,精打细算是常态。
2、再微观到个人
1)数据的复利效应
个人通过数据分析提升决策的质量,获得更高的回报,再一次肯定了数据的价值。
2)数据是最快树立信任感的方式
先摆客观事实(数据),再讲个人观点,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更加具备说服力。专业性得到认可,自然也会有更多人愿意与你共事。
3)数据是个人业绩最好的体现
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企业也更加注重价值贡献,并且实行末位淘汰机制,怎么对个人排名,相信业绩数据是一个更加合理的排名方式。
02
懂数据,至少要做到“五懂”
我把这“五懂”称之为产品经理的升级打怪之路,每上一层,遇到的挑战更大,收获的回报也更大!
1、懂来源:搞懂数据的来龙去脉
每天都在看的数据,你是否知道数据被分了哪几种类型?对应的口径是啥?在你面前的数据它经过了哪些系统?更新频率又如何?
搞懂数据的来龙去脉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后面通关的必备技能。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掌握技能,以下按照问题类型,摘出必考问题和常见举例。
想搞懂数据来源,可以按照上表去反问自己,是否对这几类问题都了然于胸?如果是,恭喜你,通关成功!
为方便大家理解,对于数据生成流程,附图如下
(网图,侵删)
2、懂记录:用数据记录业务变化
这一层懂:是懂得如何提交数据需求,记录业务所需要的数据。
产品最常提的数据需求有:
前端埋点需求和业务报表需求
。我们分别来讲讲,提交数据需求的规范和注意点。
1)
前端数据埋点需求
什么是埋点:埋点,网页将用户的浏览、点击事件记录及上报到服务器的一套采集方法
为什么要做埋点:埋点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埋点数据的生成流程:按照规范输出埋点需求---网页采集用户数据---网页上报服务器---数据库清洗、加工、存储埋点数据---数据分析平台输出可视化报表
怎么写埋点需求:手动埋点类,需要开发手动写代码去埋点,那么埋点需求中必备的字段如下,页面ID、区域ID、按钮ID属于开发定义。
(可拿来即用)
埋点需求注意点
:
注意按照用户体验流程逐个埋点,避免遗漏;
埋点重在细致,尽可能把页面上涉及的操作事件都埋进
2)
数据报表需求
数据报表需求,一般是先有业务整体数据报表的规划,再到具体的报表需求。段位低点的产品经理大部分不需要做数据指标规划的需求。
提好数据报表需求的关键有三个:
a.明确数据的类型、日常应用场景和使用频次,这样才能找准数据报表展示的位置
b.明确每一个字段的定义,字段设定,要易于理解,较难理解的需要做好注释工作
c.出需求前,首先确认上游数据是否支持,否则无法落地
3、懂规律:用数据理解业务规律
写好数据需求是开始数据分析的第一步。
当你有了数据之后,紧接着应该做什么呢?我认为是:
分析数据,搞懂业务规律
很多产品经理,都卡在这一层,无从下手。因为它一个综合的、多维度的分析。当然,它是需要方法的,掌握了,你也可以轻松驾驭。
搞懂这个模块,我们从三个维度入手:
意识、方法论、场景化分析
数据意识培养是一个持久战,所以最好的办法是
从小细节做起
。
a.
利用好10分钟早餐时间,将关注的业务数据浏览一遍;
b.核心数据手抄本:将高频用到的、非常关键的数据牢记于心,手工抄写,加深印象;
c.活动数据备忘库:将活动的效果填入提前创建好的备忘库,时常查阅,提供思路;
d.专题分析结论摘抄:将公司的数据分析师做的分析报告,摘抄关键结论,供随时查阅;
e.简单数据处理,尽量少用计算器,锻炼自己的心算能力;
望闻问切来自中医的看病诊断,其实做业务数据分析也同样有用,尤其是遇到业务数据异常的时候。
望代表观察,观察业务的关键指标,用户行为层:流量(UV)、转化率(CR)、客单价;业务指标层,总交易金额、总交易笔数、总交易人数以及各业务模块的指标数据等,这些都是我们要观察的关键指标
闻代表听闻,了解市场行情变化。整个经济大盘变化如何?是刺激消费还是吸引储蓄?楼下711最近在做哪几家银行的促销活动?竞争对手最近有没有上了什么新功能?
问代表询问,问问相关业务同事的动作。昨天是不是做了大量的消息推送?昨晚是不是上了新的产品功能?昨天是不是系统产生故障了?
切代表解析,深入了解主要异常的模块。异常往往是综合呈现的结果,主要那一块导致的异常,我们想要深入去解析它。比如,销售金额指标下降,那到底是流量少了,还是转化率小了?我们要深入解析它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你还在苦思冥想的时候,高手已经把整个分析框架和思路都写好了,差异有时候真的很大。
武器库装备本质的区别是啥?
是基于实际问题的场景化分析能力
。
之前也
写过
场景化数据分析的
相关文章,
这里
摘
部分内容分享下
。
2)
每个场景的数据分析
,
类型和目的都有啥
?
3)
万能的数据分析模版
:
不管什么场景都是可以套用的
做增长的方法论有很多,概况下来就是:上线最小可行化产品,根据北极星指标,不断实验测试,找到最能促进增长的因子,优化放大,从而获得指数级别的增长。
这一套是增长黑客的玩法,不是所有公司都有条件玩的。不过,不用灰心。用数据驱动业务增长,其实不仅仅是增长黑客的特权,所有的产品都该具备该项能力。
到了“懂增长”这一层,要比看懂业务规律更上一个层次。如何用数据驱动业务增长?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扩大效果
、
补足短板
、
降低损失。
产品用户增长不错,老板提出更高的要求,增长人数要翻一倍,怎么办?产品个性化推荐购率5%,到年底要达到8%,怎么办?
这些工作中非常常见的问题,要是懂得数据分析,这里就能帮上大忙了。
常规操作是
:
用公式法
+
拆解法
。
用数据分析思维,找到新的增长点。
公式法:找到考核指标的组成公式,比如:用户数=下载人数*转化率=A渠道下载人数*转化率+B渠道下载人数*转化率+...+X渠道下载人数*转化率。
拆解法:分析各个渠道的下载量和转化率,找出转化率高的渠道,加大投放;找出转化率差的渠道,优化产品流程。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产品转化率比较差、用户点击率较少的功能,用
漏斗分析
的方法,逐层观察漏斗的转化情况,从而采取对应的产品策略:如调整页面结构、导航交互等,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