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紫苏,好久不见啦!
昨天在和贝壳聊天的过程中,看到了毛不易的一段演讲视频,突然感觉触碰到了我的内心深处。这里提到的好多,也都是我一直以来在焦虑的问题。
他说成名是因为自己比别人幸运太多,他看到过很多有才华的人可能没有自己这么幸运,才没有走向这个大舞台。
我虽然不是成名,但能从那么多积极心理学爱好者中,获得机遇到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工作,也让我在lily老师的成长部落里所谓的”成名“了一把,这是我感到真的十分“幸运”的事情。我有认识比我实践得更好,甚至开始自己写书和教学的她们,心中也非常佩服。
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在一起了?
当梦想变成职业,你是否被梦想“绑架”了?找不到以前的纯粹和享受?
当我来到中心,我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因为我的工作就是做积极心理学的推广。可让我自己感到诧异的是:我却停止写公众号了,我停止看哈佛幸福课了。其实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却如此,到底为什么,自我分析。
一是可能我潜意识觉得已经得到了,就可以暂时放下了,我在中心,这不就是最好的我完成梦想的证明吗?我天天看到这些相关的大咖,不就是已经在学习了吗?
二是更加害怕评价,我在中心,如果写出的文章不好怎么办,我称不称得上一名真正的专业从业者?
三是一些生活上的适应。
我发现自己的确是被梦想“绑架”了,因为近来频繁的焦虑和扰动,反而没有感受到在上海时那么坦荡的追求和实践的幸福。
摆脱“绑架”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忘初心。
你的梦想是什么?首先要问你到底喜欢做什么,他说喜欢音乐,音乐是他的陪伴,是他抒发的渠道,音乐可以感染自己。有人喜欢他也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做得很不错。
我的梦想是什么?翻看之前写下的文稿,依然为Tal的回复感动得热泪盈眶,依然为积极心理学带给自己和家人的影响而惊叹,依然沉浸在相关的书籍里不可自拔,我想就现在而言,我的梦想还是继续深入的学习、实践和推广积极心理学。
毛不易说李健老师送了他一句话:
“你的压力一定很大,因为这张唱片,从此以后你的压力一定会更大,但是不用担心有新的人会取代你,没人能取代你只要你认真生活,认真写歌,认真唱歌,就永远没有。看在热爱音乐的份上,只可心中窃喜,不可抱怨。“
这里的音乐可以换成任何一个你在想到梦想时,蹦出来的那个事情。
梦想或许在将来会有所改变,但只要“她”现在是你的梦想,就“
只可心中窃喜,不可抱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