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拾遗君
袋鼠说
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给你们带来收获,欢迎分享和点亮在看。
你不让我好过,那我就把锅砸了谁也别玩了。
01
前几天,整个浙江的KTV业发生巨震,多家日均流水超百万的KTV,相继被停业整顿。
谁能想到背后起因,竟只是因为两块六毛钱。
具体事情是这样的:代驾师傅成先生,接到了一位宝马车主订单,前往市内某KTV。
车程十余公里,费用是52.6元。
但到达之后,顾客只肯支付50元,纵使成先生多次沟通,并表示会报警,
但顾客就是不给剩下的2.6元。
要知道成先生今年38岁,原本是做小生意的,但生意的接连失利,他不得不另寻出路做代驾,这半年里,他每天晚上七点半出去跑代驾,半夜两三点才回家,即使手机屏碎了都舍不得更换。
那2.6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他来说每一分都很重要。
顾客少给了钱,他又尝试跟车主沟通,打了电话,又发了信息,可换来的却是车主无情的辱骂。
当小人物的尊严被践踏,他再也忍无可忍了。
因为在代驾途中,客人手机开着免提,和电话那头的人说着露骨的话,表示自己要在KTV找有偿陪侍,于是他就找到了这家KTV,找客人当面索要2.6,可到了后发现,对代驾2.6元都斤斤计较的他,在KTV里找女孩花几千眼都不眨。
而那个客人在看到他后,或许是觉得丢面子了,还继续指着他辱骂,或许觉得自己比代驾高人一等,就去剥削他、羞辱他,就是不肯给钱。
于是,他彻底被激怒了。
正如网友说的那样:我不羡慕你吃肉,我自己吃馒头也无所谓,但你不能朝我的馒头上吐口水。
于是成先生直接报警,举报KTV提供有偿陪侍服务。
看到警察到来,刚刚还嚣张至极的宝马车主,态度立刻软了下来。
立刻表示:我可以给你付20元。
但成先生态度坚决,他要的只是自己辛苦挣来、应得的那两块六毛钱。
最终在警察的调解下,他拿到了这两块六,但这件事引发的连锁反应,却并没有停止。
这家涉事KTV,因营利性陪侍被停业三个月,而因为这件事闹得太大,蝴蝶效应迅速席卷整个浙江夜场,掀起了巨大的行业震荡,很多网友戏称:2.6元引发的一场行业整顿。
这件事中,最让人愤怒的是什么?
是宝马司机对待底层代驾趾高气昂、随意谩骂,就连两块六都要克扣,但是到KTV里玩,开包间、买酒、叫公主、发小费,就眼也不眨地花上几千。
在代驾小哥前面耀武扬威,在警察面前是屁都不敢放。
这种对人的双重标准,才最显得丑陋且卑鄙。
02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前几天,林峯老婆张馨月又上热搜了。
在一次直播里,她对着镜头一边化妆,一边处理着保姆离职。
当保姆拖着行李准备离开时,张馨月两次让母亲,去检查保姆的行李箱。
甚至在保姆解释道:已经被新来的阿姨检查过了后,还打着“流程”的名义,仍要坚持开箱检查。
更离谱的是,保姆已经准备上车走了,她还要求保姆再打扫一下,自己刚刚用过的卫生间,可当保姆主动询问工资时,她却又甩出一句“下播再转”。
全程边化妆边指挥,态度高高在上。
其实保姆离家检查行李是情有可原,但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看得让人非常不舒服。
于是网友扒出了之前她参加节目时,面对林峯时的两幅面孔。
在豪门面前,她小心翼翼,觉得自己配不上林峯,处处都是讨好和忍让。
可就是这样一个对上卑微乞怜的人,对下就迫切表现出优越感、身份感。
这种两幅面孔,看得人太膈应了。
03
宝马司机和张馨月,何尝不是同一类人?
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里,首饰匠赫留金,在被一只小狗咬伤后,找到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当奥楚蔑洛夫以为,狗是普通人家的小狗时,就大声斥骂养狗的人,并表示一定会把小狗处死。
但当听闻狗可能是将军家的后,立马改变了态度,对狗百般夸赞,把所有的错全推到赫留金身上。
奥楚蔑洛夫的两幅面孔,何尝不是现实中一类人的写照?
很多人虽然富了,但总是热衷于从底层人群身上寻找所谓的存在感与身份感,而一旦面对比他们更强、更有地位或权势的人,就会瞬间低三下四、尽显谄媚之态。
正如那句话说的那样:媚上者必定欺下。
04
生活中,欺下媚上者比比皆是。
还记得之前重庆某商场,一个小孩不小心将冰淇淋洒在了地上。
清洁工阿姨看到了,说了小孩几句。
小孩的妈妈,立刻对清洁工破口大骂,甚至还试图动手打人。
最后逼得清洁工阿姨,不得不下跪了磕头,寻求原谅,保住工作。
细想之下,她为什么如此趾高气昂?
还不是因为面对的,是“不如她”的清洁工?
逼她下跪,那股优越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之前在江苏苏州,还有一名驾驶奥迪车的男子,从车窗内不停往外扔纸,第一次女环卫工并没说什么,只是上前清扫干净,但这个男子不仅不收敛,还继续往外抛,遭到环卫工制止后,不仅故意往外扔纸,还指着的环卫工大声辱骂:“你们全家捡垃圾” “你们全家只配捡垃圾”。
他敢对着领导这样辱骂吗?
她不敢,他只敢对着无法奈他何的清洁工撒气。
这些人,或许不是什么大恶人,但他们面对底层劳动者时,却暴露了最不堪的一面。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对弱者的态度往往源于“权力感”的错觉。
当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或反抗可能性远低于自己时,人性中的傲慢与冷漠便会肆无忌惮地释放。
05
在职场中,此类“双标者”更多。
朋友就曾吐槽过他的一位同事。
有一天下午,负责公司卫生的阿姨,轻手轻脚收拾垃圾桶,当时他刚和客户开完会,因为方案被否心情烦躁。
听到阿姨收拾垃圾时塑料袋发出的沙沙声,立刻皱起了眉头,不耐烦地冲阿姨喊道:“你能不能轻点?没看到我在忙吗?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阿姨被突如其来的训斥吓得浑身一颤,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低下头加快收拾动作。
这个同事对待别人也是两幅面孔,那些家庭背景雄厚的,职位高、个人能力强的,他都是温顺客气笑脸相迎,各种恭维的话信手拈来。
但是面对公司实习生,那些在他眼中无足轻重的同事时,态度直接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向他请教问题,要么敷衍几句,要么直接不耐烦,整天摆出一副高傲冷漠的姿态。
很多人在外人面前,所展现出来的“修养”,其实细细探究起来,往往掺杂着浓厚的利益考量。
当对方是没有利益关系的底层人士,他们真实的态度便暴露无遗。
我们应该趁早远离这样的“变色龙”,因为他们的人性底色是浑浊的,与这样的人相处,往往也只会让自己陷入利益的漩涡中。
06
一个人对底层人士的态度,就藏着他最真实的人品。
想起一位博主,曾讲过他们老总的故事:有一次在公司楼下,一位清洁阿姨正在整理空纸箱,想拿去卖点小钱,不料天下起了雨。
阿姨只好冒雨把纸箱踩成纸片,这时老总刚好开车到楼下。
他看见后立马下车,帮着清洁阿姨一起踩纸片。
而每次聚餐完多余的食物,他都会打包带给附近的流浪汉。
像这位老总这样的人,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因为那些细微之处的善意,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品格。
有句话说的好:看一个人的品格,不能只看他在面对成功人士或权贵时的表现,要看他对不如自己人的态度;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能只看高楼大厦和灯红酒绿,要看它如何对待那些身处底层的弱者。
底层劳动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真正的修养,不在于对强者的恭维,而在于对弱者的共情。
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
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来源: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态度的人,过着有态度的生活。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你都不晚,这里总有一束光,能够穿透你生命中的黑暗。
若喜欢袋鼠的文章,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