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来了,
气温也一路冲高,热浪袭城。
海边、泳池可是避暑的好地方
那么,今天的问题来了,
手机和钱包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
吃瓜群众:又逗我,
你这个问题根本就没答案。
就像女朋友问我,
“她和我妈同时掉水里,我先救谁?”
一样没答案。
再说,这两样宝贝人人都爱,
哪有机会掉水里?
看看,悲催的时刻还不少吧。
遇到这时候,一定要,
先救手机!
先救手机!
先救手机!
航母下水,那是成了。手机下水,就全瞎了。管你是什么PLUS,还是旗舰款,统统玩儿完。电话打不了,朋友全断圈,小车扫不开,支付更甭想。所以,一定得先救手机,说不定捞上来,吹吹风还能用。
钱包就不一样了,我们的钞票,虽然也是纸,但它们可是经得起大风大浪的。淋个雨,泡个水,那都不叫事,拿出来晾一晾就好了。为什么人民币不怕水呢?科普一下。
这个问题涉及到浸湿并干燥后纸张的变形性能。该性能和造纸的原料以及很多生产过程有关,这里介绍几个主要因素。
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原料制作的。植物纤维主要由具有很多亲水基团的纤维素构成,所以纤维会吸水润胀并发生外形尺寸上的变化,而最终造成纸张尺寸变化。
像餐巾纸、卫生纸等一般用纸大都是使用草浆、木浆制成,当纸页完全被水浸透,它喝饱了水,但也就没强度了,就会全烂在水里。而钞票纸主要原料是伸缩性最小的棉纤维原料。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
棉花纤维是最好的造纸材料,是人民币纸钞生产的主要原料。在钞票纸生产企业,棉花经过开棉、蒸煮、切断、分丝、帚化等工艺,变成数以亿计的棉纤维在水中畅游。
然后,再经过脱水、成型、干燥、裁切,这些棉纤维在专业的钞票纸机上完成华丽变身,成为一张张性能稳定、质量合格的钞票纸。
一般的文化用纸接触水之后强度很低,易碎解,为了保证珍贵的钞票纸不会被水破坏,我们在钞票纸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叫“湿强剂”的东东。这种高分子聚合物会在纸张的纤维之间形成化学键,能够明显增强纸张的内部结合力。它们对于棉纤维的作用,就像水泥之于砂、石、钢筋一样,能够使纤维之间结合得异常牢固。总之,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分对纤维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纸张的尺寸稳定性,保证了人民币经过雨淋、水泡之后的完整性。
听起来不错,但是吃瓜群众表示,已经被“三聚氰胺”、“苏丹红”这些听起来奇奇怪怪的添加剂搞怕了,钞票纸里加入的“湿强剂”会不会对人体有伤害啊?在这里郑重发声,钞票纸“湿强剂”选用的是一些中性物质,属于绿色、环保材料,对人体没有损害,可以确保人民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至于具体配方您就别打听了,那是高度机密,只能告诉您,这项技术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下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