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eepTech深科技
“DeepTech深科技”是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官方独家合作的一个新科技内容品牌。我们专注于关注三个方面:1、基于科学的发现;2、真正的科技创新;3、深科技应用的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消息称#苹果无边框iPhone或推迟#:#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外媒:#OpenAI拟制造人形机器人#】据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DeepTech深科技

他走了,但传奇还在

DeepTech深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10 14:11

正文



约翰·格伦(JohnGlenn)——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人,于2016年12月8日去世,享年95岁。为了英雄,今天我们不谈科技,只讲故事。


1962年,冷战仍在继续,紧张的气氛不仅布满了整个世界,甚至连太空也变成了两位霸主角力的战场。当今的一切理论在几十年前的那个时代似乎都得不到验证,实行计划主义的苏联总能力压美国一头,起码在太空事业上,无产者走在了前头。



1961年4月12日,一个让世人铭记的日子,荒凉的哈萨克大草原上寒意依旧,冬天的冷风还时常光顾这里,这一天的天气不是很好,略有薄雾,但没有任何异常。远处,一片场地,被命名为拜科努尔,简单的名字,在那个年代却是不可告人的军事机密。一群人忙得热火长天,高涨的情绪与天气显得格格不入。


一枚SS-6洲际弹道导弹竖立在发射架上,但这并不预示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为其顶端的核弹头早已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艘飞船,名字为“东方1号”。但与这艘飞船的主人相比,这个名字会稍显黯淡。“尤里·加加林”,相信不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化,这位第一个征服太空的勇士将被永远铭记。




在苏联“航天之父”科罗廖夫的主持之下,全程108分钟的太空飞行被有惊无险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纪录被缔造,单次飞行40868.6公里;最大飞行高度327公里;最大飞行速度28260公里/小时,是前人的好几倍。一时之间,各种荣誉光环扑面而来。然而天妒英才,7年后的一次飞行事故使这位“天之骄子”永远的与天空融为一体。


但苏联的航天步伐可没有因此而停顿,更为关键的是,1957年的那一次恐怖的滋味又再一次在美国人心中上演。又一枚含金量极高的“金牌”丢失之后,美国人痛定思痛,誓要扭转太空探索上的劣势。5月份,宇航员谢波德乘坐“水星3号”进行了第一次直上直下的亚轨道飞行,虽没有真正触及太空,但颜面稍有挽回。而真正的转机还要等到第二年。



冒险家的诞生


当1988年10月2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载着77岁高龄的格伦飞上太空的时候,他或许仍会为自己41岁时的那一次壮举而兴奋不已。在驾驶着“水星6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3圈之后,格伦返回地面,那一刻是1962年2月20日8时40分。这次对美国极具国家意义的重要飞行也开启了下一个华丽的航天时代的到来。




格伦似乎命中注定就是要成为宇航员的。1921年7月18日,他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坎布里奇,与他的妻子是邻居,两人青梅竹马,一起走过了73年的岁月。


他的家乡盛产航天员,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格伦小时候的家门口正对着一条公路,这条路承载着无数拓荒者西去的足迹,也正因此,冒险的基因在格伦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不断地沉淀、积蓄,就为等待日后的猛力释放。

 

1941年,格伦考取了飞行执照,他终于学会了飞。不久,考验的机会来了,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被卷入二战之中,在广阔的太平洋上,战机成了战场的主角。格伦应征入伍,在战争期间总共参加了59次作战,战功卓著。他曾狂妄的说道,“世界上最扫兴的事情就是想痛痛快快的打上一仗,结果到了天上你却找不到对手。”




战后,格伦加入了试飞员行列,驾驶各种新型战机,曾首创驾驶超音速战机跨大洲不间隔飞行的先例。这一过程锻炼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为日后被NASA选为宇航员奠定了基础。而且,很快幸运女神又一次垂青格伦,飞向太空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肩上。这也的确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行动,当倒计时结束、火箭直插云霄的那一刻,格伦本人恐怕也没有料到麻烦接踵而至。

 

在危险重重的太空飞行之中,任何一点小小的故障都会使宇航员丧命。不幸的是,格伦的第一次飞行就遇到了不止一个问题。飞行的一圈,飞船控制系统故障,舱内温度一度高达40℃;飞行第二圈,自动驾驶仪器又被告知失灵,无奈之下只好全程手动操纵;飞行第三圈,飞船底部隔热板松动,在进入大气层时,稍有操作不当就会船毁人亡。幸运的是,凭借着沉着冷静,格伦安全着陆。




当美国海军的“诺亚号”驱逐舰将飞船打捞上甲板,格伦走出飞船的那一刻,一位真正的美国式英雄诞生了。时任美国总统接见了他,纽约四百万民众为他高声欢呼,无数彩色纸片从天而降,合计有3440吨之多。更为重要的是,在他的家乡,朋友和邻居也打出了“WELLDONE  JOHN”的条幅迎接他的凯旋。只一瞬,这个朴实又不乏梦想的小男孩在若干年后以另一种姿态站在了世人面前。

 


以后的岁月

 

在收到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之后,格伦的身影在太空中消失了好久好久。这当然不是因为美国的航天事业举步不前,恰恰相反,太空竞赛日益激烈。


后续的“水星计划”仍在继续,更重要的“阿波罗计划”也成了NASA在60年代最为上心的头等大事,这一壮举不仅使美国人在与苏联的对抗中赢得一局,同时也成就了一批“登月勇士”的威名。


而格伦似乎与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他对于整个美国来说意义太重大了,政府是不会允许这样一个英雄出现任何意外的,NASA也因此就没有给他分配更多的任务。格伦有感于此,他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宇航员生涯,“我的太空时代只有短暂的一瞬,我为太空计划所做出的贡献也是仅此而已。”




但格伦那颗时刻都有斗志在熊熊燃烧的内心是不甘心自己仅仅只被当作一个偶像来接受万千人的景仰的。于是,他离开了20岁起就投身的海军陆战队,转而加入皇冠可乐公司担任副总裁,后来又成了总裁。其实这其中也是有一个小插曲,即格伦本无意于商界的发展,而是专注于俄亥俄州参议员的竞选,但有一次他摔倒在家中的浴室内,伤势很重,也就不得不退出竞选。

 

在航天员期间所培养的顽强意志和倔强的精神在格伦向政途前进的道路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又经过两次竞选的一再尝试,1974年,他终于获得了参议院席位,并离开了皇冠可乐,正式开启了从政生涯。在1974年至1995年的任职期间,格伦成为1978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主要倡导者,并在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的职位上工作了27年。但他在1984年民主党总统提名中落选。

 

虽然已不在其位,但格伦一直是NASA太空计划的坚定拥护者。1986年,惨烈的“挑战者号”事故给美国的宇航事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他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到达了卡角,安抚遇难宇航员的家属,竭尽全力将遭遇阴霾的太空事业拯救过来。他身上所散发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时代,即便在二十多年后依然不减。甚至后来浩大的国际空间站的落成也与他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




政治道路一向崎岖坎坷,即便是强大的格伦也有不可摆脱的事业污点。


在格伦的政治生涯中,他总共缺席了10131次记名投票中的729次——缺席率高达7.2%,远高于1.9%的平均水平。但对于格伦来说,他的缺席是因为他有更大的目标——重返太空。他向NASA申请搭乘航天飞机前往太空,并在此过程中研究老人对太空飞行的反应,看看年轻人与老人之间是否有差别。


“格伦是位英雄”,NASA相关项目的负责人戈尔丁说,“即使这次飞行被当做是奖励,他也受之无愧。”不过,为了消除公众的不满和疑虑,格伦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必须要有科研成果,二是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这次,格伦真的是要再回天上去了。

 

77岁的年纪,9天的飞行,在观看了134次日出日落之后,格伦最后一次的太空之旅完美谢幕。这次飞行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5万人在现场观看了发射,车辆过多以至于高速公路都陷入了严重的交通堵塞。当“发现号”航天飞机着陆的那一刻,媒体蜂拥而上,格伦老当益壮、意气风发,他说,“一个人的生命应该尤你的感觉、兴趣和抱负所决定,这与年龄无关,老人自然也有梦想。”

 


终成经典




格伦走了,一起远去的还有那段激情燃烧的太空时代,一个人的生命在浩瀚的苍穹面前总是显得短暂易逝,但每一代先驱用生命和勇气所铸就的伟大丰碑并不会因时光匆匆而黯淡,相反,指向的光会从他们的身上升腾,开启下一个时代的到来。

 

格伦就是先驱,他与星空同在!“Godspeed,John Glenn.”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首部中文图书

《科技之巅》现已上市


正在改变世界的科技事实,最值得投资人期待的技术





招聘

编辑、视觉设计、视频策划及后期

地点:北京

联系:[email protected]


MIT Technology Review 中国唯一版权合作方,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及翻译。

分享至朋友圈才是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