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官方订阅号,为CCF会员及计算领域的专业人士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些人将直接受益!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河南即将迎来20°C+,棉袄能收起来了吗→ ·  昨天  
法治网  ·  河南许昌:全市对标胖东来服务理念 ·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即日起至5月底,严查! ·  4 天前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  晴朗回归,下周河南最高气温15℃+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计算机学会

开赛报名丨“湾区逐例 共创算法”——2024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国际算法算例大赛正式开赛!

中国计算机学会  · 公众号  ·  · 2024-06-29 17:00

正文




尊敬的AI创新者们:


在这数字时代的浪潮之巅,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加入这场国际顶尖AI赛事——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国际算法算例大赛 这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一次创新的飞跃。我们期待与您会师广州·黄埔,届时您将有机会与来自全球的算法精英同台竞技,共探算法创新的无限可能,共绘智能时代的精彩蓝图!


码即刻报名参赛

点击放大

扫码直达报名入口!


大赛简介


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国际算法算例大赛是由琶洲实验室(黄埔)受广州市黄埔区政府委托,于2022年创办的算法算例领域的国际性赛事。

大赛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瞄准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领域尖端技术, 面向全国遴选优质算法,面向全球聚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精尖技术,面向国际招揽算法高端人才。

当前,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在“汇聚问题、汇聚算法、汇聚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点击图片,查看第二届大赛精彩回顾


2024年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国际算法算例大赛将进一步聚焦大模型关键技术及核心算法等问题,创新赛制及合作模式,推动赛事成果与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的融合赋能,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优秀算法人才及其先进算法成果搭建绝佳展示平台,为优秀企业与顶尖团队之间搭建深度合作的桥梁。


赛程安排



2024年6月28日

大赛初赛

第一批 赛题发布

(初赛期间均可报名参赛)




2024年7月中旬

第二批 赛题发布




2024年7月下旬

第三批 赛题发布




2024年9月30日

初赛结束

报名截止




2024年11月-12月

大赛决赛




2024年12月上旬

决赛答辩




2024年12月-2025年1月

获奖名单公示




2025年1月

颁奖典礼

奖金发放


参赛须知


(1) 登录大赛官方主页:

https://iacc.pazhoulab-huangpu.com

在大赛选题中点击对应赛题“立即报名”按钮,提交报名信息,即可参与比赛。

(2) 请确认报名信息、组队信息真实、准确、有效,如查出小号、冒名等情况将被取消参赛资格、成绩及奖金。

(3) 参赛对象:大赛面向全社会开放,个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创客团队、企业等均可报名参赛。各赛道中每位选手仅能加入一支参赛队伍,每支队伍组队限制3-5人。

(4)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算法算例大赛共11道赛题,分3个批次发布,同一选手(同一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可报名多个赛道。


组织架构


大赛亮点


0 1

院士领衔,行业大咖齐坐镇

大赛邀请多名学术界顶尖专家教授、头部企业科技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评测委员会,规划主题方向、指导赛事工作、规范赛题评测,为大赛的知识储备和产研学实际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大赛专家委员会

徐宗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琶洲实验室(黄埔)主任)

袁亚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院研究员)

戴琼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

梅   宏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王怀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戴   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

周志华 (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会主席、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石光明 (鹏城实验室副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申恒涛 (欧洲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焦李成 (欧洲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部主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吴   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姚   新 (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刘铁岩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林宙辰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副院长)

郝志峰 (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树涛 (湖南大学副校长)

杨   彤 (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讲席教授)

张   潼 (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



大赛评测委员会

胡事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

王巨宏 (腾讯公司副总裁)

陶大程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

田   奇 (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陈宝权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副院长)

戴礼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教授)

刘   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程学旗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副所长)

陈   雷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枢纽院长)

李飞飞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卢   凯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金   海 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王井东 (百度计算机视觉首席科学家)

陈海波 (上海交通大学并行与分布式系统研究所所长)

马建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部主任)

田永鸿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程明明 (南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孟德宇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 授、统计系主任

郑伟诗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左旺孟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彭   玺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宋井宽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大赛监督委员会

庾建设 (大赛监督委员会主席、广州大学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

徐   虹 (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刘   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大赛办公室

申恒涛 (欧洲科学院院士、算法大赛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张   海 (琶洲实验室(黄埔)主任助理、算法大赛中心常务副主任、 西北大学数学学院教授)

徐   行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员

谢晓华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滑动查看大赛专家委员会名单


02

丰厚奖金迎英杰

本届大赛设立1000万总奖池,其中每个赛道奖金50~100万,旨在吸引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杰出人才和顶尖团队,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注: 1.大赛创业培育资金将用于与选手共同推动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实际项目合作情况分配,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2.高校导师带队参赛时,原则上 导师分配给学生的奖金不得低于总金额的60%


03

创新赛制,推动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首届大赛创造性开辟了 “擂台制”和“竞赛制”两个赛制,本届大赛将在此基础上增加“集成应用赛道”,三种赛制形式分别聚焦于理论研究、共性技术、实际应用,旨在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参与,实现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本届大赛擂台制设置五个赛题,竞赛制设置四个赛题,集成应用赛道设置两个赛题。


擂台赛道

擂台赛道由大赛组织方邀请领域内的顶尖专家教授作为赛题定义者,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赛题,聚焦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核心问题,驱动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关键技术发展。



竞赛赛道

竞赛制赛道将由各领域的国内头部企业针对其发展的行业共性的“卡脖子”难题定义赛题任务,并提供真实场景数据,聚焦不同行业领域,开发优质算法,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推动力,实现革命性的产业创新。



集成应用赛道

集成应用赛道强调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应用,注重对未来科技趋势的前瞻性洞察,旨在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贡献源源不断的源头创新活力,成为引领科技发展潮流、塑造未来格局的关键科技力量。



04

赛题聚焦大模型单点技术等顶尖问题

第三届算法大赛紧贴算法科技的前沿动态,旨在于汇聚全球顶尖的算法专家和研究团队,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赛题,推动算法技术的实质性进展。首批公布的赛题为以下四道,敬请参阅。


擂台赛道

赛题一 长安先导数字经济—西安交通大学 跨机型低剂量多脏器CT高清成像技术

该赛题由陕西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西安人才集团提供支持

赛题二  3D点云少样本分类持续学习算法

赛题三  敬请期待……

赛题四  敬请期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