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会患上突发性耳聋? ·  15 小时前  
新周刊  ·  将奶奶封存进2英寸的游戏卡带 ·  2 天前  
新周刊  ·  最近这十年,谁在改变着人类生活? ·  2 天前  
新周刊  ·  为什么很多人最后跟初高中同学结婚了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秉持阶段性友谊的中年人,最怕旧友突然的联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东野圭吾全新力作《沉睡的人鱼之家》掀起热议,挑战人性与道德的界限!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6-11 20:30

正文

东野圭吾重新定义“死亡”。


在盛夏即将来临时,东野圭吾推出了全新力作《沉睡的人鱼之家》。这是继《解忧杂货店》之后,东野圭吾又一部慰藉人心之作。


▲《沉睡的人鱼之家》立体封面


当希望变成一种绝望,痛苦有如无边的黑暗吞噬人生。 东野圭吾新作《沉睡的人鱼之家》挑战人性与道德的界限,是对人类心中之爱的终极考验。

一起事件,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改变。仿佛跌入蛛网般绝望的挣扎,可这黑暗的尽头在哪里?世界还会有光亮吗?薰子放弃所有,坚持守护的这一切真的像想象的那样吗?


1

东野圭吾冲击诺奖,就看这本书了!

有读者在评论中写到:“ 几乎是流着泪,读完了全书,却在故事的最后收获了人生的勇气。仿佛一束光,照进冰室之中,有什么东西在一点点的融化。 如果有一天东野圭吾获得诺奖,一定是因为这本书 。”

“我心里可爱的宝贝,却成为别人眼中的骇人怪物,如果爱是一种病态,就让我彻底疯狂吧……”

东野圭吾的文学性,在《沉睡的人鱼之家》这本书中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在这本书中,我们感受到东野圭吾前所未有的耐心,对内心世界的完美把握,人性的深度剖析。事件发生后,薰子与榎田在一家螃蟹料理店见面,这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也是薰子与此前人生告别的最后时刻。小心守住的情绪,难以开口的决心,以及最后的崩塌,或许这一切看起来很疯狂,可是对薰子来说,这种守护,是一种可以放弃一切的幸福。



2

比《解忧杂货店》更深刻,这本书让我们重新面对人生

在《恶意》中,我们读到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在新作《沉睡的人鱼之家》中,我们发现: 死亡不是一个瞬间,其实死亡是一个过程。 绝望的守护,遥远的念想,无尽的挣扎。当我们的人生陷入绝望,最后一瞬光也被夺走会怎样呢?不同于《白夜行》中雪绘在黑暗中行走的绝望,薰子得到的是救赎。

本书在极度的压抑与绝望之后,给了读者一个被治愈的机会。 有读者写到:“我有过和熏子相似的经历,也曾陷入过绝望和痛苦,一开始我甚至有一种是自己导致了亲人的死亡的感觉,但是这本书却是全面地给了我一个被治愈的机会。”


本书正是要告诉读者:所有的家属在那关键的一刻,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可能都是会后悔和疑惑的,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是出于家属对于亲人的爱和不舍,而这应该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怀有这样感情的人,是应该被救赎的。

没有一部推理小说,像这样令人心碎;也没有一本书,像这本书一样给予我们“生命”的信念。


3

挑战人性与道德的界线 重新定义“死亡”

如果推理小说中一定要有死亡,这本书所触及的或许就是最残忍,最令人绝望的一种情境。 没有诡谲的犯罪手法和十恶不赦的杀人凶手,东野圭吾在出道30周年纪念作品中重新定义了“死亡”,探讨的是最尖锐的一类社会问题:当情感和伦理道德产生矛盾时该如何抉择,当法律的界定和社会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要如何取舍。

书中,母亲对于生死界限的举棋不定,家人在面对问题时的两面三刀,弟弟在知道真相后的反应,这些情节有时候能被读者理解,有的时候又会让人看得无比愤怒。有些人决心守护,有些人却选择放弃,生与死在这些人眼中是不同的。就算所有人都觉得熏子只是把瑞惠当玩具,说她在玩弄一个死去的人,但是熏子却不能理解为什么明明还活着的女儿却被别人当成死人。

故事中人物所面对的是人性和伦理上的两难抉择。而这种种的问题一旦拷上以爱为名的枷锁,就永远找不到答案,人性和道德的界线在这样沉重的背景下变得越发模糊。


4

在虚拟的故事中探讨最真实的人生!

《沉睡的人鱼之家》中,充斥着东野圭吾对人生以及人性的思考。也许人本身就是感性的生物,所以熏子会选择坚持和守护。


理性会告诉人们,问题是有唯一正确的选择的,但是感情有时会让人做出完全不同的决定,就算每天都感受着身陷蜘蛛网一般的绝望,还是会选择坚持。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地刷新着人们对于常识的认知,因此只有自己才能去选择,但不论怎样, 唯有爱才能穿透生死的阻隔,科理性的结论最终还是敌不过人的感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