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守主义评论
本公众号将不定期译介英、美保守主义评论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广东吴川一中学生疑遭欺凌、官方回应网传浙江一 ... ·  8 小时前  
苏群  ·  这才是中国男篮该有的样子! ·  3 天前  
野球帝  ·  球袜福利!33元3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守主义评论

切斯特顿:“美国可能会比英国更早走向衰落”

保守主义评论  · 公众号  ·  · 2021-03-10 17:20

正文


按:切斯特顿(G. K. Chesterton,1874-1936),英国著名作家、神学家。著有《异教徒》、《回归正统》等。本文选自《改变就是进步?——切斯特顿随笔》(刘志刚 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第208-211页,原标题“论新旧文明” (发表于1924年) ,作者拿英国与美国做对比,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以及“返本开新”的重要性。另,本文的“衰落”更多是指文化、社会意义上的。 文章 虽有戏谑的成分,却不无道理,值得推荐。

我曾预言,美国这类新兴国家可能会比英国等老牌国家更早走向衰落。 近来有人问我何出此言。 首先必须声明,本人对于任何国家是否会衰落、何时会衰落的问题,根本一无所知。同时,也不会针对任何国家做具体的预测。 我不认为目前的禁酒令真的会逼使美国人偷饮成风,也不认为最保守的麦克唐纳首相真能带领国人抵御革命的来袭。 我只是说,倘若必须赌新旧机器哪个先报废,那么我猜很可能是新的那台。当然,也可能,最先停摆的是这个世界。
之所以有此感想,与我对 复兴 本质的理解有关。 每一场革命都是一次复兴。人类总是津津乐道于后世和未来,然而谁也不曾也不可能与未来产生任何联系。我们甚至不知道未来叫什么名字。或许将来一个叫“米格”的人会成为称霸天下的历史巨人。但是,我们不可能因此就向着黑暗大声呼唤米格的到来。 我们无法一头扎进空茫的未来;我们只能凭记忆回想历史的画面。而且这其中还有个规律:能回忆起多少,端看我们有多少过去。 即使新潮的思想,是否能够持久、确立,也要看我们有多少历史可以遗忘。
实际上,越古老的国家反倒越年轻。也就是说,记载的历史越悠久,未来的前景也就越宽广。 现在所谓的新兴国家,其实是个建立在错误类比之上的错误概念:国家与新生儿是没有可比性的。 就具有限定寿命的事物而言,越新诞生的很可能会存活越久。但是对于具有神秘、几近形而上意义的群体生命而言,这一推论则完全不成立。
因为诸如国家、文明这些生命体,其寿命的长短在于多少世代能够延续其独特的传统。 国家是一种思想观念。在观念的世界中,新生儿在呱呱落地以后,往往立即就皱缩成了老人。而老人则不断得到新生,返老还童。 社会实验越是标新立异,就越是好景不长;而那些由来已久的,则大多能够益寿延年。
不过,这其中还有个更显然的原因。 古老的文明,因为有更为丰富的历史记忆可供选择,所以充满更多自我更新的希望。 这就像肥沃多样的土壤层:有志于创新的人可以向着纵深不断发掘。历史的大潮总是后浪推动前浪,永不停歇。 新兴的国家多起于一时之风气,或许是十分正确、理性的精神气概,但那毕竟不是人类心理经验的全部。一旦其独有的魅力不再合乎时宜,且又遭到后生青年的冷遇,那它就会捉襟见肘,再也拿不出新的愿景和思想来激励年青一代。 相比之下,历史较为悠久的国家,年轻人不论有何精神需求,都几乎总能通过回归历史的记忆而获得满足。

当前的美国正是这么个鲜明的例子。 可以说,当初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主要是依托一种颇为纯良、雄健的民族精神。它具有 18 世纪共和政体朴素无华的特点:坚持高尚的理想,奉行简单的生活,推崇民贵君轻、公民至上的理念。长久以来,这一传统始终保留着某种诚实而无畏的特性。 林肯劈木扎篱笆、华盛顿砍倒樱桃树的故事,曾经确实激励了无数美国人。然而,今天再听到这些传说,即便是最淳朴的西部人也不会肃然起敬了。 至于养尊处优的纽约人,甚至要对此嗤之以鼻。而问题也正好出在这里 骄奢的纽约人只懂得纸醉金迷,却学不来尊贵和大气。也就是说,他们无从撷取丰赡的文化传统来升华眼前的物质享乐。因为在他们英勇的历史当中,唯有简单朴素的记忆,缺乏辉煌灿烂的篇章。他有能力雇佣上百个仆人,却无法像古代封建主一样,命令忠诚的家奴在城头高悬他的旗帜。因为在美国的历史上,根本不曾出现过飘扬的章旗和堂皇的制服。他可以不顾禁酒令,买走私的香槟开怀畅饮,但却无法感受骑士向国王敬献法国美酒的那份豪情。因为纵观这个国家的历史,你既看不见尊贵的国王,也找不到光荣的骑士,甚至连一瓶好酒也无处寻得。他们找不到传统的记忆来冲淡生活的伧俗,所以只好沉湎于眼前的灯红酒绿。而如此的穷奢极欲也只能沦为当下的恣意欢谑。他们无法随着心境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时代,因为他们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两百年。


叶芝曾设想有个穿越百代的不朽诗人,回望他自己几世的经历。其中最具幽古之情的莫过于这一句诗的写照:“我酒醉于青春不老之乡。”历尽了岁月的沧桑以后,你总能回溯到过去,发现新意、焕发生机;总能在青春之乡寻觅到不老的佳酿。可是在那里绝对不会有鸡尾酒,因为那不过是奢华的象征,苍白空洞且勾不起任何回忆,正如未经酿造的烈酒谈不上什么质地与品味。 它缺乏点燃未来的想象力,所以注定只会灼伤自己。它也无力召唤逝者的灵魂。 所以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在美国人纵情享乐的背后,掩藏的其实是冷酷与无情。纽约人的寻欢作乐只是为了打发漫漫长夜。等到黎明来临,一切都会消失无踪。他们的饮宴不过是吃吃喝喝。别指望他们把圣诞树、复活彩蛋等悠久传统传承给后代。这些人对世界毫无贡献。他们只会办一场又一场的筵席,却营造不出欢乐的节庆气氛。
人类的各个文明,视其悠久程度的不同,都能或多或少翻出新意来。所谓新意,其实是指不合时宜的东西被遗忘许久之后重又展露新颜。 假如厌倦了朴实的共和时代,你尽可以回溯历史,遥想昔日君主王国的辉煌。假如看够了王侯将相,你还可以继续探寻,回到小国寡民的村落社会。 总之,这一切都是你所承继的传统,且其中必有合乎你心意的部分。 你不用像古董商那样,掘地三尺、疯狂淘宝,也不用穿戴古人的服饰,把自己弄成出土文物。因为你有各式各样的衣装可供挑选,而且都是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有的就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仿佛你就是那拥有上百套礼服的德国皇帝。 然而,我撰此文,目的并不是要吹嘘大英帝国如何了不起,更无意嘲讽、诋毁美国的独立革命。我是本着客观精神讨论这个问题的。我想指出一个久被忽略的历史真相,以便帮助各位更为平衡地看待美国以及一些目前正在经历革命的国家。 倘若诸位能以平常心看待,定会相信我所言乃是持平之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