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才宝宝育儿
专业儿童心理专家坐阵,帮助爸妈解决育儿难题。孩子的早期教育、性格培养、智力启蒙、营养健康等知识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还有原创好听的夏天姐姐讲故事,和你一起养育出健康、快乐、阳光的聪明宝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J小D  ·  开团 | ... ·  21 小时前  
超级学爸  ·  蛋总团购链接总汇 ·  2 天前  
大J小D  ·  逢团必抢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才宝宝育儿

求放过!出汗后千万别做这件事,宝宝易感冒!

天才宝宝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7-15 09:34

正文



夏天,热浪滚滚,不一会儿就让人汗流浃背。钻进凉凉快快的空调房,爽的同时冻一个激灵。


就是这一激灵,大人都承受不了要感冒。小编的编辑部近期就倒下去了至少5个小伙伴。出汗后着凉,最最最容易感冒了!


大夏天的,宝宝居然感冒了!

还能吹空调不?

怎么吃药,怎么预防?


1

 宝宝着凉后,会感冒吗?


生活中,咱们老能见到着凉后出现感冒 / 发热的现象,不论大人小孩。两者有关系吗?




  • 真正原因


着凉后,人体的呼吸道,特别是上呼吸道局部受到刺激,会出现抵抗力一时稍低的情况


借此,散步于空气中的病原体、细菌就可能侵犯呼吸道粘膜,引起感染,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感冒,伴发热。


  • 不怕低温,就怕出汗


着凉感冒的发生,往往是出汗后着风。绝对温度低不是首要原因,出了一身汗又被风吹才是。


夏天因空调、风扇的广泛使用,室内外的温差有时可达十几度,稍有不慎,宝宝就会感冒。


  • 空调的正确使用


①温度:把空调温度维持在26℃左右,既能保证良好睡眠,又能避免热出痱子;


②风向:空调的冷风口不要直吹宝宝,出汗后更应远离风口!风扇最好来回摆动,避免直吹。


提个醒:空调闲置大半年,夏季重新启用前,一定先清洗空调滤网,除尽积存的灰尘、霉菌。


2

 感冒药能随便给宝宝吃吗?


注意:6岁以下的孩子,不要随便吃感冒药!


原因:常用的感冒药,包括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止咳药、化痰药,对宝宝的疗效并不确切,且副作用会表现得更明显,使用需谨慎。




  • 宝宝感冒用药原则


①轻症感冒,可不用药,等待自愈即可;


②不是必须用的药,尽量不用;


③疗效不确切,又有毒副作用的药,坚决不用;


④用药力求简单,尽量不用成分复杂的药,口服药一次最好不超3种;


⑤医生如无特殊说明,尽量按说明书的剂量来用药,不要随意加减量;


⑥用过的药物,要保存在宝宝够不着、发现不了的地方,以免误食(因为有些儿童药剂型做得香甜可口,易被宝宝当做糖果吃掉)


3

 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就算不治疗,一般1周左右也逐渐好了。


所以,感冒的治疗,实际上就是缓解宝宝的症状,让Ta感觉不那么难受,而不是为了赶快痊愈!


注意:只有当宝宝症状显著,如睡眠不安、进食/喝水不适、精神萎靡时,才需要用药。如果吃、喝、玩耍正常,可先观察。


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咱们看看如何对症护理。




  • 发热


多给宝宝喝水,经排尿过程散热;用温毛巾敷身体、洗温水澡等,使皮肤血管扩张,利于体内热量散出。


当体温高于38.5℃时,酌情给宝宝口服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参考体重剂量比例服药,而不是参考宝宝年龄来服药。


不少复合型药物里,已经包含了退热药成分,注意避免药物过量。再强调一遍:轻症不要随便给宝宝用药,低热可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 流涕、鼻塞


这2种症状常会影响宝宝进食、睡眠。用吸鼻器清除鼻涕,使用喷鼻盐水清洗鼻腔,喝足量的水,吸入冷蒸汽(如加湿器)等方法安全有效,还可改善症状。


当室内湿度为40%~60%时,人体感觉最舒适,且最不利于病菌存活。


  • 喉咙肿痛


这会影响到宝宝吞口水、吃东西;如果严重时合并细菌感染,还需及时看医生。


盐水漱口是缓解喉咙痛的好方法。可用240mL温水加小半勺盐(家庭自制盐水的浓度要求不必十分精确),教宝宝漱口。(如果宝宝只会吞,不会漱口,暂不用此法)


喝偏凉的柠檬水、淡果味儿的白开水,也是缓解喉咙痛的办法。



4

 家庭护理要点


①充分休息:宝宝年龄越小,越需要休息,症状消失后才能自由活动。


起居:居室安静,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禁止家长在室内吸烟,温度宜恒定。适当增加室内湿度。


③调理饮食:感冒的宝宝多食欲减退,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


患病期间因出汗、吐泻等原因,宝宝体液损耗较大,应鼓励宝宝多饮水,防止脱水。可给予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果汁。


小编提醒: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妈妈育儿交流微信群,

欢迎您的加入。

从此育儿路上不孤单!

添加微信:17710695667


本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转载已获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品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