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今天一大早,一个重磅消息破空而来——
由于大幅降价促销,苹果手机
在华销售额暴增了
80%
左右。
据“腾讯科技”报道:
从
1
月
11
日
苹果开始降价
到
1
月
30
日,苏宁电器的苹果
iPhone
销量增长了
83%
。其中
iPhone 8
和
XR
是最受欢迎的机型。
天猫在
1
月
13
日对
iPhone
进行大幅降价,截至
1
月
29
日,天猫上的
iPhone
销量飙升了
76%
。
消费者就是这样反复无常,市场就是这样阴晴不定——要知道,苹果手机在华的突然“逆袭”就发生在“引渡
MWZ
”的时候。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历史。
苹果公司是从
2004
年开始研制手机的,
2007
年
1
月推出了第一代苹果手机,结果大获成功,成功地重新定义了手机,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
2009
年四季度,通过跟联通的合作,苹果开始进入中国。但真正开始普及,是在
2011
年苹果
4S
面试之后。基本上从那时起,苹果手机就在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
虽然销量从来没有达到第一,但销售额、利润都是中国市场的绝对老大(也是世界市场的老大)。
三星、小米、华为、
OPPO
都曾经在某个时段销量超过苹果,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利润上都未能超越苹果。
即便是这样,从
2018
年开始,苹果还是感受到了严重的危机。在这一年,华为旗下的“华为”、“荣耀”两大手机品牌,以及“段永平系”的两大手机品牌
OPPO
和
vivo
,在华销量都超过了苹果,苹果已经沦为第五。
2019
年刚到,苹果
CEO
库克就主动“爆雷”,承认业绩不如预期,由此引发苹果股价大跌。库克在
1
月
2
日给投资者的信中说:
虽然我们预计主要新兴市场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并没有预见到经济减速的程度,特别是在大中华地区。
。
中国经济在
2018
年下半年开始放缓。政府报告的三季度
GDP
增长率是过去
25
年来的第二低。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环境已经受到与美国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进一步影响。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似乎也传导到了消费者,随着季度的进展,我们在中国的零售店和渠道合作伙伴的流量都在下降。市场数据显示,大中华区智能手机市场的萎缩特别明显。
随后公布的“
2019
年一季度(其实是
2018
年四季度)”业绩显示,苹果公司在“大中华区”营收为
131.69
亿美元,同比暴跌了
27%
。至于
2018
年全年,苹果手机在华销售量下降了
13%
。
这意味着,苹果承认正在“快速丢失中国市场”。
这非常严重。原因很简单,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无非是北美、欧洲、中国、印度。而中国和印度,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在印度,由于人均收入偏低,苹果是“小众产品”,一直无法翻身。目前统治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是小米、三星、华为等品牌,苹果市场占有率只有
1%
到
2%
。
在中国,如果苹果再被挤压成为“小众品牌”,那么苹果公司还有什么未来?庞大的公司市值靠什么支撑?
上图:最近半年来,苹果股价大跌。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不断萎靡?三大因素不容忽视:
第一,
太贵了,太贪心了。
苹果之外的全球所有智能手机品牌一年的利润加起来,都没有苹果一家多。所以,苹果手机利润率非常丰厚。即便如此,苹果还不满意,不断提高售价。
iPhone X
里高配置的,官方销售价接近
1
万元(而物料成本只有大约
2700
元左右)。苹果
iPhone XS Max 512GB
的售价达到了
12799
元,这足以买两台配置不错的笔记本电脑了。
1
万元,对于普通工薪族来说可能是
2
到
4
个月的工资。这让“卖肾一族”惊呼“玩不起了”。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