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CS
:
LiTFSI
诱导的硫化物构转化
Shuang-Yan Lang
等人利用电池内部的原位
AFM
观察发在
Li-S
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极表面物种结构转化,他们发现
LiTFSI
参与了硫化物的沉积
/
分解过程,
LiTFSI
在电解质中的扩散情况也影响着界面反应的动力学。
Shuang-Yan Lang
, Rui Wen*, Li-Jun Wan*, et al. Interfacial Mechanism inLithium–Sulfur Batteries: How Salts Mediate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Dynamics
J. Am. Chem. Soc.
,
DOI:
10.1021/jacs.8b02057
2. JACS: Na
离子电池
P
电极结构转化
Lauren E.Marbella
等人结合
P
和
Na
的
NMR
,以及理论计算方法等研究了黑
P
在
Na
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转化。研究发现,在“
Na
化”过程中
P
经历类似于螺旋结构的中间体,并最终形成
Na
3
P
,去
Na
化过程中同样经历了螺旋
P
中间体,但是得到的是不可逆的无规态
P
,这种不可逆的结构变化会进一步造成容量损失。
Lauren E.Marbella, Andrew J, Morris*, Clare P. Grey*, et al. Sodiation and Desodiationvia Helical Phosphorus Intermediates in High-Capacity Anodes for Sodium-IonBatteries
J. Am. Chem. Soc.
,
DOI:
10.1021/jacs.8b04183
3. JACS:
不对称
S
位点催化
HER
通过化学气相转移和
Li
插层等方法,
Zhuangchai Lai
制备了一系列
1T’
相的
ReS
2x
Se
2(1-x)
(x = 0–1)
。其中
ReSSe
在电催化
HER
中具有较高活性,
Tafel
斜率为
50.1 mV/dec
,过电势为
84 mV (@10 mA/cm
2
)
。其高性能与这种
1T’
不对称结构导致的同样具有高度不对称性其
S
空穴位点所致。
ZhuangchaiLai, Apoorva Chaturvedi, Yun Wang, Thu Ha Tran, Yonghua Du*, Hua Zhang*, et al.Preparation of 1T′-Phase ReS
2
x
Se
2(1-
x
)
(
x
=0–1) Nanodots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J. Am. Chem. Soc.
,
DOI:
10.1021/jacs.8b04513
4. JACS
:
Pt/TiO
2
界面光催化
CO
2
还原制合成气
Sheng Chu
等人以
Pt-TiO
2
/GaN/n
+
-P Si
作为催化体系,在催化
CO
2
光还原中生成合成气的效率可达
0.87%
,法拉第效率可达
100%
,其中
CO/H
2
比例可在
4:1 - 1:6
之间调控。该催化体系至少可以稳定工作
10 h
,
TON
达
24800
。理论研究发现,反应中
Pt-TiO
2
界面对于反应中间体的稳定作用对于该过程有重要影响。
Sheng Chu, Jun Song, Zetian Mi*, et al. PhotoelectrochemicalCO
2
Reduction into Syngas with the Metal/Oxide Interface
J. Am. Chem. Soc.
,
DOI:
10.1021/jacs.8b03067
5. JACS:
自组装
Pd
纳米桶稳定
Spiropyran
Prodip Howlader
等人以
[cis-(tmeda)Pd(NO
3
)
2
]
作为节点,将之与具有四配位功能的配体组装制备了具有桶状结构的
MB1
和
MB2
,以其作为分子容器可以使得原本容易发生结构转化的
Spiropyran (SP)
封装于
MB1
或
MB2
内后即便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也可以保持稳定。
Prodip Howlader, Partha Sarathi Mukherjee*, et al. Self-Assembled Pd(II) Barrels as Containers for Transient MerocyanineForm and Reverse Thermochromism of Spiropyran
6. JACS
:石墨烯诱导的酞氰
Zn
自组装
D.Leonardo Gonzalez Arellano
等人以石墨烯作为模板,沉积酞氰
Zn
后再经简单加热便可以形成具有类似于β折叠结构的柱状自组装结构。得益于该结构中
Zn
离子较高的暴露比例,使得该材料在
NH
3
传感中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
D.Leonardo Gonzalez Arellano, Alejandro L. Briseno*, et al. Phase Transition ofGraphene-Templated Vertical Zinc Phthalocyanine Nanopillars
J. Am. Chem. Soc.
,
DOI:
10.1021/jacs.8b03078
7. JACS: Pt
基
Zigzag
纳米线选择性催化
Shuxing Bai
等人制备了一系列具有
Zigzag
结构的
Pt
基纳米线(
ZNW
),在催化α,β
-
不饱和醛加氢反应中,
PtFeNi ZNW
在
AlCl
3
存在的条件下可以高选择性地催化
C=C
双键加氢,而
PtFe
则可以选择性地催化醛基氢化。
ShuxingBai, Xiaoqing Huang*, et al. Multicomponent Pt-Based Zigzag Nanowires asSelectivity Controller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J. Am. Chem. Soc.
, A
DOI:
10.1021/jacs.8b03862
8. Angew:
单原子
Rh/TiO
2
光催化
HER
机理
Shintaro Ida
等人以
TiO
2
纳米片沉积的单原子分散的
Rh
作为催化剂,高分辨电镜表征发现
Rh
占据了
Ti
的位置。实验并结合理论计算研究发现光催化
HER
反应中
Rh
作为电子受体促进形成了
H
-
,而
Rh
的引入所带来的表面
O
空穴进一步加速了电子转移到
Rh
的过程并稳定了中间体
H
-
,有利于
H
2
的生成。
Shintaro Ida* et al. A Cocatalyst that Stabilizes a Hydride Intermediate dur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over a Rhodium-Doped TiO
2
Nanosheet
Angew. Chem. Int. Ed. DOI:10.1002/anie.201803214
9. Angew:
单原子
Fe
催化
ORR
Zhenping Zhang
等人以酞氰和酞氰
Fe
的混合物进行热解得到了
3D
多孔碳材料负载的单原子
Fe
催化剂,其中
Fe
与
N
配位。该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催化
ORR
反应的活性与
Pt/C
相当(
E
1/2
=0.81 V
)且稳定性高于
Pt/C
(循环
3000
次电位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