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WiFi已掉线
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更自闭?
小时候,我看电视一超过3个小时,父母便开始数落:“眼珠子都不转一下,别人跟你说话你也听不见!”
后来,家里有了电脑,父母在客厅里看电视,我在书房“冲浪”,父母看到还是会面露不快。
直到现在,当我在kindle上读着《局外人》时,老爸不停地刷新闻App,母亲大人则在看我二姨一岁的外孙咯咯咯笑的视频。
“叮铃叮!”她把这个视频转发给了我爸。
我爸,一个大男子主义非常严重的、平日里几乎从不大笑的50岁男人,发了一个开心的“熊本熊”表情作为回应。
互联网让我们不再阅读了吗?
许多人仍然将互联网视作洪水猛兽,理由是它的碎片化特征让人们“不再阅读和思考深刻的话题,也不再创造出精彩绝伦的文学和艺术”。
第一个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就在今天,我读了两篇超过七千字的深度报道。除了这两篇文章,我还读了一些最新的段子。我并不羞愧于承认自己爱读段子的事实,毕竟,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每个月拿到《读者》,我一样会直接翻到《漫画与笑话》。
这些段子也会编入我的专属“电子杂志”,而图片和文字也不再是唯一的形式,动图和短视频让这份“电子杂志”像是从《哈利·波特》电影里飞出来的一样。
互联网让我们失去了创造力吗?
当我们谈及创作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幻想,如果没有让我们分心的互联网,我们就能创作出垂名青史的作品。
事实上呢?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大师也是凤毛麟角。而今天,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怀才不遇”这个成语早已成了一个伪命题。
我们不妨换个视角看“创作”这件事。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标准有很多,但字数必然不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近百万字的《堂·吉诃德》与海明威那篇仅六个字的微小说给人的感觉全然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都能引发心灵的颤动:
售:婴儿鞋,全新。
这种简练却直击心灵的文字创作,放在现在,简直是互联网时代的宠儿。还记得那场铺天盖地的网易云音乐地铁营销吗?
几十条精选的网友评论里,总有一条会让你在地铁里陷入深思,或是悄悄抹掉一滴没忍住的眼泪。
互联网不仅让你哭,还会让你笑,其背后的功臣就是互联网的产物——表
情包,栗子太多,大家可以自己回味下。
我们真有必要戒网瘾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存在的,因为互联网早已经成了第二个“空气”。你也许认为自己可以凭借意志力少上网,多读书,但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就算你关掉了朋友圈,卸载了微博,不再听下载的音乐,把旅行照片洗出来放进相册,很不幸,你还是逃不出网络的“魔掌”。
只要你带着一个连着网的手机上街,或是开着一辆装有GPS系统的汽车出行,你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数据的书写者,成为大数据算法的基础。
|
肯尼思·戈德史密斯
正如美国概念艺术家、桂冠诗人肯尼思·戈德史密斯所说,我们短期内是不可能过上没有互联网的生活了,戒网就跟坚持吃柚子减肥一样不靠谱,而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找到更好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认真地“虚度人生”。
在网上认真地虚度人生的建议
肯尼思·戈德史密斯的《如何不在网上虚度人生》附录里有101条建议,不能剧透太多,就给你这5条吧:
1
为你的伙伴编写一份网上相亲资料,让他们的约会次数越多越好。
2
用直播软件与一个人面谈 6 秒钟,事先不要告诉他们这次面谈只会持续 6 秒钟。
3
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一条 200 字以内并可能得罪很多人的帖子。
4
在社交网站上找到你加的第一位好友,与他交谈。
5
用旅游网站计划出一次最昂贵奢侈的三天环球旅行。
本文大部分观点来自《如何不在网上虚度人生》
点击图片购买
- 互动 -
最近未读君还有另一本超酷的新书
参加关于这本书的活动有奖哦!
▼
▼
如何上网最心安理得?